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10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常怀仁、张原彰台湾台北报导)立委李彦秀18日表示,政府提出“低薪”标准,原本目的是提升薪资结构以及产业升级,但必须小心“定锚效应”,也就是,每月总薪资3万1千元,反而成为劳工起薪的标准或“天花板”。

劳动部长何佩珊日前表示,若以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定义,薪资中位数的2/3为低薪,台湾大约就是3.1万元。李彦秀表示,推估目前有120万劳工薪资处于低薪线以下。
低薪问题着重 企业获利劳工是否能共享
李彦秀解释,低薪问题与基本薪资的本质与意义不同,基本薪资着重每月生活所必需数额的关系,也就是说,劳工的基本生活所需,能否从劳动上获得满足;低薪问题更重视劳工与雇主、国家与产业间的关系,也就是企业的获利劳工是否能共享。
李彦秀指出,2021年台湾受雇人员报酬占GDP为43%,创下历史新低,但美国53.5%、日本53.2%、韩国46.7%,代表企业未将盈余合理分配给员工。政府必须拿出更多的政策工具鼓励企业为员工加薪,而非肥了老板,瘦了员工。
传统产业与服务业 成长动能不足
李彦秀说,除低薪外,贫富差距与薪资差距才是社会公平正义最大的隐忧,台湾贫富差距高达66.9倍,高低薪资差距高达4.12倍,更有69.3%劳工领不到平均薪资,薪资结构扭曲恶化、中产阶级持续萎缩、极端高薪比例扩大,背后代表的可能是台湾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问题。
李彦秀表示,台湾整体经济因为晶圆代工与AI产业迅速扩张而有不错的表现,但绿肥红瘦,其他包括传统产业与服务业都面临成长动能不足与薪资成长停滞的困境,再加上低碳转型的绿色经济成本。
中小企业家数占台湾总体98%,雇用劳工比例也高达80%。李彦秀表示,政府有责任,更有义务,加大协助中小企业升级转型,才能根本解决台湾低薪问题,提升国家整体经济竞争力。
卓揆:下周探讨如何提升薪资
行政院长卓荣泰在18日说,针对低薪议题,大家看法不太一样,而且国际间对于用经常性薪资或者是总薪资的中位数来计算,也有不同的引经据典的论述,因此这块在讨论中还没有共识与最后结论。
他说,现在的重点是如何讨论出提升薪资的方法,而非停在研究层面,希望在下周再继续召开经发会,提出提升薪资的方法。
另外,卓荣泰在17日也在经济发展委员会会议中表示,为促进产学人才培育,请经济部及金管会研议可行的制度诱因,自明年起,鼓励民间企业公司,每年至少提供2万个全职或部分工时的实习名额。其中,全职实习者的薪资,每月应以3万元以上为原则。
责任编辑:吕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