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鸡汤泡面

作者:月如钩
绘画《乡村福音》,作者:方外。(明慧网)
绘画《乡村福音》,作者:方外。(明慧网)
font print 人气: 63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十几二十几年前,当我还年少的时候,腊月的街道并不似这么的冷清与乏味。隔着岁月的滤镜去看的时候,脑中浮现的是漂浮于半空中氢气球的五彩缤纷,是挂于墙上风筝尾巴的随风摇曳,是塑料孙悟空面具下的哈哈大笑,是烟花爆竹的此起彼伏,是郑重其事挑衣服时的满心欢喜,是炒房里阵阵瓜子花生香,是头上蝴蝶发卡扑腾的翅膀……

一年的时间里,普通人多的是挣扎求生下的辛勤劳作,多的是求而不得的苦难心酸,更别说世间的人情冷暖、生离死别。可是因为接近过年有着对来年的美好希冀,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皆是不允许的。所有连村里平时最厉害的老人看起来都是慈眉善目、笑意盈盈的。

因为这些,那时的我还是很期盼着过年的。

年三十的清晨,被爆竹声吵醒的我像懒洋洋的小猫把脸埋在被子下,不愿动弹,但是意念中自己早已穿上床边的新衣服新鞋子,跑进厨房抓起炸好的春卷或藕夹放入口中,两腮鼓鼓的有节奏地动着。

团年饭的菜式每年差不多一样,所以对于我和弟弟来说,每人五块钱的压岁钱比桌上的菜有吸引力得多!那五块钱是可以完全自由支配,每年仅此一次的“巨款”。我可以买文具盒、买鞭炮、买蝴蝶发夹,剩下的还可以买点零食。

年三十的下午,母亲开始熬鸡汤,我和弟弟趴在灶口帮忙递柴火。斩好的鸡块焯水后放在锅里炒,火钳上是两块属于我和弟弟的糍粑。为了让糍粑能够烤得白白胖胖的,我们轮流举着火钳。稍有不慎,糍粑扑腾掉入火中,等从灶火中取出,已经黑漆漆的了。虽然有点可惜,不过用菜刀刮一刮,撒点白糖,依然是软糯香甜的。

炒好的鸡块加水煮沸后转入砂罐中,母亲把砂罐放入灶中,周围撒点花生壳棉花壳,晚上,香喷喷的鸡汤就煲好了。

不记得是哪一年,弟弟知道了一种新鲜吃法,五毛钱一袋的白象或者北京方便面,用刚刚煮沸的鸡汤来泡,撒点葱花加个鸡腿,是我和弟弟连续多年除夕都必备的吃法。一碗鸡汤泡面下肚,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了。此时暮色已经降临,烟花在空中频频绽放,我看到父亲推出了自行车,我知道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过年之前我就发现了家里多了一个编织袋,早些年里面是揭露自焚真相的传单,后来是各种小册子,再后来里面还有厚厚的巴掌大的《九评共产党》。那时的我,对于一切有文字有图画的东西都有莫大的兴趣,所以闲来无事的时候,我会在编织袋中找东西看,看了一份叠好后再换另一本。彼时的我,喜欢那些神奇的故事,喜欢那些善良人所做的善良事情。翻了下《九评共产党》,看到里面一个小女孩发现自己的大大(爸爸)把弟弟煮了吃了的情节让我毛骨悚然无法继续。

除夕那天清晨吃团年饭的习俗是爷爷那辈人,因为土地集中制,早出晚归辛勤劳作整年挣的公分、分的粮食依然填不饱一家人的肚子,天未亮就吃了团年饭,为的是赶早挑着甘蔗走街串巷叫卖赚点钱补贴家用;因为弟弟的出生,为躲避计生办的高额罚款,很长一段时间母亲晚上都得外出躲避,直到交了五百块钱的罚款以及被威胁骚扰了多年再也交不出钱才作罢,而那时一年的棉花收成都没有五百块。

后来父母因为修炼法轮功而又遭非法关押;以及多年以后,我又遭非法抄家关押后被迫流离失所……彼时的我并不知道,几代人所遭遇的苦难根源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一个附体于中华民族的魔鬼,为的是毁灭人类。而《九评共产党》恰恰揭露了其邪恶本质及杀人历史。我只知道,这本书和小册子一样,都是很重要的亟需人们了解的真相。

除夕的空气冷冽而呛鼻,我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经过一个又一个村庄。有时候看到路口的大树会停下。父亲用弹弓把条幅打到我选中的最喜欢最适合的树枝上。金色的条幅迎风展开,红色的用丙烯颜料手写的“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在空中摇曳。万树寒无色的季节,头顶上是此起彼伏盛开的烟花,世间绝美的风景亦不过如此。

