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到底为什么存在?无间地狱哪里是尽头

文/爱丽Ally
传说中的地狱真的有十八层吗?人到底犯了什么罪会受到这些惩罚?我怎么样才能避免这个下场呢?图为桑德罗‧波提切利描绘《神曲》中的地狱。(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8301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家好,我是Ally。

我很小的时候去过一个山洞。我记得那个山洞很大很黑,顺着山洞的台阶一层一层地走下去,可以看到四周都是地狱的小鬼在惩罚人的雕塑,什么把人从中间锯一半啊,鼻子眼睛挖掉啊,人塞在石墨里磨成泥啊,反正是各种可怕的刑罚,血淋淋的特别吓人。以至于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其中的一些景象。后来我知道了,这是描绘地狱的一个旅游景点。

但是从那之后,我就开始好奇,传说中的地狱真的有十八层吗?人到底犯了什么罪会受到这些惩罚?我怎么样才能避免这个下场呢?

各宗教地狱的描述

在全世界的各种宗教信仰中都有关于地狱的描述,像是在西方天主教信仰中,就有但丁的神曲,其中描绘了九层地狱和七层炼狱的景象。

那在中国本土信仰中,也就是道家的世界观里,人们对于死后的认知是阴曹地府、幽冥、黄泉等等。

到了汉代,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之后,佛教的轮回和地狱观逐渐融入了中国的民间信仰,形成了现在人们最熟悉的十八层地狱的说法。

佛教中描绘的地狱

《佛说十八泥犁经》
死入泥犁,中有深浅,火泥犁有八,寒泥犁有十。

比如《十八泥犁经》中写道“火泥犁有八,寒泥犁有十”。泥犁是梵语里地狱的音译,也就是说有八个火地狱,十个寒地狱,加起来就是十八层地狱。

《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白言:圣母,诸有地狱在大铁围山之内,其大地狱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号各别,次有千百,名字亦别。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写大地狱有十八个,中地狱有五百个,小地狱十万个,名字都不一样。

不管怎么算,这些地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层比一层苦,犯的罪越大要承受的刑罚也越严酷。因为佛经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我也没办法给大家梳理每一层的具体情况,所以我今天就挑一些有代表性的给大家讲讲。

罪与罚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第九,复有众生常在火城中,煻煨齐心,四门俱开,若欲趣向,门即闭之,东西驰走,不能自免,为火烧尽。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时坐焚烧山泽、火煨鸡子、烧他村陌,烧煮众生身烂皮剥。故获斯罪。”

在《地狱经》里有佛教徒问,地狱里有罪人被关在着火的城里,明明四面的门都是敞开的,但是人一跑过去门就关上,最后这些人东奔西跑还是被火烧成灰,这是犯了什么罪?

佛说,他们是在世的时候放火烧山、烧村落,害得人和牲畜被活活烧死的纵火犯们。

“第十,复有众生常在雪山中,寒风所吹,皮肉剥裂,求死不得。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时坐横道作贼,剥脱人衣,使冬月之日令他冻死;生㓟牛羊痛不可堪。故获斯罪。”

又问还有罪人被困在雪山中,冷风刺骨,冻得皮开肉裂,但是就是死不了,一直受罪,这些人犯了什么罪?

佛说,这些人是盗贼,偷了别人的衣物,害人冻死,或者是生生地剥掉牛羊的皮,让它们痛苦不堪的人。

“第十一,复有众生常在刀山、剑树上,若有所投,即便割伤,支节断坏。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时坐屠杀为业,烹害众生,屠割剥[31]裂,骨肉分离,头脚星散,悬于高格,称量而卖;或复生悬众生苦痛难处。故获斯罪。”

再问有罪人被困在刀山、剑树上,皮肤被割裂,关节被切断,这些人是犯了什么罪?

