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四支(11):伯俞泣杖 墨翟悲丝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韩伯俞被母亲杖打,却为母亲年老力衰而哭泣;墨子见丝随染料而变色,悲叹人也会受环境影响而改变。(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731
【字号】    
   标签: tags: , , ,

【原文】

bó yú qì zhàng,mò dí bēi sī。
伯俞泣杖,墨翟悲丝。

ㄅㄛˊㄩˊㄑㄧˋㄓㄤˋ,ㄇㄛˋㄉㄧˊㄅㄟㄙ。
伯俞泣杖,墨翟悲丝。

【注释】

(1)伯俞:汉代的韩伯俞,是当时著名的孝子。
(2)杖:木杖。
(3)墨翟:东周战国时代宋国人,曾任宋国大夫。平日外治经典,内修道术。长期在鲁国讲学,主张兼爱(不分亲疏贵贱的平等之爱)、非攻(放弃不义且不利的战争)、节用(生活简朴),为墨家的创始人,又称墨子。
(4)丝:蚕吐出用以结茧的东西,可织成绢帛绸缎等丝织品。

【语译】

韩伯俞被母亲杖打,却为母亲年老力衰而哭泣;墨子见丝随染料而变色,悲叹人也会受环境影响而改变。

【人物故事】

韩伯俞

韩有过错,他母亲用杖打他,伯俞伤心哭泣。母亲问他:“以前打你,不曾见你哭泣,今天却哭了,为什么呢?”伯俞回答:“以前我犯了错,被打时觉得很痛,如今母亲的力气不能让我感到疼痛(可见母亲身体越弱了),所以才哭了。”因此当父母怒责子女的过错,子女能心无怨恨,没有不满的脸色,深切反省而坦诚受罚,使人怜惜,这是上等境界;心无怨恨,没有不满的脸色,这是次等境界;心中怨恨,显露不满的脸色,这是下等境界。(据汉代刘向《说苑‧建本》)

墨子

墨子见人染丝而感叹说:“蚕丝在青色染料的染缸里就变青色,在黄色染料的染缸里就变黄色。放进的染缸不同,丝的颜色也随之改变,若放进五个不同染料的染缸,就要变五种颜色了。所以染丝不可不谨慎啊!”不只是染丝,治国也会被环境感染。虞舜被许由、伯阳所感染,夏禹被皋陶、伯益所感染,商汤被伊尹、仲虺(huǐ,ㄏㄨㄟˇ)所感染,周武王被姜太公、周公所感染。这四位帝王受到贤者的正面影响,所以统治天下,功盖天地,提到天下的仁义美德之人,必称扬这四位帝王。夏桀被干辛、推哆所感染,商纣被崇侯、恶来所感染,周厉王被厉公长父、荣夷所感染,周幽王被傅公夷、蔡公谷所感染。这四个帝王受到恶人的负面影响,所以国破身死,被天下人诛杀,提起天下不义可耻之人,必说到这四个帝王。凡是君王治国安定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们实践道德正义之理,他们的性格受到良好的影响。所以善于当君王的人,用心在衡量人品,而不把心放在治理百官。不善做国君的人,费神伤身,劳心忧愁,但国家更危乱,自身更受辱。他们不得要领,正是因为受到旁人不当的影响。不只治国会被环境感染,做人亦会被环境感染。一个人的朋友都重仁义,淳厚谨慎且奉公守法,他就会家道日益兴盛,立身日益安定,名声日益荣耀,为官也合乎正道了。如果这个人的朋友都骄傲自大,结党营私,他就会家道日益减损,立身日益危险,名声日益受辱,为官失去正道。《诗经》说:“必择所堪,必谨所堪。”(必须选择所浸染的环境,必须谨慎所浸渍的环境。堪读为“湛”,浸渍、感染之意。)就是在说这个道理。(据战国墨翟《墨子‧所染》)

韩伯俞做错事被母亲责罚,不仅心无怨恨,还担心母亲的身体欠佳,称得上是孝顺的上等境界了。《三字经》有云:“养不教,父之过。”父母对子女常是恨铁不成钢,希望儿女能切记教训,不再犯错。其实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只要儿女知错能改,父母应该就很宽慰了。

墨子从染丝体会到环境对人的深远影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代孟母三迁,也是这个道理。《易经‧系辞》:“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物以类聚,互相影响之下,吉凶祸福也由此而生了。在人类社会这个五光十色的大染缸中,除了慎选好的朋友,还需练就一身出淤泥而不染的功夫,不受不良事物的诱惑,意志坚定,不为所动,才能如圣洁的莲花般脱颖而出。

一心修道的墨子,晚年选择与仙人同游,受到神仙的影响,终于得道成仙。据《太平广记‧神仙‧墨子》记载,墨子八十二岁时,感叹说:“世间事我已经看透了,荣禄地位都不是能永远保有的,我将舍弃世俗,随上古仙人赤松子同游。”墨子入山后,精进修道,忽见神仙到来。仙人知道墨子有心修道,传授他道书,书上记载朱英丸方、道灵教戒、五行变化,共二十五篇。墨子照着去做,果真得到应验,就将其精要部分编撰成《五行记》。墨子修成了地上仙,隐居以避开战国乱世。二百多年后到了汉武帝时,武帝派使者杨违带着丝帛和玉璧聘请墨子,墨子不肯出来,看他的容貌,就像五十几岁的人。墨子择仙而从,终究成仙,也是择其所染的影响了。

──转自正见网

(点阅【龙文鞭影】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胡寅为南宋高宗直陈振兴国家的七条计策,司马光向北宋仁宗进献安定家邦的五个法则。
  • 东晋时的邓攸因为石勒之乱,将自己的儿子丢弃在树上,只背着侄子逃乱;汉朝的郭巨因为家里贫穷,无法奉养母亲,狠心埋儿。
  • 东汉时,鲁恭担任中牟令时,有三异为人所称道,一是蝗虫不入境,二是德化及禽兽,三是童子有仁心。杨震任山东东莱太守时,以“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严辞拒绝昌邑县令王密趁夜送来的黄金,“夜畏四知”的故事传为美谈。
  • 钟离瑾让前县令的女儿有好的归宿,得到天帝赠官的善报。杨素成全乐昌公主与前夫徐德言的姻缘,终于促使“破镜重圆”。
  • 王允策划诛杀叛臣董卓;余玠斩杀贪婪残忍的王夔,大快人心,为人民造福。
  • 东晋时的石虔,以勇猛敏捷著称;战国时魏国的朱亥,以雄壮奇伟为人称道。
  • 十年间不经科举,方观承从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纪元)
    在祖父、父亲被贬谪到黑龙江时,方观承还只是个少年,但他与兄长每年轮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亲,徒步往返万里。有一年,他辗转先去了浙江宁波,打算找一个富裕的亲戚借点钱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师父给的盘缠,准备离去时,道士提醒他说,“你回去以后,要好好的修身养性,否则这套本事就不灵了。”
  • 杨延昭传奇——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清玉/大纪元)
    在玉皇殿主阵失利后,王兰英、杨延昭及穆桂英率领将士一度攻下玉女、铜光等数十阵,并成功让黑水、西夏国军士倒戈投向宋营,然而此时辽国萧太后前来亲自坐镇,辽军士气大增,宋辽双方互有胜负,战况陷入胶着状态长达数月之久,宋军诸将士苦思对策,始终难有进展。
  • 等大伙儿进入内室,只见壁间挂了一幅赵子昂所绘之马,内有一匹,毛色与丢失的马儿非常相似,马尾巴处被香头的火炷所烧。此时崔生方始悟到,那马,原来是东邻家的画中之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觉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