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将军系列之二十五

华盛顿将军系列故事:驰骋猎场 马背上的猎狐高手

作者:宋闱闱
华盛顿将军画像(局部图),布面油画,作者John Faed。(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462
【字号】    
   标签: tags: ,

书接上回。哥哥劳伦斯是对华盛顿的生命产生深远影响的人,这对同父异母兄弟的故事,他们彼此的兄弟之义(brotherhood)可谓塑造了美国精神,以至于后世的人们讲起这兄弟俩的故事,都忽略了他们身后影影绰绰的兄弟群。

作为父亲第一任婚姻的长子劳伦斯,是长子继承法的最大受益者,他继承了最多的财富;而第二次婚姻里的长子乔治,在父亲去世后甚至不能在当地的学校读书上学,更别提远渡重洋去欧洲的宗主国求学了。然而,这兄弟俩的相爱,劳伦斯当初一切看似优先的获得,都在他早逝后,成为弟弟乔治的财富。这样的一世兄弟之情,基于小乔治的仁厚善良天性,他的温厚,心灵光明,犹如壁炉里的温暖炉火,成为氛围,是最好的纽带,维护着这关系复杂的一家子——年长的同父异母的兄弟、性情严厉的母亲玛丽,以及幼弱的弟弟妹妹们,使得这一家人始终保持着温情和融洽。

劳伦斯本人是一位有志向的青年,成为弗农山庄(Mount Vernon)的主人后,他很快就开始买周边的地,这些购买记录至今仍留存于世,有据可查。

1739年,劳伦斯加入了州里的民兵团,因为宗主国牵涉到西班牙对西印度群岛的战争,劳伦斯随部队出征,航行到今天南美的古巴、牙买加一带,在1742年回到弗吉尼亚。历练过战争的他,被州长授命,得到了州民兵首领的职位。

前文我们已经介绍过,在1743年夏天,劳伦斯迎娶了拥有宗主国贵族头衔的费尔法克斯(Fairfax)家族的一位小姐。费尔法克斯家是北美殖民地唯一常住居民的英国贵族。他们家族当时在弗吉尼亚的影响力多大呢?拥有五万多英亩的封地。这么说吧,弗农山庄所在的郡,就称为费尔法克斯郡,从1742年沿用至今。

婚后,劳伦斯在岳父的支持下,参选成为州众议院的议员。又和岳父一起创立了俄亥俄公司(Ohio Company),打通门口的波托马克河(Potomac River)通往东部的贸易之路。毫无疑问,劳伦斯是弗吉尼亚州殖民地举足轻重的精英人物。而作为社交界的新贵,劳伦斯一直在建设弗农山庄,使得这所房子的格调,完成了从农舍到贵族庄园的提升。

话说,劳伦斯结婚后,小乔治在弗农山庄进进出出。劳伦斯的岳丈​​费尔法克斯先生,对女婿的这个弟弟十分喜欢,青睐有加。他曾经专门给华盛顿的母亲玛丽写信,赞美她对孩子的教养。因为他已经注意到,小小年纪的乔治,就拥有了管束自我、约束自己的情绪和脾气的能力。

费尔法克斯家族的两位贵族家长,对小乔治青睐有加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在马背上一起驰骋打猎的交情。

来自于大英帝国的贵族,在北美洲自然保持他们的生活传统,而放马狩猎,是英伦贵族必不可少的传统社交内容。在那个骑马赶路的年代,小男孩们大概会自己上马,就学着骑马,驭马了。

麻萨诸塞州波士顿公园的华盛顿将军塑像。(Shutterstock)

对小乔治最早的骑马打猎的记载,是当时年仅11岁或12岁的小乔治,受哥哥劳伦斯的邀请,和费尔法克斯家的男性们一起打猎,猎狐。令所有人跌破眼镜的是,寡言少语,个头还不及马背高的​​小乔治,跨上马,是一个顶级的弹无虚发的猎人!他稳当当地骑在马背上,跑起来风驰电掣,出没在草木山石之间,用猎枪准确地瞄准奔跑中的狐狸,弹无虚发,百发百中。这样的少年猎狐高手,一次就赢得了费尔法克斯家男性们的集体赏识。

大约在乔治14岁左右,他终于得到了一匹自己的小马和一个跟班小黑奴。对于一个男孩来说,拥有一匹马,是一种隆重的仪式,可谓成人礼。终其一生,乔治‧华盛顿都是一个马背上的男人,一个骑士。

他在马背上度过了他一生的岁月,骑马征战,跋山涉水,领导大陆军度过最艰难的独立战争的岁月;从弗农山庄出发,走马上任,成为全票当选的美国第一任总统;退休后回到弗农山庄,他依然保持着一个骑行者的习惯,策马在山水间游走,每天的惯例,他会骑马巡视他的农场产业。如托马斯‧杰弗逊在回忆乔治‧华盛顿时说过的:乔治‧华盛顿是那个时代里最优秀的骑手,马背上最优美矫健的身影。(His person, you know, was fine, his stature exactly what one would wish, his deportment easy, erect and noble; the best horseman of his age, and the most graceful figure that could be seen on horseback.)