到达目的地后,我背着小包和父亲并排同行,我蹑手蹑脚地把传单、小册子、《九评共产党》放到窗台上、门把手上。此时家家户户都亮着灯,透过窗户看去,似乎都是相似的阖家团圆、其乐融融的场景。父亲说我们发的是给世人最好的新年礼物。

回到家时还早,可是谁也不愿意像别人家那样看中央台的晚会,早些年我们都是嗑嗑瓜子、聊聊天后就睡了。从2006年开始,神韵的光碟由法轮功学员制作而免费地向人们大量发放,我们也就“近水楼台先得月”地一饱眼福了。纵然从2015年开始,不再发放光碟,但是每年依然可以在除夕、初一以及元宵节通过网络或者卫星免费收看。

年前,卖饺子皮的小贩收了“真相台历”后急切地问,你们的光碟还有没有?虽然遗憾地告诉她没有,但是时隔十年,大陆的民众仍在找神韵光碟,令人感慨。真正的艺术、真正的美,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年龄,不分阶层,一旦进驻心里便不会忘怀。

当看到《大纪元时报》的报导中,神韵的总裁表示在为神韵回中国而储备人才和资金时,我无比激动。我不知道这是多少中国人所期盼的事情,我亦无法想像那一天将是怎样的万人空巷的盛况!

今年的除夕夜并不像以往鞭炮整夜噼啪作响,烟花更是寥寥无几。可能因为禁鞭,可能因为经济的下滑,年味确实很淡。我和弟弟也已多年不再用鸡汤泡面了,只是在这样的夜晚,我会想起曾经除夕夜的鸡汤泡面,想起曾经走过的如今仍在继续的,千千万万人同行的那条路,我们期盼着更多的中国人能够觉醒,期盼看到没有共产主义的中国,期盼着神韵回中国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他是我奶奶家西北角的邻居。他家的门前有三棵高大的绒花树。夏天,每当绒花盛开的时候,空气里满是那特有的清香,淡粉色的花苞像圆圆的小绒球,开展了又像一把精美的折扇,娇艳美丽,而又素雅清淡。纤细似羽的叶子日落而合,日出而开,甚是灵性,人们叫它合欢树。
  • 水绕着山转,路顺着溪行,车子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疾驰。眺望远处,山重水复,路好像到了尽头,待到近前,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又是一个冬日,大雪已过,天却未寒,只等此次风雨过后温度骤降。想来学生时代,对冬日有着无尽的幻想与期待。也曾附庸风雅地在雪落之时泡一壶茶,叹一声“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也曾夜归之时自诩为“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想起曾经种种,不禁莞尔。
  • 儿时就经常老人们念叨: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时光已到了三九,北方的冬天也到了最冷的季节。儿时的记忆里这季节是滴水成冰,是我和小伙伴们穿着厚厚的棉衣到冰湖上快乐的去滑冰的季节。而现在的天气却出奇的暖和,反常的令人惊奇、咋舌。
  • 沙坡如浪,无垠延伸远方,驼队像一幅油画,充满高昂,充满倔强,充满坚毅,肩负使命,一直向心灵那片圣洁美好彼岸前行、前行……面对任何干渴、饥饿、狂沙、酷热、严寒,都不会犹豫和倒下!
  • 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村里出来的大学生堪称天子骄子,而从大学毕业的珉茹进了当地县城最好的高级中学任教,那时教师是让人无比尊敬的职业,更何况是重点高中的教师呢。那时的她,工作稳定,面容姣好,于未来有着无尽的幻想与憧憬。曾经以为,她的人生会一直守着这三尺讲台,直至退休。
  • 众生皆可觉悟,只需一颗向善的心,便能开辟新生。这是一场灵魂的觉醒,是一场跨越苦海的航行。在师尊的引领下,我们穿越层层魔障,跨越魔障风暴,走向那片宁静祥和的净土。
  • 经历过黑暗中的挣扎,而今我能站在光明中守护信念。真正的自由不是逃避黑暗,而是在黑暗中点燃微光,让它照亮更多人的内心。
  • 即便是一道阳光,一缕炊烟,甚至路人呵出的一口口“雾气”,也会让人心底生出一丝暖意来。叫人不由得想起简陋的屋子里“呼呼”燃烧的火炉,想起穿着单薄围炉取暖的人们那惬意的谈笑。 你会不自觉地想到诸如生机、光明和温暖之类的字眼,那是能够叫人生起希望,充满力量的美好事物。
  •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隐士的生活是枯燥无味的。其实恰恰相反,他们的生活是充满生机的。只不过是没有了那种对名利的追求和执著,人的思想变得非常简单而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