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500彩票网- 线上博彩全攻略

日本450年墨条制作源于中国 每根逾千美金

其中一些墨条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存最古老的墨条大约有350年的历史。(由日本ICHI Inc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487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3年11月28日讯】(英文大纪元记者Louise Chambers报导/赵孜济编译)一家拥有近450年历史的日本制墨店的工匠们徒手将由细烟灰和动物胶制成的泥团揉成200克的高品质书法墨条,每根零售价超过1,000美元。

日本奈良的古梅园(Kobaien)成立于1577年。工匠们通过“陶器烟灰收集”法来制作名为sumi的墨条,这是一种从中国制墨工匠那里传来的传统方法,四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保持不变。古梅园认为,通过“重视传统方法并坚持老式的生产方式”,他们可以继续生产最高品质的墨条。

古梅园墨条长期以来一直被日本王室、幕府将军和贵族使用,并被现代人用于书法、极简水墨画、上漆和一种被称为“墨染”(sumizome)的染布方法。

日本奈良的古梅园。(由日本ICHI Inc提供)
一些古梅园墨条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存最古老的墨条已有350年左右的历史。(由日本ICHI Inc提供)
古梅园墨条。(由日本ICHI Inc提供)

古梅园的工匠用手工编织芦秆制成的有盖的无孔陶器燃烧植物油,主要是油菜籽或芝麻,然后收集烟灰,这个过程称为“saien”,意思是“收集烟灰”。他们添加了精细的动物胶和香水,制成“sumidama(墨玉)”,这是一种柔软的墨泥团,然后由经验丰富的工匠精心揉捏,模制成棍状,然后干燥。

“在砚台上磨墨的过程是一种冥想体验,是化学合成墨水无法实现的。”古梅园的一位代表告诉《大纪元时报》,并补充说,墨条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致而耗时的制造过程”和材料的品质。

古梅园有四个烟灰收集室,每个收集室有100个陶器。为了防止烟灰积聚,每个容器内的燃烧灯芯都偏离中心,每20分钟旋转一次盖子刮掉内部的烟灰,在两小时内收集烟灰,每天5次。然后将烟灰储存在仓库中“休眠”,直到混合过程开始。

灯芯是由车间的工匠编织草茎制成的。产生的烟灰量取决于灯芯的厚度和油的品质。(由日本ICHI Inc提供)
一名工匠在古梅园的烟灰收集室中布置灯具。(由日本ICHI Inc提供)
(由日本ICHI Inc提供)

“sumi墨的生产需要最大的耐心和投入。”古梅园代表说,“仅干燥过程就需要六个月以上,然后是四年以上的成熟和干燥期。”

“事实上,干燥时间越长,墨条的品质越好,价格也越高。其中一些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现存最古老的古梅园墨条已有约350年的历史。这些从更昂贵的油(如泡桐、山茶花和芝麻)中提取的烟灰制成的油棒,其成本是油菜籽棒的四倍以上。虽然机器制造的墨条已经充斥着市场,但古梅园对传统方法的坚守而受到了挑剔的客户的欢迎。

(由日本ICHI Inc提供)
(由日本ICHI Inc提供)
(由日本ICHI Inc提供)

“与现代工业产品的制造方式不同,我们的墨条生产不是按顺序生产的。”古梅园说,“每天早上,需要混合的胶、烟灰和水的量会根据温度和湿度而变化。”

泥团被混合并模制成条状之后,干燥过程同样微妙。如果干燥得太快,墨条可能会开裂,因此工匠每天用湿锯齿橡木灰覆盖模制墨条,然后逐渐用干灰代替,持续长达40天,直到墨条失去70%的水分。

模制墨条在锯齿橡木灰中掩埋长达40天,直到失去70%的水分。(由日本ICHI Inc提供)

接下来,工匠们用稻草将墨条绑在一起,并在适度湿度下悬挂在室内晾干约六个月。墨条至少需要四年时间才能完全干燥和成熟。使用者在砚台上用水轻轻研磨成品,成品墨条就变成乌黑的液体墨水。

