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复活 南宋人徐三:冥府当狱卒

文/德惠
敦煌10世纪彩绘经卷《地狱十王经》
徐三看见有位主事者端坐在桌子后方,座位前,各种衙役来来往往,公务很繁忙的样子。图为敦煌10世纪彩绘经卷《地狱十王经》(局部),描绘亡魂过第一殿——秦广王殿,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22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南宋时,湖州乌程县(今湖州市吴兴区)浔溪村(今南浔古镇)有个村民叫徐三。高宗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夏历七月,一天,徐三突然死亡,经过了四天,徐三又活了过来。后来,徐三向人讲述他在阴间的经历。

原来,徐三死去后,被阴间衙役追捕,魂魄被抓到了冥府。这时,徐三看见有位主事者端坐在桌子后方,座位前,各种衙役来来往往,公务很繁忙的样子。

不一会,他被带上前去,接受审问生平的善恶事迹后,接着有人就给了他一支铁棰,令他留在阴间当狱卒。徐三的职责是:手持铁棰站在冥府大殿下,凡有恶人被带到大殿接受审判,恶人的姓名被读到时,他与其他狱卒就要一起上前,准备行刑。等到判官逐一读出恶人生前的罪过与恶行后,再命令他们这些狱卒用铁棰击打恶人。

恶人往往被打得很惨。狱卒手持铁棰一打,恶人就会流血。当恶人被打得血肉模糊不成人形时,冥官用水一喷,恶人又恢复了原样,然后继续受刑,周而复始,直到冥官喊停为止。徐三回忆道,在这段阴间的狱卒生活里,经历了多次行刑。

有一次,徐三趁着空闲,在冥府里游荡。不久,他来到了一处写着“判官院”的房间前。徐三往里一看,里面有休息用的帏帐、桌子和茶几等家具,似乎是供判官们休息的地方。

这时,徐三再仔细一看,房间里的人,正是他从前在人间的雇主王蕴。王蕴生前是监税官,死后在这里又当了判官。

王蕴认出了徐三,并问徐三为何来到阴间。徐三说了始末,并说自己想念人间,很希望还阳。王蕴答应帮忙询查,接着就带着徐三来到了一处官府,让他坐门外等候。过了一会儿,王蕴出来对徐三说:“你本不该来此,现在可以复生回人间了。”接着,王蕴写了批准还阳的文牒,交给徐三,要他拿着文牒赶快还阳。

王蕴还对徐三说:“我在这里当判官,过得还不错,就是缺少冥币和纸、笔,你回去后告诉我的家人,赶快烧冥币百万、二百张纸、二十枝笔给我。”王蕴还叮嘱徐三,阳间的人烧冥币时不谨慎,烧过来很多都是残破、散乱的,阴间用起来很麻烦,最好用帕子包好再焚烧,千万不要忘了。说完后,王蕴还把自己的发梳系在徐三左臂上,说:“为让我家人相信,这个发梳是我的陪葬物,给你做个见证。”

徐三流着泪对王蕴表示感谢后,就拿着文牒兴高采烈地踏上了还阳之路。半路上多次遇见鬼神阻挡,徐三拿出文牒,鬼神一看就放行了。后来,徐三爬上一座山,从山上摔了下来,魂魄就回到肉身了,也就还阳复活了。家人一看徐三复活,大为震惊。

徐三刚还阳,身体还有点虚弱,准备休息一两天,有空闲了再出门到王蕴家传话。结果,还没来得及去王蕴家,徐三又死了过去。第二天,王蕴家来人责问:“昨天夜里,我们家里人梦见王蕴了,梦中王蕴指责徐三还阳了也不来家里说一声,把他的话带到,害得王蕴不得不托梦给家人。”

这次徐三死了三天后,又复活了。徐三苏醒后说:“我被那边的某某神给留住了,让我参加划船竞渡的游戏。”此时大家看徐三左臂上确实系着那发梳,绳结上的封识都还在。

七年后,徐三到秀州魏塘(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魏塘镇),为当地的方家当雇工,种田谋生。又过了七年,徐三因拖欠了租谷无法偿还,准备跑回老家躲债。没想到,乘船过太湖时,出了事故,徐三全家都淹死了。

徐三的经历是《夷坚志》作者洪迈的弟弟洪景裴说的。洪景裴是方家的女婿。@*

资料来源:《夷坚志 夷坚乙志‧卷二十‧徐三为冥卒》

转载自正见网。(原标题:“元神不灭:南宋人徐三曾当冥府狱卒”,文章稍有删改)

责任编辑:王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的精神、人的灵魂不死,因果不灭,欠债要还,杀人偿命。作恶就成了不好的命的因…南宋王淮之死后复生告解。他向来崇尚儒家学说,不相信佛教,常说精神与肉体一样都会死灭,哪有灵魂能够再世的道理呢?他死的时候,不久竟然又活过来告诉友人要相信精神确实是不会死灭的…
  • 大陆四川省一位罹患癌症的七旬老人,最近病重“离世”,家人将他入殓,谁料在准备丧礼期间,老人竟从棺材中奇迹复活,吓坏了作法的道士。更令人惊讶的是,老人还讲述了他“死后”灵魂出窍的离奇经历。
  • 笔者在几个月前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人死去百年竟能复活》一文中,曾列举了若干人死后相隔数日“还阳”或者死后数十年、上百年后复活的例子。虽然在当下的许多人看来,这犹如天方夜谭、难以置信,但这就是真实存在的。而一些古籍记载的例子也告诉了我们:人死而复活也是有原因的。
  • 清朝江苏溧阳县县衙中,有一名掌管刑事诉讼的书吏,姓焦。他为人正直,常常为众人排忧解难,因此为乡人所尊敬。他邻居家的儿子,年龄不到十八岁,但却好勇斗狠,焦某少不得为他调解事端,是故邻家子对他十分感激。
  • 更多证据显现,灵魂真的存在,拥有多世记忆!前世残酷折磨囚犯,泰国医院院长怎样才能还清罪业?《未解之谜》
  • 害了人命,自然是要偿还的,自古都是如此,即便阳间法律无法审判,上天也绝不饶过,无论时间长短。有的是当世遭索命,有的是隔世被索命,以下三个发生在清朝的神异故事就在告诉世人:无论何时害了人命都难逃报应的。
  • 古今中外,在剧火的大灾难发生时,谁能让“神出手”得到奇迹福祐呢? 本文这些真人实事给了我们参考的好指引!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善有善报,可能是事后报,也可能是立即就报!报应不爽呀!
  • 清朝撰写《劝戒录》的梁恭辰的父亲曾担任江苏布政使,与苏州江铁君是以诗文相交的朋友。江铁君曾出家为僧,后又还俗,回归儒学,不过他应该还是相信因果报应的。他曾讲了这样几件离奇之事。
  • 常人中有“好人没好报”这样的说法,意思是有些人做了善事,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善报,甚至还遭遇不好之事,因此感觉老天不公,甚至抱怨老天。殊不知天理衡量着一切,祸福早已注定,好人遇到的坏事,恰恰是老天在帮你消减之前的罪业,以让你在消减完罪业后,来世得福报。清朝梁恭辰编撰的《劝戒录》中记述了两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 清朝安徽商人汪某,在浙江一带从事盐业生意。他性格素来豪爽,虽每日与钱打交道,却并无利欲之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