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昭传奇】六郎巧布口袋阵

文/仰岳
杨延昭传奇-巧布口袋阵。(夏琼芬/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758
【字号】    
   标签: tags: , , ,

杨延昭,《宋史》中的北宋抗辽名将,戍守边防二十余年,辽人(契丹人)十分畏惧他。辽人认为六郎星宿(将星)是他们的克星,而杨延昭的智勇善战宛如是六郎星下凡,故称之为“杨六郎”。

杨延昭和天波府杨家将保家卫国、一门忠义的改编故事,从元代起,各种版本在戏曲、小说和评书中流传甚广,深受普罗大众喜爱。此【杨延昭传奇】系列,笔者仅就乡野民间口耳流传的轶闻加以摘录综述,与读者分享杨六郎流传千年的英雄故事。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一段记载: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与魏军对峙时,主帅司马懿避战不出。为打破僵局,诸葛亮一直苦思破敌之策,在一次侦查中,他发现上方谷(葫芦谷)这一类似口袋的特殊地形,于是让魏延率大军假败,引诱司马懿一方深入谷中,引燃谷内事先堆积的干柴,并运用乱石、重兵堵住谷口,重创司马懿大军。若非下了一阵及时雨救了司马懿,恐怕三国历史就此改写。

在这之后过了数百年,北宋时期的将领杨延昭在现今河北省境内,亦布下“口袋阵”击败辽国大将韩昌,仿佛重现了那一段精彩的英雄史诗。

金沙滩一役杨家父子和将士死伤惨重,此后杨延昭继承父亲志业,守卫边关。他招兵买马,陆续收服孟良、焦赞、杨兴、岳胜等地方豪杰,并在多次战役中击退辽国的进犯。另一方面,辽国大将韩昌在多次败给杨延昭之后,心有不甘,每日起早贪黑的练兵秣马,准备卷土重来。

一日,杨延昭得知辽军即将集结十万大军进犯遂城的情报,找来诸位将士商讨对策。但宋辽兵力相差悬殊,北宋前线兵力薄弱,短期内仅能召集约万余士兵。杨延昭决定让孟良、焦赞留守本部,自己带着杨兴、岳胜率领万余兵马向遂城前进。

途中经过了城西一处山谷,看着这状似口袋的地形,杨延昭心中若有所思。思索片刻后,他留下杨兴、岳胜和五千兵马,嘱咐他们在此布置陷阱,以号炮为令,只要辽国大军进入这山谷,便启动陷阱应战。

杨延昭自己率剩下的五千兵马至遂城守备,不久后,韩昌率领大军来到城下叫战,杨延昭率军出城迎击。宋军人数虽居于劣势,但这五千人马齐心一致,行军列阵井井有条,面对韩昌大军的猛攻,仍以一敌十,久战力保不失。韩昌见了暗自佩服,就这样打了一整天,双方依然僵持不下,只得鸣金收兵。

隔日双方再次交战,韩昌一见杨延昭,便冲出本队向其杀来,杨延昭也骑着白马挺枪迎敌,韩昌猛然舞着大叉枪一挥,喊道:看招!我这力批华山!杨延昭接下此枪,说道:韩昌!许久不见,武艺稍有长进!

接着,韩昌又连下数招,但都被杨延昭一一破解,双方你来我往,战了无数回合仍未分出胜负。到了黄昏,杨延昭下令鸣金收兵,对韩昌大军说道:隔日再战!

到了第三天,二人再次交锋,但开战没多久杨延昭又往后退去,好似要拖延战局。韩昌求胜心切,下令全军出动攻城,但杨家将士守备坚强,辽兵多波攻势都宣告失败,损失惨重,只得暂时退回。之后接续数日,韩昌多次叫战,但杨延昭都闭门不出。

数日之后,杨延昭收到留守山谷的岳胜传来准备妥当的消息,于是率军出战。韩昌得知宋军忽然攻来后,也率军出阵,又再次与杨延昭对打。双方同样你来我往,不分胜负,但杨延昭却明显露出疲态,破绽百出。韩昌连出数枪,杨延昭接得有些吃力,说道:韩昌!不打了! 隔日再战吧!说着就朝着遂城的方向奔去,韩昌说道:早知你会如此。一队骑兵阵列拦住杨延昭回城之路,但杨延昭并未强行突破,而是边战边退,顺势向西方逃去。

巧施妙计 诱敌入谷

韩昌率着大军连忙追上,就这样一路追到了峡谷口,这时辽军将领金哈达远远看到,警告韩昌说道:头领!我看这谷深不见底,两边狭窄,杨六郎足智多谋,恐在此设埋伏。

韩昌说道:笨蛋!我早就知道了,早在遂城那就派出探子,城内传闻杨六郎旧疾复发,遂城难守,他早准备退守到此山谷,我们人多,就趁他病中抢先抓了他,之后遂城、保州都是我的了。

这时韩昌一到谷口,看到杨延昭弃马步行,还让两个士兵搀扶着。韩昌见了大喜说道:杨延昭快不行了,大伙上!抓着了他重重有赏!韩昌领着大军往谷里冲,杨延昭见韩昌跟来,就让士兵先行离去,自己留下诱敌深入。

韩昌一马当先,率着骑兵奔袭着,但跑着跑着越来越感到奇怪?为何杨六郎看似慢慢走,但我骑马却追不上?韩昌没多想,继续直追。但与杨延昭之间的距离就仅一箭之距,却丝毫没拉近距离。此时韩昌回头一看,由于他的战马狮吼兽非比一般,与后列的军士们已差距甚远,韩昌只得暂停,等后续的军士们跟上,然而仅停片刻,再往前一看杨六郎已不见踪影。

这时他却发现了一处满是帐篷的营地,韩昌想:这肯定是存放粮草的营寨,杨六郎真大意,只顾逃跑,粮草也不要了。就领着军士们进入营寨,命令军士们搬运战利品,然而勘查后,军士回报:头领!帐篷内的粮袋都装满干草,到处堆满了撒了“猛火油”的柴火。韩昌直觉的反应说道:不好!中计!大伙快撤!

