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将军系列之二十六

华盛顿将军系列:丈量山河 16岁的土地测量员

作者:宋闱闱
16岁的乔治‧华盛顿成为一名土地测量员。(Archive Photos/Getty Images)
font print 人气: 466
【字号】    
   标签: tags: , , ,

说回父亲过世带给乔治‧华盛顿的困境。因为父亲去世,他不能去宗主国留学,甚至不能在当地的学校完整地受教育,只能留在费里农场(Ferry Farm)的家,帮助母亲维持家庭的运转。

在家,他要照顾一群精力旺盛的弟弟妹妹,在外面,他要学着父亲的样子去管理种植园和干活的农奴们,家里的铁匠铺也因为这母子俩缺乏经验,不善经营,而岌岌可危。这段生活很是艰难,家里十分缺钱,日后的华盛顿回忆起这段困窘的日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老实说,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像15岁时那么缺过钱。”(With much truth I can say, I never felt the want of money so sensibly since I was a boy of 15 years old.)

也是在15岁这一年,哥哥劳伦斯曾经帮小乔治谋得了一个进入英国海军参军的机会,但母亲玛丽没有放行让他去参军。玛丽作为一名有主见的妇女,当然有她的理由。她为此专门写信询问自己娘家一位哥哥的意见。那个哥哥回复说:殖民地的士兵,在君主国的眼里,坦白说,只是低阶士兵,也就是炮灰,君主国的军官对殖民地的士兵,“他们会像对待狗或者奴隶那样虐待他”(treat him worse than a slave or a dog),日后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晋升空间。就像乔治的哥哥劳伦斯一样,虽然曾经亲身上战场,为宗主国远征西印度群岛,瘟疫和战火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然而,战后归来,劳伦斯依然只是殖民地的一个民兵首领。同样,这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警示,因为日后的乔治‧华盛顿,他将有机会亲身体会军队里的这种不公平,而更远的未来,他将会与英国海军一次次直面交锋。

在1747年—1749年这个阶段,乔治在费尔法克斯家看到一本名为《全能测量师》(Compleat Surveyor)的书,这本来是一本17世纪的测量员教科书​​,大概是里面充满了比例、数字和绘图,引发了小乔治强烈的兴趣,被小乔治借回家来阅读。这本书从最基础的知识讲起:测量员如何使用圆规和直尺绘图,如何使用野外勘探工具,包括如何丈量不规则的土地、地形复杂的地段等等。乔治将这本实用的书,翻来覆去不厌其烦地苦学,每个知识点都学得透透的。

这本书对乔治的一生都在起作用,他用学到的知识得到了第一份工作。在日后的独立战争中,华盛顿一直用手绘战场地图。这本书没有再还回去,终身保存在他的图书馆,并且乔治以他一贯的严谨,在书的扉页上注明,这本书来自于费尔法克斯家族的图书馆。

16岁的乔治得到了一份报酬丰厚的工作。他被费尔法克斯家雇用,作为一名土地测量员,为费尔法克斯家测量清楚五万多英亩土地的具体位置和边界,这片名叫北颈(Northern Neck)的土地,位于两条河——波托马克河(Potomac River)​和拉帕汉诺克河(Rappahannock River)的上游地段。

华盛顿第一次在日记里记录他测量员工作的细节,是自1748年3月11日至4月13日,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在野外生活,每天都会骑马或者乘独木舟,在野外露天行走20~40英里。

最初的两天,这位出门远走的少年平实地这样记录:“3月13日,星期日,骑行约4英里,沿河而上,我们穿过了最美丽的糖树林(Groves of Sugar Tree);在欣赏树木中度过了一天最美好的时光;土地富饶。”

然而满目美景之后,是赶路后夜宿的困苦。华盛顿写下的日记里,记录了他们另一天借宿在农家的情形:睡的是没有床单的稻草堆,盖的是熊皮毯,肉眼可见的跳蚤和臭虫,让小乔治苦不堪言。引以为戒,他告诫自己夜晚宁可睡在露天的篝火边,也绝不睡在这样的房间里。

至于这一路的行程,除去记录土地面积和主人的内容,看起来更像一部旅行惊魂记——突然刮起的大风,直接卷走了勘测队的帐篷;从天而降的豪雨,飘走了他们的行李;围着篝火吃饭时,餐具是树杈修成的刀叉;还曾经因为无人照管火堆,取暖用的篝火堆烧得太旺,半夜里,火直接点燃了他们身下垫着的稻草。这样惊魂的经历也是野外生活的一部分。他们还遇到了用英文不能沟通的荷兰人的队伍、印地安人部落,这位少年得学会和这些人打交道,并且保障双方心情愉快,笑脸相对。

