【大纪元2024年11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 桃园报导)2024年第76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iENA)圆满落幕,今年吸引来自31个国家、500多项发明专利参与竞逐,台湾代表团获得10金、10银及6铜等奖项。中原大学以卓越的创新实力脱颖而出,共有4项作品参赛,最终荣获1面金牌、2面银牌及1项最佳国际发明与创新奖,充分展现中原大学卓越的研发能量及专利技术的高产业应用价值。
“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且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展览,中原大学以坚强的创新实力与产业价值,再度为国争光!中原大学团队由电子系陈世纶勇夺金牌,化工系刘伟仁及医工系陈民桦各获得一面银牌,电机系赖裕昆则获得由泰国国家研究委员会颁发之最佳国际发明与创新奖(特别奖)。
中原大学电子系特聘教授陈世纶以“微小化大气压力感测器晶片”作品摘金。该发明可降低50%以上的功耗,实现节能减碳,并广泛应用于车用GPS精准定位、医院病患楼层定位等场景,提升便利性与生活品质。此发明技术已透过晶圆代工大厂完成量产,由台湾上市柜封装大厂完成封装,并获得零组件代理商的订单,实现台湾在压力感测器领域关键零组件的自主量产。

中原大学表示,陈世纶之发明技术首度完成我国压力感测器关键零组件自主与技术领先,除了本次获奖,过去亦曾荣获第十八届“国家新创奖”之学研新创奖,并得到科技部科研成果创业计划“萌芽计划”与“拔尖计划”大力支持,成立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科技创新商业化的成功案例。
化工系教授刘伟仁则以“石墨烯锂全固态电池”荣获“银牌”。该发明做出稳定的硫化物锂全固态电池,使用兼具高离导率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质提升电池安全性,再导入高电导绿色创新制程高品质石墨烯技术,更进一步提升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以及倍率性能,锂固态电池技术未来可应用于电动车辆、穿戴式电子产品及储能系统等,是非常具有潜力的绿色电池,展现绿色能源新愿景。

另一个“银牌”作品为医工系教授陈民桦之“革新的疣病治疗:Imiquimod微针贴片”。该技术不仅无痛且能精准传递药物,有效治疗疣病并减少副作用。此专利采用特殊的低温压印制程,提高溶解型微针的材料浓度,使得微针在不需要添加任何胶粘剂的情况下,就能达到足够的机械强度,进一步提升Imiquimod微针贴片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电机系教授赖裕昆则以“应用于证券交易传输协议中低延迟TCP重组方法”,获得大会颁发“最佳国际发明与创新”特别奖(泰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该技术利用特殊FPGA硬体电路来大幅降低封包处理延迟,实现金融高频交易之低延迟风险管理系统。

中原大学在国际发明舞台上再创佳绩,不仅为台湾争光,也彰显出创新与产业应用结合的无限可能。中原大学表示,该校产学营运处在技术推广与国内产业合作上,持续深耕推动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链接,为厂商创造更多升级转型的机会和亮点,助力台湾国内产业升级,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
责任编辑:杜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