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10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文敏台湾苗栗报导)套索猎具是山村农民防治野生动物危害农作及原住民族传统狩猎的重要工具,为让山村农民及原住民部落在有效及安全的前提下使用套索猎具,防治与捕猎目标物种,而不会造成误捕濒危动物,产生社会争议,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近年已研发对野生动物伤害性较小的改良式猎具,免费提供有需要的山村居民领用,以兼顾野生动物保育、狩猎文化延续与维持农民生计。

林业保育署新竹分署近年透过辖区五个工作站及原民护管同仁于新北乌来、桃园复兴、新竹尖石、五峰及苗栗各乡镇的山村部落进行推广座谈,也结合在地村里长、部落领袖及社区协会协助宣导,更藉由各地方政府于办理野生动物危害防治说明会时说明“改良式猎具”的特性与使用标的。今(113)年度迄今,新竹分署于辖内区域已办理100余场说明座谈、发放超过350组改良式猎具,同时鼓励使用者缴回兽铗及大口径之猎具,逐步以改良式猎具取代现有市售大口径踏板的整组式套索;已换发改良式猎具的农民与原住民朋友,对于能保全农作收获及传统惯俗传承,亦能维护野生动物的存续,都表示愿意支持与配合,也持续提供使用后的回馈意见供林业保育署进行猎具的赓续调整修正。

林业保育署新竹分署表示,改良式猎具线径大于4公厘,套索设有八字转环及止滑套,可有效避免野生动物因缠绕及束紧而产生严重伤害;另踏板直径小于12公分,可避免误捕非目标濒危物种,例如:台湾黑熊与石虎,而此有效设计,透过架设于野外的自动相机所摄录的影片已得到实务证实。

现今,山村农民为防治野生动物危害农作及原住民族传承其传统狩猎活动,仍有使用套索猎具之需求,而透过妥善的管理及推广使用改良式猎具,除达到维护农民防治兽害需求与尊重原住民族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亦可避免山村民众使用伤害性更大的工具及地下化等情形发生,是最务实的态度及作法。

新竹分署并呼吁,如不慎捕获非目标物种或保育类野生动物,请立即通报0800-000-930及协助救援,可免除相关刑责。
责任编辑:郑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