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麦热病菌找出起源 专家:台湾水稻也应长期监测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23年04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台湾台北报导)英国研究团队,经分析各国的麦热病菌之间的全基因体学资讯,发现亚洲、非洲的麦热病菌基因起源于南美洲。专家表示,超前部署积极收集及筛选抗病种源,及早进行有效抗病基因的导入,对于防范麦热病及稻热病的发生,皆有其重要意义。

稻热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是榖类作物栽培期间的重要病原真菌,除了感染水稻外,也会造成小麦、大麦等作物的病害,估计全世界每年水稻因稻热病造成约10至30%的产量损失。

英国研究团队以亲缘演化分析方法,利用全基因体学资讯,分析不同国家小麦产区稻热病菌族群的遗传亲缘关系,发现2016年在亚洲及非洲出现的麦热病菌基因起源于南美洲,也发现其中有一种Rmg8基因的小麦能够抵抗这种病菌,证明亚洲与非洲的稻热病病菌可能起源于南美洲。

研究指出监测基因组可能有助于追踪病原体的进化情形,并帮助开发能抵抗这些病原的农作物,以防止作物歉收的情况。共同作者尼克.塔尔博特(Nick Talbot)提到,此研究显现出基因组监测的技术可以大大帮助植物育种人员更有效的选择用来开发抗病作物品系的基因。

国立台湾大学植物病理与微生物学系教授沈伟强表示,近年来,台湾部分地区开始种植小麦,目前台湾尚未有麦热病的报导,就防范未然方面,应该进行小麦种源的分析及发病的监测,避免疫情的发生。

沈伟强提到,台湾的水稻种植历史长,品种多样,每年一期稻作皆有稻热病的发生,近年来,台大实验室也发现在台南善化、官田地区一籼糯水稻品种(台中籼糯2号),存在一个以往台湾非常少见的稻热病菌谱系,若此类菌株可与其他谱系稻热病菌进行有性生殖,亦提升了产生稻热病菌遗传多样性的风险,因此病原菌族群的动态变化及高风险的稻热病菌谱系,有长期监控的必要性。

根据水稻抗病品系及稻热病菌族群的监测资讯,台湾大学植物病理与微生物学系教授钟嘉绫,及农业试验与改良场所同仁,近年积极进行分子辅助水稻抗病育种的工作,导入有效抗病基因至“台南11号、高雄145号”等良质米品种,以有效管理并降低疫情发生的风险。

此外,沈伟强提到,育种的工作是费时的,需要有效规划,及长时间投入,每个国家种植的小麦或水稻品种多元,各地亦有偏好的品种,因此超前部署,积极收集及筛选抗病种源,及早进行有效抗病基因的导入,对于防范麦热病及稻热病的发生,皆有其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