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10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台湾云林报导)西螺大桥在秋日微风中举办一年一度的盛事——“2024西螺大桥艺阵文化祭”5日隆重开幕!这次活动不仅庆祝双十国庆,更是对西螺七崁武术的传承与发扬,吸引了数千名民众与武术爱好者共襄盛举。
西螺大桥变身文化舞台,老火车头见证历史
活动首日下午,西螺大桥桥头早已人潮涌动。七十岁的老火车头静静矗立,仿佛诉说着西螺的历史与变迁。现场充满了在地小吃的香气,无论是香喷喷的鲁肉饭还是甜蜜的鸡蛋糕,游客们都大快朵颐。一些家庭骑着四轮休闲车,沿着堤坊欣赏河畔风光;摄影爱好者们则忙着捕捉这美丽的瞬间。
西螺七崁武术风采,再现武林传奇
而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在“西螺森活武树园区”举行的西螺七崁武术展演。西螺七崁是台湾武术史上的传奇,他们的武艺精湛,被誉为“台湾武林的活化石”。这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七崁后人及武馆代表,包括来自崙背盐园的金狮馆,还有二崙勤习堂等,为大家带来一场视觉与精神的飨宴。
武术团队们身穿传统服饰,手持各式兵器,展示了七崁武术的独特套路和精妙招式。他们以刚柔并济的动作,诠释了武术的力量与美感。现场观众目不转睛,掌声此起彼落。一位来自台北的游客兴奋地说:“能亲眼目睹西螺七嵌的武术,真是太震撼了!”
下崙国小的狮团曾在2023年三月份,一举摘下六面金牌,5日下午在校长车达和教练的带领下,在主舞台展现好身手。他们的小学员们虽然年纪小,但个个身手矫健,展现了扎实的基本功。他们的表演为活动增添了活力,也让人们看到了武术传承的希望。
他们通过校园推广,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武术,不仅强身健体,还能培养品德与毅力。校长车达表示:“我们把武术融入在乡土教材中,希望孩子们能够传承武术精神,未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全球首演“武术健康操”,全民动起来!
“西螺大桥艺阵文化祭”活动,强调传统武术与现代健康运动的结合,特别是全球首演的“武术健康操”。这套健康操由西螺七崁武术团队结合健身理念研发,目的是让更多人以简单的方式接触武术,促进身体健康。现场的表演团队伴随轻快的音乐,动作整齐有序,展现了传统武术的风韵与现代感。
此外,这个活动不仅是一场庆典,也是传承与创新的平台。西螺七崁武术作为台湾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更多人关注和参与。推出的“武术健康操”正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让武术能够融入日常生活,推广健康的同时,也为武术文化的永续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古筝乐音悠扬,绘画比赛颁奖热闹非凡
在西螺森活武树园区,除了武术展演,还有来自平原社大的古筝老师现场演奏。悠扬的琴声为活动增添了优雅的氛围。与此同时,武术绘画比赛的颁奖典礼也在此举行。得奖的小朋友们从县长张丽善的手中接过奖项,笑容满面。家长们在台下不停地拍照,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风雅品茶,感受武术的柔情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品茶区,几位专业的司茶人为大家奉上香茗。游客们一边品茶,一边欣赏武术表演,感受到了“以武会友,以茶传情”的意境。一位来自高雄的游客赞叹道:“原来武术展演的现场,也可以这么风雅!”
县长张丽善:传承文化,祈福台湾
县长张丽善在开幕式上表示,“西螺大桥艺阵文化祭”已迈入第三届,今年的活动适逢国庆焰火在云林举行,意义非凡。她强调,西螺七崁武术是云林宝贵的文化资产,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武术的学习与传承中。
此外,还有限量的充气荧光棒与露营折叠椅可供兑换。只要在文化观光处的脸书上打卡,或在活动市集的胖卡摊位消费满额,即可获得这些限量文宣品。现场民众排队兑换,场面相当热络。
西螺七崁武术由来
西螺七崁武术源于清朝末年,发迹于云林西螺的七个村庄:广兴、安定、埤头、二崙、埔心、大义和大崙。当时,为了保护家园,乡民们组织自卫团并学习武术,形成了独特的防卫体系。七崁武术以实用为主,注重硬派拳术,动作简洁有力。随着七崁的义勇队多次成功抵御外敌,这个武术体系在台湾中部声名远播。
如今,西螺七崁武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透过表演和教学继续传承这项珍贵的技艺。
武术与文化的盛宴
活动第一天晚上将有震撼的艺阵和火把上桥仪式,紧接着六日清晨六点有路跑,六日晚上则是声势浩大的焰火活动,率先庆祝中华民国生日快乐。
通过这场活动,西螺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限的创新活力。
责任编辑:郑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