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即rR直播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做好事遭污名他却不辩解 到底是为了什么?

作者:怀忍忍
心自明,春来花自开。(容乃加/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745
【字号】    
   标签: tags: ,

在世上行善的人不算少见,其中默默行善不张扬的阴德之行就少了,而有些人他们广施阴功(阴德)却遭受污名还能不加以辩解,这样的人就真是难能可贵了!上天看到了这样的人能不爱护吗!

常州(位于江苏省南部)魏廉访(按察使)的父亲,乐善好施,医术高明,而且仁心仁术,名声远传。凡是来求医的,不论贫富,他都尽心尽力为人疗治,不索谢礼。对那些赤贫的人家,他除了赠药,还会赠送他们一笔钱帮助他们。

有乡野农民来城里找他就医的,他必定先给人吃碗粥或吃块饼,等到对方吃完才开始诊脉。有人问他为什么对乡下病人这般周到?他说:“打老远来,又饿肚子,血脉一定紊乱。所以我先给他吃点东西,一面让他得到休息,这样脉才会恢复正常,诊脉才能准确无误。我岂是喜欢行善事,我只是图个医术高明的名声罢了。”往往魏翁都是如此这般的托辞行善。

有一次,有某家人延请他出诊,他前往了。魏翁离开后,病人枕畔有十两银子不翼而飞。病人的儿子怀疑魏翁顺手牵羊,但是不敢问,就跟他人说了。有人教他到魏翁家门口执香跪拜,于是他依言速速前往魏翁家大门口。

魏翁见到他执香跪在门前感到很惊讶,问道:“你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吗?”
他回答:“有一件事不明白想请问,但恐怕长者您见怪,不敢言。”
魏翁说:“尽管说,我不会怪你。”对方于是把事情说出来。

魏翁把他请入密室,对他说:“的确有这件事。刚才有急需暂时拿走了银子,原本想等明日复诊时,再私下原璧归赵。现在你既然问了,可以立即取回,愿你勿为外人道!”于是魏翁取出十两银子交给对方。

当这个人执香来到魏翁家门口时,看见的邻人都说魏翁一向谨言慎行,自我要求甚严,不应该以秽行诬赖长者啊!等到这个人取了银子归去,则都改口叹道:“人心不可测啊!都坏到如此地步了!”一时风言风语此起彼落,诽谤之声沸沸扬扬。

魏翁听闻之后,毫不在意,坦然自若不为所动。不久,那病人痊愈了,整理清洁床帐的时候,在床褥下发现了银子,这时他极为惊悔地说:“失物原来一直没丢啊!我们奈何陷长者于不义?要赶快过去当众归还银子,不要让魏翁久受不白之冤。”

于是,父子一起来到魏翁门前,执香而跪。魏翁见到他们笑问道:“今天你们又为何而来呢?”
那儿子惭愧地说:“以前以为丢失的银子还在屋里,怀疑误会了长者您,罪该当死。今天我们来缴还公所赐的银子。小子无知,任您捶打处置。”

魏翁笑着扶起他们说:“没关系,不要介意。”

其子难以启口地说道:“前日说的谗言得罪长者,某惭愧无地自容,现在承蒙您宽洪大量原谅了某,想冒昧请问您何以甘受污名却不说句话呢?”

魏翁笑着说道:“尊翁与我同门,一向知道他勤俭惜财。那时正在病中的他如果听到丢失了十两银子,病况一定会加剧,甚至一病不起。因此我宁受污名,让尊翁知道失物复得,转哀戚为喜悦,病自然痊愈了!”

父子俩听了魏翁的回答又长跪磕头,其父说道:“感君厚德,不惜遭受污名来救活我的命,愿来世做犬做马以报大恩大德。”魏翁于是延请父子俩入室,款待他们喝酒,尽欢而散。

那一天围观的人围成一堵墙,众人都说:“长者的作为,诚然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够猜测到的呀!”于是“魏善人”之名远近知名。

后来,他的儿子自进士起家,官至三品,做了某省的按察使,职掌司法。魏公年高八十,屡受封诰;孙子辈也多贵显。《汉书.丙吉传》云:“有阴德者必飨其乐以及子孙。”上天福报善人,天道证验不爽啊!@*#

资料来源:《坐花志果 : 下卷一》

─点阅【救世古鉴】系列─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幽默风趣今人爱,古人也爱。以下是近两千年前的笑话,出于邯郸淳(约132—221,东汉末到三国时代)编辑的《笑林》。古人的笑谈说了些什么?晶莹闪亮的光彩是什么呢?
  • 这是儒家心性修炼之关键处。某种角度讲,这也是孔门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还是布满荆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赏赐有礼—清代文献中的天子礼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 年少时看过一副对联,一下就记住了。对联说:“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而这下联就出自于《论语》本章。不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九个字,仔细琢磨,内涵极深,令人感慨。
  • 一只巨型鸽子雕塑去年10月起现身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High Line),约16英尺(4.9米)高。创作这件艺术品的艺术家Iván Argote认为鸽子是纽约的标志动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鸽子其实是多年前从欧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也从另一角度讲述了纽约的移民历史。无处不在的鸽子,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