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EQ小学霸的卓越学习法(8)自我调节力

孩子现在需要的是自我调节力
作者: 李林淑 이임숙 译者: 胡椒筒
(图/大树林出版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2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自我调节力是指为了达成目标,自己制定计划,并且能够克服外界的妨碍因素,调节自己的情绪付诸行动的能力。俄罗斯的心理学家李夫.维高斯基认为,自我调节力是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目标且能集中注意力、持续行动的能力。

简而言之,自我调节力就是根据情况调节情绪,适应世界的能力。从小具备自我调节力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也能持续学习和发展。那么具备自我调节力的孩子在4至7岁期间会是什么样子呢?

一个孩子在画画,另一个孩子走过来提议一起玩球。孩子想了想,回答说:“我想先画完画再玩球。你先去玩别的玩具,等我一下好吗?”

这个孩子没有停下画笔,还教朋友先去玩别的玩具等自己,控制了周围的情况。当然,在说出这句话以前,孩子也犹豫了一下。在想要达成画完画的目标以前,出现了妨碍自己的因素,而且这个妨碍因素很诱人,但孩子没有动摇目标。孩子想了想如何可以做到这两件事,既可以完成自己的目标,同时又能和朋友玩球。由此可见,这个孩子具备了控制周围状况的能力。

这个孩子发挥自我调节力的过程如下:
第一,自我调节是设定目标,找出能够实现目标的方法并付之行动。
第二,自我调节是调节情绪,调节情绪与控制想法紧密相连。

由此可见,自我调节力是指调节情绪和想法,进而左右行动,能够在社会状况下调节身心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为了目标延迟满足,即使没有外部因素影响也可以持续行动。自我调节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最终会成为提高认知能力的主要因素,以及影响学业和社交的重要能力。

学者们将“认知调节、情感调节、行动调节、动机调节”定义为构成自我认知能力的四大要素。调节自己的情绪,且在众多的想法中做出明智的选择,与此同时做出正确的行动,并对该行动作出评价。调节对于学习的负面情绪,整理出学习的目的和动机,以及更有效的学习方法,然后以此为基础付出行动。经历这样的过程以后,可以确认:不具备自我调节力的孩子,肯定会在情绪、认知和行动上遇到困难。

4至7岁的孩子开始学习时,比起思考选择什么教具、使用什么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具备自我调节力。

──摘自:《高EQ小学霸的卓越学习法:启蒙4~7岁孩子黄金成长期的75种实践法》大树林出版提供@

责任编辑:黎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父母教导孩子学习需要很多种能力。看似需要很多能力,但其实可以整理出5种核心能力。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父母应该具备的5种能力。
  • 最终,要想解决“如何学习”的问题,父母就要先整理好自己的想法。提示和引导孩子走上自发、主导、有趣和高效的学习之路,正是4至7岁孩子的父母应该扮演的重要角色。
  • 在教育4至7岁的孩子时,有一个绝对不可忽视的重要概念。那就是在教孩子学习时,必须要守护“儿童人权”。
  • 在幼儿教育中,玩游戏被定义为既是“最棒的教育教具”,同时也是“发展心理特征基础的最佳教育方法”。
  •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另一种培养综合知识的最佳方法—阅读。正如前面多次提到的,累积背景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阅读可以帮助我们间接的体验各种故事,并且学习到知识。
  • 注意力是指能够集中精力和做出选择的重要能力,是让孩子集中能量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所须的先决条件,也是学习时有效集中精力所需的认知能力。即使现在孩子的注意力不足,但只要透过适当的认知训练就可以提高,所以无需过于担心。
  • 开始学习的前提条件是注意力。在注意力不足的情况下学习,就好比在用沙子堆城堡。因此在4至7岁期间,比起学习国语、数学和英语,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 社交媒体Instagram上有一段可爱幼儿折叠衣服的视频,不仅收获数千万网友点阅,还引爆一场意想不到的网络激辩。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惊讶地发觉几乎每个在机场跟飞机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虽然我理解带着小孩旅行并在中途长时间的停留期间让他们保持尽兴的困难,但我不禁想,我们通过让他们过度使用屏幕时间,以此可能为孩子们制造了哪些影响深远的问题。
  • 在当今数位时代,无所不在的科技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但也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对这些产品过度依赖甚至上瘾、隐私权被侵犯、记忆力衰退等。现在连育儿专家都大声疾呼,不要让小孩过度沉溺于科技产品,不要让这些产品替你养育小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