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北美新闻

钢琴大赛银奖得主:感悟神圣与恩赐

2024年10月15日,第七届“新唐人国际钢琴大赛”在纽约曼哈顿的考夫曼中心莫肯音乐厅(Merkin Concert Hall–Kaufman Music Center)举行,来自台湾选手卢士野(Shih-Yeh Lu)在初赛中的演奏。(张学慧/大纪元)

【大纪元2024年10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于丽丽纽约报导)第七届新唐人国际钢琴大赛颁奖典礼于10月19日下午在纽约曼哈顿考夫曼中心莫肯音乐厅(Merkin Concert Hall–Kaufman Music Center)举行。台湾选手卢士野(Shih-Yeh Lu)不仅赢得大赛的银奖,还摘得指定曲目最佳演绎奖。

这是卢士野第二次参加新唐人国际钢琴大赛。在2019年的第5届新唐人钢琴大赛上,他曾荣获过指定曲目最佳演绎奖。

今年,卢士野重返大赛舞台,他对自己更有信心,但荣获双料大奖,让他始料不及。“指定曲蛮有机会(赢得),但没有想到(会拿到银奖)名次。”他说,“感谢评审和参赛者,提供这样一个竞赛环境。”

定位人生方向

卢士野表示,参加新唐人的钢琴大赛,对他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想要通过大赛“帮自己找一个人生定位。”

他从六岁开始学钢琴,如今已有约二十年时间。去年,他获得世界音乐名校国立维也纳音乐暨表演艺术大学的硕士学位,并且完成了台湾的义务兵役。目前的卢士野从校园步入社会,仿佛站在了人生的交叉路口。

“人到了一定年纪难免会怀疑自己,真的适合这份专业吗?”卢士野说,“我想借这个机会,看能不能够在舞台上重新找回自己。”他希望在大赛中更了解自己和其他演奏家的水平,“看自己到底是不是适合这个舞台。”

通过欣赏其他选手的演奏,卢士野觉得“大家都蛮放开地在弹。”他说,“我们并不是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在学琴的学生,就是大家都有演奏家的风范。”

放眼宇宙万物 感受“神圣与恩赐”

“新唐人国际钢琴大赛”旨在弘扬纯真、纯善、纯美的正统钢琴艺术,对参赛曲目有严格要求。跟以往一样,大赛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每位复赛选手必须演奏一首指定曲目。

今年的指定曲《圣恩》,由神韵艺术总监D.F.先生授权改编,用西方的钢琴演奏音乐旋律,表现中华古典音乐的韵味与传统文化的内涵。

第二次参赛的卢士野,对这项规则并不陌生,但是在练习《圣恩》的过程中,他仍然感到前所未有的收获。“她容纳了很多种‘面向’。她好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但是确实能感受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感想。”他说。

卢士野很享受这种探索、发掘的经历,“留给我们非常多的自由表现的空间。”他说,“《圣恩》对于大家来讲,都是未知的作品,等待开发、等待我们理解、再去告诉别人。”

他表示,《圣恩》带给他最大的感悟是“从渺小到伟大,从个人到普罗大众的感觉。”他说,“她一开始的聚焦比较小,然后越放越大,到最后就是放眼整个世界,或者是宇宙万物。”

卢士野在复赛中演绎了这部作品后,有一种“可惜的感觉”。因为他觉得,演奏所能表达出来的与自己想要做的好像还相差甚远。他说,“但是终归我觉得最重要的中心思想是有传达到,也希望不管是听众还是评审都能够感受到。”

《圣恩》这两个字对卢士野来说,就是“神圣与恩赐”。

责任编辑:叶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