我们记忆里非常熟悉的一首美国民谣歌曲《乡村路带我回家》(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里头的歌词:“Almost heaven, West Virginia ,Blue Ridge Mountains, Shenandoah River Life is old there, older than the trees。”是的,这里头的“蓝岭山脉”(blue ridge mountain),就是当初少年华盛顿策马走过的山路。

他是最初饱览过蓝岭山脉和雪兰多亚河原始风光的那个人。这样近乎天堂的风景里,这个最初的背包客,跋山涉水,记下丈量的数字。夜晚睡在篝火旁,舒张开在马背上颠沛了一天的身体,仰面苍穹,与满天星河相对。想像那样的情境吧,16岁的少年华盛顿躺在山巅上,其情其景,带给少年的心灵何等深远的影响。

点阅【华盛顿将军系列】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李乐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谁是乔治‧华盛顿?一位蓄黑奴的农场主?一个在战争中常常打败仗、不高明的指挥官,凭借偶然的机缘而登上历史舞台的幸运儿?一个在今天的“黑命贵”运动中,被推倒雕像的开国先父,美国总统,同时也是一名蓄奴的奴隶主?
  • 由于父亲的早逝,使得小乔治要负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作为母亲赖以依靠的长子,他要帮着妈妈照顾年幼的弟妹,同时管理铁匠铺、烟草地、农场等等,他也不可能像年长的哥哥那样去英国留学读书。他在当地的一所语法学校学习过,而最多的知识来源,则来自于他的自学。至今在弗农山庄(Mount Vernon)的博物馆里,还保留着他做的几何练习题,这些实用性的知识,将在他的一生中起到很大作用。
  • 令所有人跌破眼镜的是,寡言少语,个头还不及马背高的​​小乔治,跨上马,是一个顶级的弹无虚发的猎人!他稳当当地骑在马背上,跑起来风驰电掣,出没在草木山石之间,用猎枪准确地瞄准奔跑中的狐狸,弹无虚发,百发百中。
  • 被称为“影子女士”(Shadow Woman)的宝琳‧本顿(Pauline Benton),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皮影戏的表演者之一,她在纽约创办了红门剧社,将中国濒临式微的传统皮影戏在美国发扬光大,甚至受邀赴白宫演出。然而在她弥留之际,红门剧社的风光已不如从前,她没有后代,她留下大量的皮影戏遗产何去何从?
  • 1923年,宝琳‧本顿(Pauline Benton)到北京探望在燕京大学任教的姨妈时,被中国古老艺术——皮影戏深深吸引。这位美国女孩终身未嫁,用尽一生的心血投入到皮影戏的创作、演出中,她在纽约创办了红门剧社(Red Gate Shadow Players),甚至在罗斯福总统执政时期受邀赴白宫演出。
  • 近日笔者看到一则新闻: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其多个社交媒体账号,包括暗网账号,用中文普通话、波斯语和朝鲜语公开发布招募中国、伊朗和朝鲜线人的信息,并发布了如何安全联系中情局的说明。中情局副局长科恩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中国有很多人能够获取信息,并且对习近平政权感到不满”,“这些人明白,通过与我们合作,他们可以帮助自己的国家.......”,这段话不禁令人想起了过去在冷战后期的一个经典事件......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 霍尔班以肖像画闻名于后世,但如同所有的文艺复兴画家,霍尔班是以宗教题材开始他的职业生涯的。霍尔班在巴赛尔的主要作品是宗教画,这些早期作品显示出来自丢勒、格吕内瓦尔德和巴尔登格里恩(Hans Baldung Grien)等德国画家的影响。
  • 小汉斯‧霍尔班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市(Augsburg),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北方的画家与版画家。他被公认为十六世纪时期最伟大的人物肖像画家之一,除了肖像画之外,他的作品还包含宗教画、警世内容的版画等等。特别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画用于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画,在传播新教思潮的时代里,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 尽管莫札特的生命短暂(1756年─1791年),但他创作了六百多部不同流派和风格的作品; 他创作了交响乐、室内乐、管弦乐作品、歌剧、合唱音乐和歌曲。 他创作的歌曲鲜为人知,经常被大众忽视,其实他的歌曲有其独特的美感和音乐趣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