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极地海洋科学”获国际肯定 国海院首登极星号闯北冰洋

国海院副研究员傅科宪在北纬90度北极点North Pole留影。(国海院提供)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4年11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袁世钢台湾高雄报导)行政院海洋委员会辖下的国家海洋研究院,携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系,今年8月派员代表台湾登上国际知名破冰船“极星号”,前往北纬80度以北的北冰洋海域进行2个月的国际海洋科研,取得珍贵的北冰洋水文资料,凸显台湾“极地海洋科学”获得国际肯定。

国家海洋研究院与中山大学海洋科学系合作,历经1年努力,获德国阿弗瑞德.韦格纳研究所审查通过,由国海院代表台湾,于今年8月搭乘“极星号”前往北纬80度以北的北冰洋海域进行海洋科学探险2个月。这次科学探险是跨国联合研究,共有12个国家、53名研究人员登船,主要任务为延续过去北冰洋长期科学调查。

这次参与北冰洋科研的国海院副研究员傅科宪表示,极星号从挪威出发后向北深入北冰洋,航行超过1万2,000公里,沿途进行一系列的海洋与海冰上调查作业,包含海水温度与洋流的改变、海水化学样本采集、海洋渔业生物资源、海冰与海洋交界变化等,希望了解北冰洋在全球气候变迁影响下的海洋动力与环境变迁情况。

国海院副研究员傅科宪在“极星号”后甲板布放仪器量测海水温度与盐度垂直剖面。
国海院副研究员傅科宪在“极星号”后甲板布放仪器量测海水温度与盐度垂直剖面。(国海院提供)

傅科宪说,台湾科学家在极星号上负责观测与分析航线上的温度与盐度垂直剖面、海流等水文资料,后续透过研究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全球气候变迁的机制,并增加变迁的预测能力,提供台湾学研界未来在北冰洋进行科研的基础与海洋政策与事务参考。北冰洋夏季海冰覆盖面积正持每年续减少,今年9月初卫星观测显示,是近45年海面面积排名第9低。

国海院院长陈建宏强调,国海院、中央大学与波兰哥白尼大学曾于2022年6月25日合作,在北极冷岸群岛的史匹兹卑尔根岛朗伊尔城,成立台湾极地研究站并挂上国旗牌匾,是台湾历史上首度在北极成立研究站;如今再度有机会跨国合作,深入北冰洋研究,凸显台湾的“极地海洋科学”获国际肯定,更是台湾海洋研究的全新里程碑。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系助理教授方盈智认为,透过这次参与跨国的北冰洋科学合作,展现出台湾积极关注全球性议题与极区海洋环境的改变,未来将有望促成更多国际合作,并成功为台湾链接北冰洋海洋科学研究迈进一大步。◇

责任编辑:筱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