战争年代,华盛顿将军和他的马,在行军打仗中,是形影不离的。关于将军的传世画作中,独立战争的战场上,将军骑着白马,号令将士的画面,从来是统一的形象,将军永远是仗剑骑马。而有灵性的白马,保护着将军驰骋于枪林弹雨之中,从所有的危险中脱身。关于将军对白马的爱护,后世甚至有一种传说,将军的马还由主人给它刷牙呢。瞧瞧这待遇!

点阅【华盛顿将军系列】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李乐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儿时的乔治·华盛顿,就显示了他天性的慈悲心肠,身处在复杂关系中,周到地维护着这一大家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联系。
  • 图为美国画家William Trego的油画《进军福吉谷》(The March to Valley Forge)。(公有领域)
    1777年的冬天,华盛顿率领部队来到费城附近的山谷——福吉谷(Valley Forge),以期让军队休养生息,渡过美国东部漫长的寒冬。后来的史书传记都说,这个冬天大陆军处境最为凄惨,日子最不好过。
  • 华盛顿将军与拉法叶特侯爵在福吉谷。(公有领域)
    Valley Forge,在中文一直音译为福吉谷,也有直译为锻造谷,而这两个名字,都蕴含着深刻天意,十分写照现实。1777年冬天的福吉谷,是大陆军的锻造之地,淬火锤炼之地,是绝境中的华盛顿将军在白雪皑皑的森林深处,单膝下跪,独自对天哀鸣祷告的祈祷之地;而1778年初夏,走出锻造谷的大陆军,已然改头换面,焕然一新。当后世的人们回望这场历时八年的独立战争,会油然慨叹:锻造谷,的确是独立革命的聚福之地。
  • 这样的一封信,深深地温暖了将军的心。虽然将军沉静少言,自小就具备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然而,他也是肉身之人,出自于肉体凡胎,只要是人,就会有对于冷暖和伤痛的感知。在内外交困的锻造谷,他对内需要安抚无力举炊的军队,对外需要面对国会和同僚对他百般设限的刁难。
  • 《独立宣言》的作者托马斯·杰弗逊,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智慧的,同时也是最不爱开口说话的那个人,他说出的话多是金句,他是这样表达对法国的情感的——我们美国人都有两个祖国,一个是美国,一个是法国!
  • 被称为“影子女士”(Shadow Woman)的宝琳‧本顿(Pauline Benton),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皮影戏的表演者之一,她在纽约创办了红门剧社,将中国濒临式微的传统皮影戏在美国发扬光大,甚至受邀赴白宫演出。然而在她弥留之际,红门剧社的风光已不如从前,她没有后代,她留下大量的皮影戏遗产何去何从?
  • 1923年,宝琳‧本顿(Pauline Benton)到北京探望在燕京大学任教的姨妈时,被中国古老艺术——皮影戏深深吸引。这位美国女孩终身未嫁,用尽一生的心血投入到皮影戏的创作、演出中,她在纽约创办了红门剧社(Red Gate Shadow Players),甚至在罗斯福总统执政时期受邀赴白宫演出。
  • 近日笔者看到一则新闻: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其多个社交媒体账号,包括暗网账号,用中文普通话、波斯语和朝鲜语公开发布招募中国、伊朗和朝鲜线人的信息,并发布了如何安全联系中情局的说明。中情局副局长科恩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中国有很多人能够获取信息,并且对习近平政权感到不满”,“这些人明白,通过与我们合作,他们可以帮助自己的国家.......”,这段话不禁令人想起了过去在冷战后期的一个经典事件......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 霍尔班以肖像画闻名于后世,但如同所有的文艺复兴画家,霍尔班是以宗教题材开始他的职业生涯的。霍尔班在巴赛尔的主要作品是宗教画,这些早期作品显示出来自丢勒、格吕内瓦尔德和巴尔登格里恩(Hans Baldung Grien)等德国画家的影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