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3年06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撷璎台湾嘉义报导)中正学生以科技养蜂造福社会,全球有1/3的农作生产需仰赖蜜蜂的授粉,随着气候变迁、自然栖息地都市化、养蜂产业劳动高龄化等因素,种种现象让养殖更不易。中正大学创新创业基地团队Fantast运用物联网和AI影像辨识两大技术,研发“BeeCare智慧养蜂系统”包含智能蜂箱、蜂箱追踪应用程式,将科技数据导入传统养蜂产业,不只让产业智能化,有效提高养蜂环境,APP透明化养蜂历程也让消费者购买产品更加安心。

“蜜蜂其实是十分脆弱的生物,随着环境剧烈变化,很容易好发蜜蜂生病,要随时检查蜜蜂状况。”Fantast团队负责人杨如仪说,一般来说蜂农们要24小时打开蜂箱检查蜜蜂是否健康,不仅增加了蜂农的工作量、工时,同时也会对蜂群的生活作息造成影响,在高时高工作量的环境下,青年不愿意投入产业,台湾养殖蜜蜂产业偏向高龄化,增加更多挑战性。
杨如仪说:“整个专案希望能以科技的力量,解决现在养蜂农民们出现的痛点。”于是她找来资工系、企管系、机械系校友组成Fantast团队,并由该校资工系教授熊博安、资管系助理教授许经国、高阶主管管理硕士在职专班助理教授方慧臻担任顾问,更跨校与虎尾科技大学资工系团队劳工兄弟一同开发“BeeCare养蜂系统”。
这个系统包含Bee Sensor 智能蜂箱、Bee Seen App 蜂箱追踪应用程式,将新科技融入传统农业。杨如仪表示,智能蜂箱设置温湿度、重量感测器,用AI影像辨识技术,再搭配APP远端控制网路,就可以掌握蜜蜂健康度变化、蜂箱重量等,不仅能协助产业提升管理效能,也能节省不少人力看顾的成本。
除了智能蜂箱,BeeCare系统还包括“蜂箱追踪APP”,当蜂箱周边环境发生异常变化,APP会发出警示通知蜂农,蜂农也能自行登录养蜂相关纪录。以往蜂农是比较被动的角色,等到蜜蜂有状况、蜂蜜产量有问题才会察觉,杨如仪表示,这个APP将汇整、分析数据,提供农民预测模式及问题的解决方案,希望让蜂农从被动化为主动。
Fantast团队指出,很多消费者会对蜂蜜的品质有疑问,APP也做为消费者选购产品的参考。由蜂农上传蜂群生长状况、产蜜过程、周边地图等资料至系统,形成一个透明的产销履历,让消费者更吃得安心,也增进民众对蜂园的信任,达成良好的产销循环。
此外,该团队结合嘉义在地文化,特别深入阿里山特富野部落专门养蜂的拉拉克斯庄园,在实地勘查后,发现当地容易受虎头蜂残害。为了帮助解决在地问题,Fantast团队与拉拉克斯庄园合作,预计六月底在蜂园内置放智能蜂箱,期盼创造友善的养蜂产业。
责任编辑:筱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