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11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常怀仁台湾台北报导)南洋台湾姊妹会、移民青年倡议阵线等民团25日和立委罗美玲、张智伦、麦玉珍举行记者会,公布移民照顾十大挑战懒人包,包含讯息传递不够全面、长照专线缺漏多语服务、沟通障碍造成讯息误解等。对此,卫福部回应,他们可以跟民团合作把文案宣导做得更易看懂。


南洋台湾姊妹会理事长洪满枝表示,他们发现很多姊妹在台湾,当家人生病时,她常常都是成为主要照顾者、免费照顾者,但却求助无门;姐妹会经过半年时间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很多问题,现在写成建言书,希望让政府看到她们的需求。
移民女性照顾困境主要有:一、长照服务宣导与资讯可近性,如:资讯可及性低、讯息传递不够全面、宣导资源不足;二、长照服务的多语通译系统,如:长照专线缺漏多语服务、沟通障碍造成讯息误解、各项服务缺乏正式且系统性的通译支持。
三、家庭权力关系与经济支持,如:被当免费外劳、家庭话语权有限、移民女性照顾者更容易落入贫穷、婚姻移民在医疗照顾等法律求助无门;四、专业工作者的文化敏感度,如:服务部门文化敏感度欠缺、缺乏服务经验分享。
五、移民照顾的文化照顾观点,如:婚姻移民作为照顾者时,支持服务不足,作为被照顾者时,文化照顾缺位;六、长照服务与公民身份,如:无公民身份的婚姻移民无法申请长照服务、申请标准过于严格;七、移民照顾服务员的权益,如:语文门槛阻拦专业发展、遭遇身份歧视。
政治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教授夏晓鹃表示,目前所有社会福利资源都是以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作为设计,从法令到执行,对移民家庭来说都不合用。
台湾移民青年倡议阵线常务理事李依静指出,语言隔阂会让新住民在长照、医疗场域遇到更严峻的资讯不平等,造成新二代比同侪更早成为年轻照顾者。许多人新二代不仅需协助母亲理解医疗术语,还需在家族内调和因文化差异产生的照顾分工矛盾。
姊妹会秘书长陈雪慧提到,根据调查,近六成50岁以上的新住民,希望获得长照相关资讯,许多移民姊妹被困在家庭中承担照顾,却没听过1966和长照,长期下来,使得自己加速从照顾者成为被照顾者,又碰到还没有身份证,被长照支持系统拒于门外。
卫福部长照司司长祝健芳回应,他们觉得是耳熟能详的用词,或许对新住民姐妹来说真的不理解,后续宣导部分,她们可以跟新住民相关民团合作,看如何把文案宣导做得更能够看得懂。
责任编辑:郑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