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习惯性磨牙嘴巴张不开 或患颞颚关节症候群

39岁陈姓国小老师(右)罹患“颞颚关节症候群”,张口度只剩下正常值的一半,经过微创手术,术后第14天,已能恢复以往的张口度,吃饭讲话不再疼痛、卡顿。(黄玉燕/大纪元)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23年08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39岁陈姓国小老师自述有习惯性夜间磨牙,多年前发现张口时,耳前就会有弹响声,持续3年状况越来越严重,进食时会疼痛、甚至咀嚼困难,到后来不管何时都会剧烈疼痛,求诊中国附医确定罹患“颞颚关节症候群”,张口度只剩下正常值的一半。

“颞颚关节”又俗称下巴关节,位于头部两侧的耳朵正前方,是头部唯一可以动的关节,主要负责张闭口运动、说话和咀嚼等功能,中医附医口腔颚面外科医师罗文甫指出,曾有外伤、咬合不正、不适当之口腔习惯,以及心理压力等,都是“颞颚关节症候群”的高危险群。据国内研究显示,台湾约有超过10%的人口患有“颞颚关节症候群”,好发于上班族的年龄(20-40岁),通常女性多于男性。

颞颚关节症候群有不同症状,如颞颚关节疼痛、耳前痛、咀嚼困难,以及开合口时出现噪音、卡顿感等。另外,也可能引起头痛、颈部痛、肩部痛,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进食或说话。罗文甫医师说,由于“颞颚关节症候群”症状多元与复杂,往往对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形成一大挑战。

传统治疗方式常以非侵入性治疗起步,例如透过改善不良的咀嚼习惯,辅以药物治疗、干针治疗、物理治疗、制作咬合板或咬合矫正等,但对严重病患的效果有限,治疗后仍时常复发。因此,医师会考虑侵入性治疗,像是施打肉毒、玻尿酸,关节腔冲洗等低侵入性的治疗方式。

罗文甫医师指出,陈小姐经过微创手术,术后第14天,已能恢复以往的张口度,吃饭讲话不再疼痛、卡顿。“颞颚关节镜手术”最大特点是属于低侵入性的微创手术,提供可直接观察关节内部的方法,其应用与治疗的范畴更广,有的甚至能发现是罹患肿瘤所致。他也强调,并非每位病人都适合微创手术,建议病人应与专科医师咨询讨论。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