佛说,他们在世时是屠夫,宰杀牲畜,按斤两卖钱的人,所以这些人死后也会尝到被骨头分离的感觉。

尔时信相菩萨为诸众生而作发起,前白佛言:“世尊!今有受罪众生,为诸狱卒锉碓斩身,从头至足乃至其顶;斩之已讫,巧风吹活,而复斩之。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时坐不信三尊、不孝父母、屠儿魁脍斩截众生,故获斯罪。”

还有更可怕的,有罪人被地狱的小鬼从头到脚或者从脚到头,一块一块砍碎身体,然后被风一吹复活,重塑肉身,再重新砍碎。

佛说,这些是在世的时候不信三尊、不孝顺父母、或者当刽手杀人的人。

《地藏菩萨本愿经》
或有地狱,取罪人舌,使牛耕之。或有地狱取罪人心,夜叉食之。或有地狱,镬汤盛沸,煮罪人身。或有地狱,赤烧铜柱,使罪人抱。或有地狱,使诸火烧,趁及罪人。或有地狱,一向寒冰。或有地狱,无限粪尿。或有地狱,纯飞钑鑗。或有地狱,多攒火枪。或有地狱,唯撞胸背。或有地狱,但烧手足。或有地狱,盘缴铁蛇。或有地狱,驱逐铁狗。或有地狱,尽驾铁骡。

还有其它的,比如拔舌地狱、油锅地狱、抱柱地狱、剥皮地狱、倒刺地狱、粪尿地狱等等。而且大家也看到了这些刑罚都不是承受一次就完了,要一遍一遍地体会痛苦,瞬间恢复,再继续受罚。还有根据佛经记载,这些地狱下一层比上一层的受刑时间是呈倍数增加的,罪最轻的第一层地狱服刑时间是一万年,以此类推。

其实十八层地狱还不是最可怕的,毕竟这些刑罚时间再久也是有尽头的,罪偿还完了就会被放出来,该转生成人、动物、还是植物就看每个人的造化了。而最可怕的其实是无间地狱,也叫阿鼻地狱,有人说是十八层地狱的最后一层,也有人说是十八层地狱之外的。

总之,那些罪大恶极,十恶不赦的人,他们死后会被直接扔进无间地狱,而且一旦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他们会无休止地受苦直到灵魂也被销毁为止。

那可不是像人间这样,人死了,灵魂还在,要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死了,那这个人就真的死了,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说这个世界其实是非常公平的,不管你再狡猾、再有钱、再有权力,做的坏事死后一样都逃不掉。

而且我们今天讲的这些关于地狱的描述都是2500多年前释迦摩尼时代的社会情况,那个时候的人们还普遍相信神佛的存在,所以都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

相比之下,现代很多人都是无神论者,导致社会的道德水准直线下滑,不仅发明了更多更恶毒的犯罪手法,还出现了吸毒、贩毒、黑社会、开放性乱等等古代没有的各种行为,我想地狱的刑罚相应地也会更加残酷了吧。

所以啊,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等到真面对后果的那天,再后悔可就太晚了。

好的,今天先说到这,别忘了订阅我在干净世界的频道,我的视频都会最先在干净世界上发表。

那咱们下集再见。

─点阅【爱丽话五千】系列─

干净世界频道: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7ckQslcxWceIfl1oh0c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赏赐有礼—清代文献中的天子礼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 年少时看过一副对联,一下就记住了。对联说:“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而这下联就出自于《论语》本章。不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九个字,仔细琢磨,内涵极深,令人感慨。
  • 一只巨型鸽子雕塑去年10月起现身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High Line),约16英尺(4.9米)高。创作这件艺术品的艺术家Iván Argote认为鸽子是纽约的标志动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鸽子其实是多年前从欧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也从另一角度讲述了纽约的移民历史。无处不在的鸽子,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
  • 事实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门教人“三达德”,要“智、仁、勇”并修。故而,此处应将仁知贯穿、融合理解。
  • 可以说,尧、舜禹、汤、所形成的伦理与政治传统,是孔子“仁”的历史源头。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继承、弘扬、创制的礼乐文化,则是孔子“仁学”的直接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