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三医生医术通神 观人气色即知病情如何

文/颜雯
清代三医生医术通神,观人气色即知病情。(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889
【字号】    
   标签: tags: , ,

古语说,“酒香不怕巷深,真金不怕火炼”。在中国古代,许多民间大夫隐身于乡野,居住在民宅村舍中,与贫苦人家相依相伴。有的遇贫则施,有的治病从不问报酬,甚至连药费都不收。他们的医术并不比宫廷御医逊色,却依然能看淡名利,为一方百姓解除病痛之苦与性命之忧。

观人气色就能断人死期的名医徐必达

徐必达,字德孚,江西星子县(今庐山市)人。在他所居住的县城里几乎人人都通晓经学,而其家中也是世代行医。徐必达继承了祖上传下来的秘术仙方,给人疗疾出神入化,仅通过观察病人的气色,就能判断出他们的病情以及生死之期。

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一位熟人,一看那人的气色,就对他说:“你身体出问题了,赶快去找医生看看吧,不然会有性命之忧!”那人不信,他又接着说道:“你现在不去,半个月后,就要躺在床上起不来了,那时即使扁鹊在世,也没得救了。”那人敷衍地说了声“好、好”,便转身离开了。十多天后,他果然突发急症,一病不起了。

一次,徐必达正待在一家药铺里,一个种地的跑来找他。那天太阳正猛烈,来者说:“我弟媳在田间插秧苗,突然热晕过去了,求您给开个方子吧!”徐必达仔细地打量着他,然后对他说道:“你弟媳病了,我一会儿拿上药箱就能过去,只是你现在的情况可比她厉害多了。你快点儿回去吧,我都怕你倒在路上,回不去了。”那人听了,赶紧往回走。

可徐必达一到田间,就听到了那男人刚到家就突然倒地不起的消息。旁人问他是何缘故,他回答:“这人午饭吃得太饱,听说弟媳中了暑气,就急着跑来找我;一口气跑了好几里地,把肠子都跑断了。我见到他时,其眉目间已呈暗黑色,这就是肠子断了、性命难保的征兆了。”

观人气色就能治疗奇症的名医屈遵德

屈遵德,字明古,是广西古辣镇刘村人。他自幼习儒,乾隆五十一年考中举人后,就被朝廷委派到宜山县当教谕,一直负责在县学里教导生员。他平时很爱读书,且涉猎广泛,对经、史、子、集等书册无所不通。即使是那些艰深难懂的医书,也能读懂其中的玄奥。于是,在准备科考时,其医术也开始有所进益。

他观人气色,就能看出此人身体状况如何。广西有位郡守,儿子都六岁了,还不能自己下地行走。这孩子面黄肌瘦的,气色也总不见好。郡守请了上百个医生来治,可情况却未有丝毫改观。

屈遵德去了,一见那孩子,就笑着对郡守说:“令郎并无大碍,根本就不用吃药。”郡守听了更纳闷了,便问道:“那我们就什么都不做了吗?”屈遵德回答:“从现在开始,您就把孩子放在地上,别再让下人去扶他、抱他;美味珍馐也不要给他吃了,最好是能饿上几顿,这样好得更快。”

郡守听了,便吩咐下去。没过几日,孩子的脸上果然就有了光泽,胃口也越来越好,一个月后能自己到处走了。他步履轻健,很有精神,比以前也壮实多了。

郡守很高兴,拿出许多银两来酬谢屈遵德,可他却婉言拒绝了。郡守请他到家里吃饭,由衷地对他说:“您对小儿的大恩大德,在下没齿难忘;只是,我很想知道,您如此‘无为而治’又是如何让小儿恢复正常的?”

屈遵德回答:“说起来,还是因为您对孩子太过宠爱了,平日里总是怕他磕着、碰着,连路都不让他自己走;下人总是抱着,使孩子多年来都未沾上点土气。您知道,胃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之一,在五行中是属土的。土气缺失,会导致胃气不足,表现在这孩子身上就是身体羸弱、走路不稳,且饮食不佳。如今在地上多走走,就能补充土气。只要让五行相生,就不用吃药了。您看看穷人家孩子都缺衣少食的,却总比富人家长得壮实。若生在富贵之家,还养得过于娇纵、安逸,这样的孩子是很容易招病的。”

郡守听了,不由得心生敬佩,他对屈遵德说:“都说给人治病是小能小术,不想这其中却蕴含着至深的道理;您能参透这些,难怪医术会如此出神入化了!”从那以后,二人便经常来往,成了莫逆之交。

