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圣主(11):山神传谕 终平霍邑

文/宋宝蓝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47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忽然一日,军校呈上来一道檄文,李渊失声惊呼,“李密也起义了?好大的胆量!”原来李密已占据洛口,自称魏公,并改年号永平,公开和隋朝决裂了。

正在说话间,忽然见儿子世民进来,李渊便把檄文递给他。李世民阅罢檄文,随即禀奏道:“父亲,孩儿听说李密已攻下河洛,瓦岗寨的盗贼翟让等人奉他为主。他自称魏公,现在已聚集了几十万兵马,声势浩大。如今以我军计,不如暂时与他保持联络,免得受其牵制。”

李渊点头称道,眼下唐军正在进军关中,倘若李密横生枝节,必会损耗兵力。于是让温大雅修书一封,愿与其结为同盟。

李密很快就回复了书信,称:“既然四海英雄,共推我为盟主,我也愿左提右挈,与诸君戮力同心。”李渊读了几行,嘲讽道:“真是狂妄至极!”派人唤来世民商议。

李渊的想法是,“李密妄自矜大,结盟只是权宜之计。如今我们正在进军关中,倘若和他断交,反而凭空多了一个劲敌。不如卑词推奖,令他志骄气满,为我牵制隋军,好使我们专心西征,进攻长安。等到关中平定了,我们占据险地,有所依凭时,再看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也为时不晚。”

李世民说:“父亲大人,如此甚妙!就照此回复吧。”于是令温大雅再修书一封,赞曰“天生烝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愿推李密为天下盟主。

温大雅写好答复书,李渊、李世民看了都赞不绝口,赶紧派人送到河洛。世民说:“此书一去,李密必会专一图隋,我们暂无东顾之懮了。”

果然,李密收到书信,览书大喜,“唐公见推,天下不难定鼎了!”从此与李渊书信往来不绝。

刚摆平了东边的河洛,又掀起了一波风浪袭击李家。原来探马来报,说是刘武周与突厥结盟,将要乘虚而入攻打晋阳。

李渊的心情没好过两天,现在坐在帐中忍不住哀声叹气,“看来起兵时机尚不成熟,我们赶紧北还吧。”于是和裴寂等人商定撤军之事。

裴寂的建议是:“隋兵尚强,不易仓猝击败。李密奸谋难测,刘武周是惟利是图之辈,不如撤军,早救根本,他日再图后举。”这话李渊认同,当即议定次日还军,返回晋阳。

当时李家的二公子李世民正在外面巡逻,一夕之间忽然惊闻父亲要撤军,立即返回大营,确认消息真伪,“父亲,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突然撤军?”

只有一天的光景,李渊像是泄了气的皮球略显颓丧,他简要叙述缘由,说:“军粮快吃完了,实在难以逗留。”

李世民劝阻父亲,说道:“如今禾菽遍野,何患缺粮?隋将宋老生,禀性轻浮易躁,只要一鼓作气就可拿下。李密只顾着留恋洛口,无暇准备远攻。刘武周虽然依附突厥,但内部诸将彼此猜疑,军心不定。他有心攻打太原,怎能忘了近处的马邑?何况突厥刚与我们交好,还不至于今日败盟。像这等传闻,父亲不应当轻信。像父亲这般起义军,兴大义,志在救民,理应先攻下咸阳,方可西进长安号令天下。如今遇到一撮小敌,立即打算班师,恐怕从义的诸路大军,就在一朝必会松散解体,从此父亲起义大事便会付诸东流,不了了之了。”李世民真是天赋异禀,所言极是。

无奈他的父亲摇摇头,说道:“倘若晋阳有个闪失,日后我们岂不是无家可归了吗?我仍是决意回去!”遂即促令诸军整装撤军。李渊这顿操作,真是高开低走。李世民见父亲意已决,心中一阵大痛大憾,但他不敢忤逆父亲,转身走出大帐去见兄长李建成,想邀他一同去劝阻父亲。

李建成说:“我的意思也不打算回去,但是父亲归志已决,看来是阻止不了了。”兄长也无心劝阻,于是李世民转而去找裴寂等人商议,但是众人志短,都说不如回去吧。这话一出口,惹得世民悲愤莫名,就连晚饭都吃不下。

他辗转难眠,打算再去进谏,大步踏入后营,但被卫兵阻止了,只说大将军已经就寝了,不便搅扰通报。

李世民难忍心中悲痛,坐在大账外忍不住痛哭。李渊听到儿子哭声,就把他召进来问话。他哭着说:“父亲,兵以义动,有进无退,进即生,退即死,眼看着几万大军,不久将要死无葬身之地,让我怎能不悲不哭?”

