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古鉴】即时应验的现世报

作者:怀忍忍
font print 人气: 113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人们常听说现世报,现世报是真有,福报也有恶报也有。现世报可能如影随形,即时就来,当下就发生报应。发生在南北朝时代的真实故事,在正史中留下史迹,给人感悟趋吉避凶之道。

现世报:孝心感应天 能舍有福报

吴明彻,字通照,秦郡人,父亲吴树,是南朝梁右军将军。明彻自幼生性刚直至孝,不过在他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十四岁时,他想到父亲的坟茔未修,心中哀伤,就想修坟。可是,家贫没有钱可以修坟,于是他更加勤奋耕种。当时,天下大旱,各家田里的农作物都焦枯。明彻哀伤心愿无法完成,不禁常在田中号哭,仰天诉说修坟的心愿。

有几日他没去耕田。邻人从田里回来,告诉他说,田里的新苗都长出来了。明彻心想是在逗我吧?往田里去察看,一看新苗已经长了满地,就如邻人所言一般。到了秋天大丰收,修坟的费用也够了。

当时有个姓伊的人善于占墓,告诉他的兄长说:“下葬之日,一定有乘白马追鹿的人经过坟墓,这是家中最小的孝子得大贵的征兆。”后来这个预卜果然得到应验,而明彻正是吴树最小的儿子。

后来,发生了侯景之乱,乱军侵犯京都,使得农事耕种失序,带来了饥荒。明彻乡里的邻居们挨饿受困,这时明彻家平日储存的粟麦则还有三千余斛(一斛十斗)。于是明彻跟兄长们说:“再这样下去,可能不多久就要死人了,我们把粮食拿出来和乡里共享吧。”于是,他们计算人口把粮食平分了,乡里中人得到的都一样多,捐粮的明彻家也不例外。群盗听闻明彻家人的高尚行为都避他而去。许许多多乡里中人因为明彻的善举而活了下来。

陈武帝在打天下镇守京口之时,早听闻明彻的大义,诚意想和他深交。明彻晋见武帝时,武帝走下庭阶来迎接他,执着他的手让他就座。

明彻曾就学于汝南周弘正的门下学习天文、遁甲,略通术数,对书史经传也有涉略,武帝对他的学问感到惊奇。陈武帝登基时,授明彻安南将军。陈后主追封他为邵陵侯。
(资料来源:《南史‧卷六十六》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四》)

现世报:忘恩负义的恶报

北魏永安三年,尔朱兆造反,率领骑兵袭京城。事出仓卒,皇宫失守,当时孝庄帝身边完全没有了护卫之力。

孝庄帝步出云龙门外,遇到大司马王徽正乘马逃走。王徽在永安元年被孝庄帝提为司徒,永安二年迁为大司马。孝庄帝看到他好像看到救星,屡屡呼唤,王徽却头也不回,顾也不顾地迅速离开了。尔朱兆捉了孝庄帝,锁在永宁寺楼上。孝庄帝冷得要命求尔朱兆给他一条头巾,尔朱兆不搭理。尔朱兆驻在尚书省,扑杀皇子、污辱嫔妃,并纵兵大掠杀。司空、尚书左仆射等等都死在尔朱兆这一难。尔朱兆把孝庄帝迁到晋阳。后来在城内三级佛寺杀了他,孝庄帝时年二十四。

话说王徽一路逃至山南,到达前洛阳令寇祖仁家。寇祖仁一门有三刺史都是得到王徽引荐提拔的。王徽缘于这一层旧恩的关系,所以选择投身寇府。王徽随身带有黄金百斤和马五十匹,寇祖仁看到这些财物起了贪念。冦接待了王徽,转身暗中告诉子弟说,听说尔朱兆要封赏千户侯的官位给抓到王徽的人,今日富贵上门了。

寇祖仁施了一计,放出假消息给王徽,说官捕将至要他赶快逃往他处躲藏。王徽如惊弓之鸟,惊恐上路,在路上遭到寇祖仁派出的杀手拦截杀害。寇将王徽的首级送到尔朱兆处,结果并未得到尔朱兆的勋赏。

这边尔朱兆做了一个梦,王徽入梦告诉他:“我有黄金二百斤和马百匹,在寇祖仁家,卿可前去收取。”尔朱兆觉得梦境很真,就派人捕了寇祖仁,要收取金与马。寇祖仁心想是有人密告,所以就供出实情并伏了罪,说自己实得了黄金百斤、马五十匹。尔朱兆怀疑他隐匿财物,就按所梦到的数字,逼令他交出二百斤黄金和一百匹马。

寇祖仁在死亡的阴影下,把家中旧有的三十斤黄金和三十匹马全都交出给尔朱兆。尔朱兆还是不信,勃然大怒,命人将寇祖仁悬吊在高树上。这时突然大石坠落,寇祖仁活生生被大石捶死。
(资料来源: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二》)

现世报如影随形,当下给人即时的回报,也给后人警惕。心存善念不受诱惑靠平时的修持,古人留下的仁义礼智信等等的道德准则与实践经验,都是指引人趋吉避凶的良善大道。@*#

─点阅【救世古鉴】系列─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朝江苏溧阳县县衙中,有一名掌管刑事诉讼的书吏,姓焦。他为人正直,常常为众人排忧解难,因此为乡人所尊敬。他邻居家的儿子,年龄不到十八岁,但却好勇斗狠,焦某少不得为他调解事端,是故邻家子对他十分感激。
  • 更多证据显现,灵魂真的存在,拥有多世记忆!前世残酷折磨囚犯,泰国医院院长怎样才能还清罪业?《未解之谜》
  • 害了人命,自然是要偿还的,自古都是如此,即便阳间法律无法审判,上天也绝不饶过,无论时间长短。有的是当世遭索命,有的是隔世被索命,以下三个发生在清朝的神异故事就在告诉世人:无论何时害了人命都难逃报应的。
  • 古今中外,在剧火的大灾难发生时,谁能让“神出手”得到奇迹福祐呢? 本文这些真人实事给了我们参考的好指引!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善有善报,可能是事后报,也可能是立即就报!报应不爽呀!
  • 清朝撰写《劝戒录》的梁恭辰的父亲曾担任江苏布政使,与苏州江铁君是以诗文相交的朋友。江铁君曾出家为僧,后又还俗,回归儒学,不过他应该还是相信因果报应的。他曾讲了这样几件离奇之事。
  • 常人中有“好人没好报”这样的说法,意思是有些人做了善事,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善报,甚至还遭遇不好之事,因此感觉老天不公,甚至抱怨老天。殊不知天理衡量着一切,祸福早已注定,好人遇到的坏事,恰恰是老天在帮你消减之前的罪业,以让你在消减完罪业后,来世得福报。清朝梁恭辰编撰的《劝戒录》中记述了两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 清朝安徽商人汪某,在浙江一带从事盐业生意。他性格素来豪爽,虽每日与钱打交道,却并无利欲之心。
  • 善有善报,自古不虚。据清朝梁恭辰的《劝戒录》记载,浙江仁和县(今杭州市)有一位汪先生,世代经营盐业,家道殷实。
  • 人们常说善恶有报是天理,那么如果心有所求的善举,善报又如何呢?若仅是心生妒嫉的一念也会遭恶报吗?这两个故事耐人寻味。
  • 人间善恶报应的事,有的人信,有的人不信,因为直接的报应较少让人亲见。但是昭昭天理,总有时会向世人直些显相,让人不得不信,这也是上天挽救迷中人的一种方法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