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看相的说他恐怕冻饿而死 他却中了进士

作者:泰源整理
他怎样改变自己穷厄之命变成进士之命?(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1477
【字号】    
   标签: tags: ,

清朝期间,有一安徽举人,人唤华十五,本来的名字已经不得而知。他深研古学,好发奇论,恃才傲物,不仅诋毁前代的圣贤,并且挑剔当代名士的毛病。有人向他请教经义,他就说:“你们就像蚂蚁,虽然有足,但是连庭院也没有出过,还想与鸿鹄谈论天上的事情吗?”

邻县有一位书生学识渊博,也非常自负,但仰慕华十五的名声,认为除了华十五外没有人可以谈论学问。于是带着平生的著作去拜访华十五。去的时候,华十五刚刚起床,蓬头赤脚出来见客。书生急忙把装书的包袱放在桌上,上前向华十五作揖。华十五睁大眼腈东张西望,就像没有看见人似的。

过了一会儿,仆人给华十五端茶送水,客人却没有茶。华十五旁若无人,不慌不忙地洗漱,洗完之后,就用书生的书擦桌子。书生气极了,再也无法忍受,说:“我的文章虽然不算什么,但字难道不应该敬惜吗?”华十五把书抛在地上,说:“我正嫌它有字。若是论斤卖纸,沾了水的纸不是更重吗?”书生捡起书恨恨离去了。华十五的玩世不恭,妄自尊大就到了这种程度。

后来,华十五远出,差不多十年过去了,家乡的人不知他的音讯,人们都以为他已经死了。有一年,又逢礼部会试,发榜之后才传出华十五高中进士的消息。当第一名的文章传抄出来后,同学读了文章都很诧异,说:“这果然是华十五的文章,但为什么不像过去那样锋芒毕露了呢?”

当初华十五考中举人时,名声大震。有一位看相的见了他,说:“此人额头上有挺骨,棱角太露,虽然名气很大,但将来恐怕免不了会冻饿而死。”听到这话的人都嘲笑相士胡说八道。到后来华十五由于为人傲慢,大家讨厌他不近人情,连亲戚朋友都不关照他,以至断了生活来源,这才开始害怕起来,担心应了相士的预言。

华十五有一位亲戚在外地当大官,他打算前往投奔,于是就匆匆上路了。华十五没有仔细计划盘缠,才走到半路上就没有钱了,并且把衣服也卖完了。时值严冬,他饿着肚子行走在乡村道上。寒风刺骨,又加上雨和雪,道路泥泞易滑,他摔倒在稀泥中,过了许久才慢慢爬入一座古庙,僵卧在神龛下面。一会儿,有几个乞丐提着筐子走进来,对华十五喝斥道:“这是我们的地盘,你快要死的人,为什么睡在这里?”华十五说不出话来,就被乞丐拖出去丢在路边上。

恰逢一位老翁经过这里,见他可怜,将他运回家中,用温汤喂他。过了一天一夜,华十五才开始出声。老翁得知他是一位举人,更加善待他。华十五因为冻血凝结,全身红肿,几天后红肿的地方都溃烂成疮,过了三年病才痊愈。他病愈后食量特别大,每餐能吃一盆饭,一碗肉。又过了半年,他的身体变得强健魁伟,和从前完全不同了。

他拜谢老翁说:“我受您老人家的大恩大德,无以为报,愿意教您的几位儿子读书。”老翁很高兴。于是华十五就在老翁家当了塾师,教了五年始终没有间断。家中的仆人婢女都称赞他的为人,乡里的邻居也都尊敬他。因此,老翁对他更加敬重了。遇礼部会试,老翁资助许多路费让他进京赶考,于是考中了进士。

华十五由于经历了许多艰难,过去傲气已经消除殆尽,言为心声,文章自然也就显得平易近人了。不久,他得了知县职务,任职十几年,所到之处都做了一些有益地方的事,辞官回乡时已经有可观的财产了。亲朋故友来访,他待人谦虚诚恳,竭尽乡谊。又过了二十年,华十五才去世了。

听说华十五在老翁家教书时,曾有农夫走进房间拍着他的肩膀,说:“先生现在吃饱穿暖了,还记得古庙中的事情吗?”他神情严肃地说:“不敢忘记。”有时,他在村边行走,村里的孩子指着他笑:“这就是原来庙里的那个乞丐嘛!现在变成了别人家的老师了。”他听了却毫无怒色。

华十五天分极高,所以能够完全改掉过去的毛病,前后判若两人。后来他中进士、成为贤明的县令,都是由于深刻反省、痛改前非的缘故,否则就会落得冻饿而死的结局。当初华十五因恃才傲物,以致亲朋好友都疏远他的教训,尤其值得那些目空四海的人引以为前车之鉴。

资料来源:《清代述异》@*#

─点阅【古道人生】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个仕途不展的读书人,弃科考而从商,在发达之后又得到四品官的职衔,然而他衣锦荣归后,却不能和妻子团圆,到底是什么原因?
  • 明朝时期,有师徒地师俩人,踏着山脉去寻访吉地,一直从陕西追到四川。到了四川某县,他们果然找到了,可是找到的吉穴在无意间却又失于旅店主之手。后来,他们三家人竟然都能从这个吉穴分沾福气,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罗浮山在广东惠州府,灵异的现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里。有一增城人,又穷又病,常进罗浮山采药。有一天,他采药来到一座山,巧遇两个修道人现身,他无意中听到一席话。两个修道人观星的预言竟然应验了。真实情况是怎么回事?
  • 未来的事情难以预料,如果以眼前的处境来推断一个人的终生,那可能会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变穷悔婚,而女儿守婚约,终得好结果。
  • 一帮马贼在大白天抢劫了朝廷的官银。名捕的妻子追上了马贼。妇人嗓音清亮,顺风向马贼呼喊道:“我是保定府某名捕的妻子,为了追回官银,特地找你们索要。你们赶快把官银放下,否则就要吃我的弹丸了!”后况如何呢?
  • 两个年轻人都意外地娶了个“老婆婆”,后来,一个失财逃家,一个迎来娇妻美眷又得财,结果大不同,其转机的关键为何?是机运或另有其他原因?
  • 清朝初期,江苏扬州地区的宝应县,有个捕快叫韩五,经常穷得揭不开锅,不能供养老母。他想,自己常常捕捉响马,何不试下自己当响马,也可能抢得几个钱?买些粮来供母亲食。结果差点丢了命,然而,结局又出人意表。
  • 清代秦晋配的传奇。蒋生的姐姐说:“现在正有一事为难。弟媳已经准备做阿婆了,但她还是垂着头发作女儿的打扮,让她改变装束,她不同意。现在我弟弟有幸归来,事情应该怎样办?”这一对夫妻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寻常的故事……这一天花烛高烧,蒋生、秦娘拜堂在前,儿子、媳妇拜堂在后。观看的人都拍手叫好,认为这是一件从来没有过的盛事。
  • 他把自家、妻舅家的财物挥霍一空,又借来的钱也挥霍殆尽,这时的他遍身长脓疮,童仆纷纷逃去,只落得与一位乞丐住在破庙中。这样的他又怎能转变为河道总督呢?
  • 清朝时,宜昌县有一许翁,年轻时,家里一贫如洗,以摆渡为业。清文宗咸丰年间许翁突然致富,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其致富背后当有不可告人之处。许翁孙女出生,是在搭他船的客人死去当年,她难道就是那个客人转世投胎来的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