李渊反问他撤军,怎么就会致死呢?李世民说:“父亲您想一想!行军打仗全靠锐气,一旦退下来,锐气顿时消灭。众人军心溃散,敌军乘机攻打我们后路,一旦追击过来,李家军心早已崩裂瓦解,如何打得过?我们岂不是自束手脚,坐以待毙吗?”

儿子的话讲得很明了,李渊听了心里别提多后悔了,不禁叹道:“奈何左军已经出发,你让为父还能怎么办?”

李世民毛遂自荐,说要赶紧骑上最快的马,把左军追回来。李渊一听就笑了,“儿子,成败皆在你,你快去追回来吧。”李世民心中欣喜,赶紧叫起兄长李建成,一同带领轻骑兵,夤夜追回了左军。

在李世民的劝阻下,李渊终是打消了返回晋阳的念头。此后,好事又突然接踵而至。这一天,有一位白衣老父造访军门,说:“我是霍山山神,特来谒见唐皇帝:‘八月雨止,路出霍邑东南,吾当济师。’”

李渊说:“山神从前不欺骗赵无恤,又岂会欺骗我!”于是耐心等待到八月。

不久之后,沈叔安调运的军粮也已送到。上天有成人之美,渐渐地雾散云消,露出了久违的阳光。

李渊命军士曝晒兵器,整顿军械,绕着山麓前行,避开了泥潦之地,径自赶往霍邑。

义军奋勇力战,只一战便平定了霍邑。宋老生死于唐将刘弘基之手。刘弘基见李世民气度不凡,有意与其结交。他与李世民“出则连骑,入同卧起”,深受重用,成为大唐开国,平隋之乱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由于李渊先前下令:降者免死。霍邑城中的隋军兵吏,全都是匍匐乞降。李渊派人贴榜安民,接见各府官吏,是去是留听其自便。

唐军兵锋席卷而下,接连攻下临汾郡、绛郡,没多久就来到了龙门。突厥的始毕可汗派遣康稍利率领五百人,战马二千匹,和刘文静一道会于李渊麾下。

这一年为炀帝大业十三年初秋,天气渐凉,秋风拂面,金秋肃杀之气已经悄然降临。(待续)@*#

看更多【贞观圣主】系列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秦王李世民东征,本来已如危卵的洛阳孤城,陡然出现了一股不可预测的救援之力——夏主窦建德。
  • 话说上一回,秦王李世民东征洛阳,下了一道严厉的军令,谁敢妄言班师回朝,以军法论处。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接到唐高祖李渊下的一道密旨:速速还朝。
  • 修真者要想御气飞行,须修炼到通脉期,大周天通了之后才可。筑基期以下只能借助飞剑的灵力飞行。通脉期修者一日最多可飞行三百里,金丹期一日则飞行千里以上,元婴期则可达万里之遥。如果借助飞剑的灵力,则可增加数倍行程。
  • 夏云舟缓缓释放神识,凝神感应林枫丹火融合的情况。“融合得很好,我已解开压缩你灵力的禁制。这几年你修炼的灵力会重新释放,回到你的经脉中运行。”
  • “老师,请收我为徒,我想跟您学炼丹。”林枫恭恭敬敬的跪拜在夏云舟面前。
  • 晋阳城是大周朝筑幽州下辖,西帕府西南边角上的一个小城。背靠数千里的魔兽山脉 。灵田、矿产、药材、高阶妖兽无计其数,资源相当丰富。
  • 不知从何时起,穹宇中又产生了一个庞大的天体。这个天体和神界遥相对应,同样拥有无量的众生。虽然这个天体和神界平时并没有直接联系,但自它产生开始,每经过一亿年的时间,当苍穹运转、天体交汇时,神界与这个天体相连的空间隧道就会开启。
  • 武林奇才、修炼高手不断提升自身修为境界,下山历练除三害,一系列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清 袁瑛《溪山放棹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随着哨箭的发出,各路人马是纵马驰骋、争先恐后,跃入春围狩猎的猎场。伴随着弓箭声此起彼伏和骏马的嘶鸣声,林中的一场王者争霸开始了。
  • 李世民亲自督导大军,传檄各郡。他先礼后兵,劝令各郡速速归降,以免伤无辜。檄文一下,各地豪雄带领全城归附,纷沓而知。而总管黄君汉率领的军队,用水师突袭,攻破回洛城,接连拿下二十多个城池。
  • 李世民班师回朝,唐高祖为儿子举行庆功宴。喝到酒酣之处,本是喜庆的场面,高祖的脸上又突兀地泛起了一抹愁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