这时只听一声炮响!山坡上方火箭齐发,射入营内,营寨区顿时成了一片火海,火箭、滚石、檑木铺天盖地而来,不一片刻山谷里已是漫天大火。只见杨延昭、岳胜出现在半山腰,杨延昭喊道:韩昌!这次你插翅也难飞了!还不束手就擒!

韩昌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杨延昭先前的败逃到旧疾复发的消息都是假的,但大军已入谷中绝地,韩昌只得率领着残余军士们全速向谷口突围,然而这时辽军前锋与后方部队撞在一块,难以前进,而宋军将士们靠着地利之便,乱箭、机关齐放,辽军互相践踏、哭天喊地,损失惨重,十之八九都战死或者直接投降,在历经一番血战后,韩昌终于逃到谷口,这时他笑道:杨六郎百密一疏,没把谷口堵死,让我逃出来了。

穷寇勿追,归众勿迫

然而,就在他大笑完后,却在谷口旁的树林遇上了杨兴的部队,杨兴说道:韩昌!奉元帅之命在这里等候多时,不堵死谷口是不让你做困兽之斗,今日你是插翅也难飞了,就乖乖的投降吧!

此时的辽军多已失去斗志,个个呆在原地无法动弹,辽军将领金哈达见状,冲上前迎敌,他喊道:头领,我挡住他们,你尽快突围吧!杨兴与金哈达对战几十回合后,金哈达被杨兴刺落马下。而韩昌趁此空档,骑着狮吼兽率领残部北逃而去,这时杨延昭与岳胜也到了谷口旁树林,杨兴说道:元帅!辽军已疲惫不堪,此时率军追赶必能擒杀韩昌。但杨延昭回应道:辽军尚有勇将,所谓“穷寇勿追,归众勿迫”,天意尚未亡辽,然战后边关将能安稳一阵子了。说罢杨延昭下令收兵而回。

此战役后,杨延昭对投降的辽军的处置甚为宽大,他下令逐一审讯投降的辽军,只要未犯罪伤害平民者,依其意愿纳编或释放,有犯罪者则让他服劳役、开垦农地,农闲时让军中的文员教导诗书,让其也能接受中华传统文明的仁义教化,希望宋辽未来能真正的和平。

而杨延昭巧布口袋阵,重现三国时上方谷经典战役,以一万兵力大败韩昌十万大军的英雄故事,也在当地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

参考史料:

《杨家将穆桂英传说》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5年出版 高雪松 搜集整理
《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明朝 佚名 着 秦淮墨客校阅@*

点阅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十年间不经科举,方观承从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纪元)
    在祖父、父亲被贬谪到黑龙江时,方观承还只是个少年,但他与兄长每年轮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亲,徒步往返万里。有一年,他辗转先去了浙江宁波,打算找一个富裕的亲戚借点钱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师父给的盘缠,准备离去时,道士提醒他说,“你回去以后,要好好的修身养性,否则这套本事就不灵了。”
  • 杨延昭传奇——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清玉/大纪元)
    在玉皇殿主阵失利后,王兰英、杨延昭及穆桂英率领将士一度攻下玉女、铜光等数十阵,并成功让黑水、西夏国军士倒戈投向宋营,然而此时辽国萧太后前来亲自坐镇,辽军士气大增,宋辽双方互有胜负,战况陷入胶着状态长达数月之久,宋军诸将士苦思对策,始终难有进展。
  • 等大伙儿进入内室,只见壁间挂了一幅赵子昂所绘之马,内有一匹,毛色与丢失的马儿非常相似,马尾巴处被香头的火炷所烧。此时崔生方始悟到,那马,原来是东邻家的画中之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觉呢。
  • 古籍曾记载一位高人。此人常常与虎为伴。我们常说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说虎是危险的动物,这位古人为什么会与虎为伴呢?他又是如何驯服猛虎的呢?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颗善心,在处理问题上动善念。
  •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他进了屋内,看见男婴,心里一惊,“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刚刚的梦中人吗?”
  • 廉广画了一只大鸟。画完后,试着呼叱,大鸟果然展翅欲飞,于是廉广乘上大鸟飞出牢狱,大鸟载着廉广一直飞到泰山顶上才落下来。
  • 杨延昭传奇——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清玉/大纪元)
    再连破二阵之后辽军对接近宋军大本营的各阵加强兵力防守,对此穆桂英及杨宗保又找来将士们商议后续破阵对策,各路将士到齐后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后台徐徐走来,正是本卧病在床的杨延昭。
  •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有两虎骤然奔至,狼群吓得四散奔窜。
  • 这些昧了良心、只认钱财而草菅人命的贼寇,长久以来尽干坏事,以为人不知鬼不觉的逍遥法外,可“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那城隍感动于朱公的仁民、爱民胸怀,利用梦境以诗谜点化因而破案,冤情得以昭雪。所以为人得安分守己才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