“虽然化学合成的墨水可以在短时间内大规模生产,颜色均匀,但它缺乏深度和丰富性。”古梅园说,“由更细小的烟灰颗粒制成的墨水具有独特的深黑色,这是化学合成墨水无法复制的。它还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吸收到纸张中,使其具有三维效果。”

墨条至少需要四年时间才能完全干燥和成熟。(由日本ICHI Inc提供)

“有句老话说‘Sumi墨有七种颜色’。”这位代表说,“有一次,一位水墨画家告诉我,当他用古梅园的墨画画时,他可以表达远处的山和他现在所在的地方之间的空气。我相信这就是我们的墨条及其制作的全部意义所在。”

墨条进入日本的第一个记录实例是在日本最古老的文献之一《日本编年史》(The Chronicles of Japan)中。据称公元610年,朝鲜半岛高句丽王国的国王派了两名僧侣带着墨条前往日本。

但即使在《日本编年史》之前,日本人也与中国大陆的隋唐以及朝鲜半岛的几个朝代有过“积极的交流”,古梅园代表说,“我们相信许多具有墨条制作知识的知识分子和工匠在那时已经进入日本……即使它们没有被记录下来。”

“我们最重要的目标是再现17世纪至19世纪江户时代制作的墨条,人们认为当时的制墨工艺已经完善。”

古梅园商店的顾客。它最畅销的五星级墨条是Koukaboku、Shitsuboku、Baikaboku和Shouenboku,它们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许多人的高度评价”。(由日本ICHI Inc提供)

(由日本ICHI Inc提供)

原文:“Traditional Ink That Costs Over $1,000 a Stick and Is Kneaded With Bare Hands Inside a 450-Year-Old Shop: Photos”刊于英文《大纪元时报》网站。

责任编辑:韩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墨除了用来磨成墨汁写字外,还有什么功能吗?它可以赏玩、馈赠、记事、宣教,甚至可以治病!
  • 1月17日,吴克群携全新专辑《人生超幽默》在北京盛大举行发片记者会。他与现场近百家媒体分享了自己在创作音乐时的灵感和写作故事,更为大家带来了新专辑里的第二波主打歌《孤独是会上瘾的》。
  • 古墨的收藏价值越来越高,拍卖市场里的成交价扶摇直上。有套清朝乾隆御制西湖十景集锦墨,二○○八年以四百四十八万元人民币(约合台币二千二百多万元)的高价成交。一些晚清的古墨,也动辄人民币万元以上。纵使赏墨之意不在致富,但看到自己欣赏收集的墨,兼具投资增值效果时,岂不是乐上加乐!
  • 中国三大商帮之一的徽商,为何能从穷乡僻壤走出来,继而富可敌国,兴盛400年?“贾而好儒”是什么意思?
  • 一些名士围绕着“茶”产生许多有趣的文学作品和故事,茶对联是最接近俗民文学的一种。“一碗清茶 解解解元之渴”,这下联如何对呢?
  • 俗话说人生际遇的福份:“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若说好风水能荫命,那么改动风水的后果又如何呢?来看真实的故事。
  • 幽默风趣今人爱,古人也爱。以下是近两千年前的笑话,出于邯郸淳(约132—221,东汉末到三国时代)编辑的《笑林》。古人的笑谈说了些什么?晶莹闪亮的光彩是什么呢?
  • 这是儒家心性修炼之关键处。某种角度讲,这也是孔门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还是布满荆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筝娘十七岁时,已为父亲挣得几万贯家财,可以与乡中的富户匹敌,婚嫁事亦提上了日程。老父考虑到那些大家子弟自家攀附不上,对乡村农家又不愿低就,于是就想出了一个特殊的方式来择婿。就这样,筝娘父亲意外地给她找到了一门“好人家”……。
  • 爱茶的人也爱山水,爱产茶的好山好水,也爱在好山好水间饮茶、吟诗作对,于是就有了“茶亭”的诞生。追问“中国第一茶亭”的历史,可以上达千年前,它有个奇特的名称叫“三癸亭”。“三癸亭”和“茶圣”陆羽有着深切的渊源。陆羽著述了千秋第一茶书《茶经》,而“中国第一茶亭--三癸亭”也是因他而生。“三癸亭”缔造的这一段历史茶话,在中国茶文化中显然是难以磨灭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