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3年11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简惠敏台湾屏东报导)63岁的屏东家扶主任傅敏峯,担任社工至今36年,是台湾儿少保护工作最早期的儿保社工,走过儿少保护工作筚路蓝缕时代,也是儿保社工一人单打独斗救援受虐儿童的时代;25日傅敏峯获卫福部颁湾保护服务工作最高荣誉奖“紫丝带奖”,实至名归。
傅敏峯曾为了救出受虐儿童破门而入,被恐吓、咒骂、泼粪,也成为全台第一个被告的儿保社工。他在没有完整法源及太多资源下,天天为保护儿少努力着,却也常被告到法院、内政部、总统府;还曾被施暴者恐吓“我知道你的车子,我也掌握你和你家人的行踪…”,当时傅敏峯不得不在工作名片上印上另一个名字“傅圣翔”,以保护自己及家人的安全。
傅敏峯表示,1988年家扶基金会开始儿少保护工作时,就想到成立儿保专线以帮助受虐儿童。傅敏峯当时任职于高雄县家扶中心儿保社工,便与高雄县政府共同成立儿童保护专线622-9595(救我救我),成为全国第一支儿保专线,为受虐儿童提供即时的保护,是现在113保护专线前身。
傅敏峯当时负责上百的个案,许多都是严重受虐个案,傅敏峯深感儿童保护工作难靠社工一人完成,于78年在高雄县政府支持下,与高雄县家扶中心一起成立全国第一个“儿保委员会”,组成成员为法官、检察官、律师提供协助指挥警察帮忙处理个案。另有医师及心理师共同组成“玫瑰特攻队”,专为协助精神疾患父母,包含强制就医等协助,受虐儿少才得以被保护,是现行“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促进会”的前身。
1993年傅敏峯升任屏东家扶中心主任,与屏东县政府签署委托儿少保护工作契约,以自身儿保工作经验,传授儿保社工实务技能与知识,如处理无肛门症弃儿,请屏县府提供资源帮助寄养家庭照顾这名特殊孩子;协助儿保社工连结司法、医疗、警政单位,处理因母亲婚外情生下之私生子、被遗弃、后被收养、再被终止收养、而有反社会性人格的个案。
36年来,傅敏峯经历的不只处理个案,还要创意发想儿保宣导内容及活动,更是家扶基金会推动儿童福利法修法的一员。傅敏峯升任主任来到屏东后,成立屏东县儿保委员会、出版儿保专刊、办理儿童少年人权高峰会、儿童人权宣言活动。
傅敏峯说,念大学时,父亲离世,母亲罹患子宫颈癌,母亲的治疗费用成为他大学时相当重的压力,在傅敏峯与念国三的弟弟为父亲服丧期间,弟弟的学校发起募捐活动帮助傅敏峯一家人,傅敏峰说,当他接下数叠百元大钞时,内心大受感动而掉下眼泪,便下定决心未来一定从事助人的工作,就这样一路投入儿少工作至今36年,救援重大儿虐儿童,也写下台湾儿少保护工作初始页。
责任编辑: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