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南院看见 18世纪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

“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展出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册架图”。(故宫南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45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3年10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蔡上海台湾嘉义报导)近年来,韩国流行文化透过影视多媒体的传播,在世界各地掀起波澜,连带也带动探索韩国文化与艺术的风潮。故宫南院艺术10月6日起推出“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以朝鲜与明、清两个帝国使节往来的纪录,开启叙事脉络,通过书画、文献与器物等不同质材展件,呈现18世纪朝鲜王朝(1392—1879)的黄金时期,及其先后与明、清帝国交会的经过。

特展于6日上午由国立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余佩瑾协同借展单位日本大阪东洋陶磁美术馆学艺主任小林仁、学艺员郑银珍,及荷兰国立博物馆研究员Jeroen ter Brugge,国家图书馆曾淑贤馆长,共同为展览揭开序幕。

余佩瑾表示,故宫收藏的文物,涵盖东亚区域与世界往来的轨迹,透过当代策展视角,可以爬梳出东亚地区人们互动的足迹,及其影响文化艺术发展的层面。此次“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交会”,即尝试从东亚地区人们相互认识的历程与记事,传达蔓延异地之间的交会与交融,既有地缘政治的角力与依附关系,也有日常追求小确幸的祝愿与祈福。

“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展出国立故宫博物院馆藏“北洋海岸图”。(故宫南院提供)
“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展出国立故宫博物院馆藏“唐阎立本王会图”卷(局部裁)。(故宫南院提供)

余佩瑾指出,特展共展出132组件展品,半数为本院既有典藏,另一半则向日本大阪东洋陶磁美术馆、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以及国家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等馆所商借他们的重要馆藏,除了藉由更为多样性的展件来说明展览故事外,也展现策展团队现阶段的研究成果。

“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展出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馆藏“训民正音”。(故宫南院提供)
“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展出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安陵新迎图”局部。(故宫南院提供)

策展团队代表朱龙兴副研究员说,展览分成两个单元,“使节游览”单元从文字、历史及地理等面向,以及朝鲜与中国互派使节如董越、朱之蕃及朴趾源等人对出访路线和风土民情的观察与记录,呈现朝鲜文化的独特性;“艺术交会”单元则展示朝鲜与大清帝国的书画、器物及古籍,再以18至19世纪流行两地的长生、博古等题材,引导观众了解两地文化艺术的交会。

“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展出“元 赵孟頫书前后赤壁赋”(局部)。(故宫南院提供)
“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展出“宋贤笺牍 册 宋苏轼致至孝廷平郭君尺牍”。(故宫南院提供)

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交会特展即日起展出至2024年1月1日,展览及活动资讯请上故宫南院或脸书粉丝页查询。◇

“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展出国立故宫博物院馆藏清 宋荦 东坡笠屐图砚。(故宫南院提供)
“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展出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金刚山屏风”。(故宫南院提供)
“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展出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虎鹊图”。(故宫南院提供)
“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展出国立故宫博物院馆藏“元人画虎”。(故宫南院提供)。(公有领域)
“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展出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嵌螺钿龙凤纹衣箱”。(故宫南院提供)
“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展出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馆藏“青花龙纹罐”。(故宫南院提供)
“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展出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葡萄屏风”。(故宫南院提供)
“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展出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册架图”。(故宫南院提供)
“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10月6日上午在故宫南院隆重登场。图为故宫书文处郑永昌科长介绍北洋海岸图。(故宫南院提供)
“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10月6日上午在故宫南院隆重登场。图为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学艺主任小林仁导览展品。(故宫南院提供)
“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10月6日上午在故宫南院3楼图书馆,由国立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余佩瑾(前排左1)协同借展单位日本大阪东洋陶磁美术馆学艺主任小林仁、荷兰国立博物馆研究员Jeroen ter Brugge,以及国家图书馆曾淑贤馆长等人,共同为展览揭开序幕后大合照。(故宫南院提供)

责任编辑:郑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故宫南院“2023夏日亲子艺术月”暨园区水舞艺术展演已于7月1日起同步登场,观众除了可以跟着故宫南院吉祥物哈奴曼一起成为“时空探险家”,探索馆内精彩展览及活动之外,今年夏日户外水舞艺术更是突破传统的点线组合,以多层次云纹展现立体极光效果,为夜间园区带来全新声光飨宴!
  • 疫情趋缓,全球各博物馆无不火力全开,积极吸引观众到访。国立故宫博物院继4月29日宣布,北部院区截至112年4月已破110年全年度参观人数后,23日再宣布,南部院区今年参观也已达50万,南院今年参观人数可望突破百万。
  • 台糖铁道(糖铁)承载着台湾百年历史,为结合糖铁历史文化与在地产业观光,透过五分车延驶工程,由高铁嘉义站经蒜头糖厂连结至故宫南院。交通部铁道局5日表示,嘉义蒜头糖厂五分车延驶至故宫南院工程已部完工,预计将于10月通车。
  • 呼应秋的色彩缤纷,故宫南院“翰墨空间–故宫书画赏析”常设展9月19日起以“色彩魔术师”为题展出30件作品,包括宋代张即之〈上问尊堂太安人尺牍〉、五代南唐巨然〈秋山图〉及元代马琬〈乔岫幽居〉等3件重要古物,展期至12月10日止。
  • 国立故宫博物院南院紧跟全球韩流风潮,今年的亚洲艺术节以“韩国”为主题,于27日夜间盛大开幕。同时,展览举办“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交会”特展,深入浅出地引导民众欣赏韩国传统文化。
  • 古代的风景画或人物画中有建筑物的构图,依赖界尺将建筑物的飞檐、楼阁、楹椽等画得唯肖唯妙,这种有直线的画,称为“界画”。
  • 在台湾近代诗书画艺坛,黄水文一生低调,作无形之画--诗,画有形之诗--画,在诗书画中自得其乐。他的画作存留甚少,但在精不在多,得到典藏,也曾作为邮票之画发行;他的诗句得到故乡诸罗山水共鸣,常被桃城(嘉义)后人选来吟唱;他的书法以隐名的姿态留存于嘉义市中山公园尊师亭。综观其人一生平凡中有不凡。
  • 夜曲Nocturne这个名词来源于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钢琴演奏的一种浪漫情怀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声乐曲或是器乐曲),以及多乐章组曲的“嬉游曲”(divertimento,器乐曲)是相同的风格,都是适合夜晚以及户外演奏的曲风。
  • 台湾美术界在1950后期到1970前期爆发传统国画与本土胶彩画路线之争,黄水文不愿卷入争议, 从1960年至1980年二十年间退出省美展,因此在全台逐渐失去知名度。在1960年至1970年的十年间,他开始将水墨融入胶彩画中。他的书迹留在嘉义公园尊师亭上依然可见。
  • 台湾近代艺术家黄水文(1914–2010年)诗书画三绝,但少为人知。他的处世为人自然质朴有如隐士,从不出画册,也未收徒,服务于嘉义县中32年当美术教员,作品极少面世。近日(2025.1)《嘉义市文献》第26期,刊登黄健次先生历经几年精心整理所撰〈黄水文诗书画补遗〉,填补了台湾近代艺术史的一块空白,本刊有幸取得黄健次先生所撰简要版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