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神殿:联系上天与地球的舞台

近2千年来,万神殿(The Pantheon)给君王和人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更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古典建筑。万神殿座落于罗马市中心的罗通达城市广场(the Piazza della Rotonda),于二世纪时由罗马帝王哈德良(Emperor Hadrian)重建。
从广场放眼望去,典型的神庙立面映入眼帘。三角楣饰(pediment)位于正面一排八根石柱门廊(portico)上方。石柱的底座是大型大理石,柱顶是科林斯柱头(Corinthian capitals),而柱身则是以哈德良帝王从埃及进口的花岗岩建造。巨大的花岗岩石柱像树干般支撑着天篷(canopy),提供民众遮雨避暑,以及聚会、碰面或休憩的场所。


正门入口后方高耸着一座混凝土建造的巨型穹顶。通过门廊石柱后,可见两扇巨大的青铜门通往室内。室内墙壁展示来自古罗马帝国各地深浅不一的大理石,彰显哈德良帝王的影响所及甚远。



万神殿内部空间之宽阔令人赞叹。直径和高度皆是142英尺的球体,将室内空间呈现出完美的几何造型。圆形象征着精神的完美或神性,这样的概念反复出现在室内的设计。

天花板向上延伸成一个巨大的穹顶,营造出宽阔的空间。穹顶顶端有一个直径27英尺的圆形天窗(oculus),方便阳光进入室内,雨水也能洒落至大理石地板上,借此强化与外部空间还有上方大气层的联系。
随着地球绕行太阳转动,太阳光透过圆形天窗射进一道光束,投射成一个圆形光影在室内移动,就好像舞台上的聚光灯,提醒我们身处人世间这个舞台。

穹顶下的大厅可见许多石柱、壁龛。位于二楼环绕的窗户似乎跟外部的空间相通,让人犹如置身于城市广场的建筑物之中,不像是在室内的感觉。
广阔的空间唤起一种连结和完整的意涵。万神殿以供奉众神而建造,欢迎有信仰的人来到神的面前。

原文:The Pantheon: A Stage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詹姆斯‧霍华德·史密斯(James Howard Smith),是建筑摄影师、设计师、建筑摄影网站Cartio的创办人。他鼓励大家欣赏经典建筑艺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