后来,经郡守一再举荐,屈遵德被招到太医院为官。等他任期刚满,朝廷又把他调回到宜山县,让他担任县令一职。

观人体貌就能看出病因的名医朱彬

朱彬,字大雅,江西高安县人。他自小就熟读儒家经典,长大后便开始为科考做准备。有天晚上,他梦到自己在医学考试中金榜题名。再后来,因家中有至亲得了重病,他便日夜烹煮汤药、伺候在床前。朱彬一边尝试着给人治病,一边又翻看着各类医书,对医道进行钻研。时间久了,医术也变得不同凡响。他看人气色、听人说话,就能知道此人的病根在哪里以及是否还有救。

有一天,他来到一位妇人家,为其家中的孩子诊治。那孩子躺在床上,气息全无。这时,朱彬让人取来一堆黄泥巴,涂在病人身上。不久,那黄泥巴渐渐发干,孩子也恢复了气息。等他再服下一剂汤药,就能自己下床了。

还有一位寡妇,请他去为自己的独子诊治。那孩子骨瘦如柴的,本就羸弱,如今肚子不舒服,就突然倒下、不省人事了。朱彬看了一眼,说道:“这是长期食用风干的肉皮所致。幸好他还在昏睡着,若到了第七天,他突然睁开眼,就没得治了。”朱彬取来少量砒霜,为减轻毒性,先用火烤了一下。然后,他将烤过的砒霜放进汤药里,让那孩子服下。很快,他就苏醒过来了。

朱彬在当地很有名声,可族人中却偏有不服的。为了试探他的医术,其族人找来一位婢女,让她装疯。那女子疯疯癫癫、又跑又跳,过了好一阵儿,朱彬被请去了,看看那婢女,然后说道:“她本来是没病的,如今却吃饱了不歇着,还连蹦带跳的。跳了这么久,她肠子已经断了,没得治了。”过了一会儿,她果然就倒地不起了。

朱彬行医几十年,经他妙手回春、救活过性命的人不计其数。他给人治病,也从不收取酬劳。晚年时,他便隐居在山野中,很少露面了。一位县令得知后,亲手题写了“山中宰相”四个字、并做成匾额送给他。而乾隆年间的进士、诗人帅光祖也为他立传,称他是一位归隐于乡间、造福于一方百姓的济世良医。

参考资料:
同治十年《星子县志‧人物》
民国十三年《永淳县志‧乡贤》
同治十年《高安县志‧杂志》@*#◇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十年间不经科举,方观承从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纪元)
    在祖父、父亲被贬谪到黑龙江时,方观承还只是个少年,但他与兄长每年轮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亲,徒步往返万里。有一年,他辗转先去了浙江宁波,打算找一个富裕的亲戚借点钱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师父给的盘缠,准备离去时,道士提醒他说,“你回去以后,要好好的修身养性,否则这套本事就不灵了。”
  • 杨延昭传奇——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清玉/大纪元)
    在玉皇殿主阵失利后,王兰英、杨延昭及穆桂英率领将士一度攻下玉女、铜光等数十阵,并成功让黑水、西夏国军士倒戈投向宋营,然而此时辽国萧太后前来亲自坐镇,辽军士气大增,宋辽双方互有胜负,战况陷入胶着状态长达数月之久,宋军诸将士苦思对策,始终难有进展。
  • 等大伙儿进入内室,只见壁间挂了一幅赵子昂所绘之马,内有一匹,毛色与丢失的马儿非常相似,马尾巴处被香头的火炷所烧。此时崔生方始悟到,那马,原来是东邻家的画中之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觉呢。
  • 古籍曾记载一位高人。此人常常与虎为伴。我们常说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说虎是危险的动物,这位古人为什么会与虎为伴呢?他又是如何驯服猛虎的呢?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颗善心,在处理问题上动善念。
  •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他进了屋内,看见男婴,心里一惊,“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刚刚的梦中人吗?”
  • 廉广画了一只大鸟。画完后,试着呼叱,大鸟果然展翅欲飞,于是廉广乘上大鸟飞出牢狱,大鸟载着廉广一直飞到泰山顶上才落下来。
  • 杨延昭传奇——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清玉/大纪元)
    再连破二阵之后辽军对接近宋军大本营的各阵加强兵力防守,对此穆桂英及杨宗保又找来将士们商议后续破阵对策,各路将士到齐后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后台徐徐走来,正是本卧病在床的杨延昭。
  •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有两虎骤然奔至,狼群吓得四散奔窜。
  • 这些昧了良心、只认钱财而草菅人命的贼寇,长久以来尽干坏事,以为人不知鬼不觉的逍遥法外,可“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那城隍感动于朱公的仁民、爱民胸怀,利用梦境以诗谜点化因而破案,冤情得以昭雪。所以为人得安分守己才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