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开发mRNA技术 美2生医学者获诺奖

2023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揭晓,由匈牙利裔美籍生技科学家卡里科(左)及美国医学家魏斯曼(右)共同获奖。(Jonathan Nackstrand/AFP)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大纪元2023年10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高李依、许嘉麟台湾报导)2023年诺贝尔医学奖10月2日揭晓,由匈牙利裔美籍生技科学家卡里科(Katalin Kariko)及美国医学家魏斯曼(Drew Weissman)共享殊荣,两人都是2022年唐奖得主。

今年首个诺贝尔奖项医学奖2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公布,接着将于3日颁发物理奖,4日揭晓化学奖,5日公布文学奖。深受瞩目的和平奖是唯一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颁发的奖项,将于6日揭晓,经济学奖则于9日公布。

中研院生医转译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兼主任吴汉忠指出,由于两位得奖者开发mRNA技术在生医领域的应用,也催生针对COVID-19的mRNA疫苗,让世界得以迅速应对疫情来袭;mRNA技术也可应用在个人化的癌症疫苗、细胞疗法、基因疗法等,同时mRNA也具有快速制造的优势。

中研院生医转译研究中心研究员陶秘华表示,以往制造疫苗都是用较旧的方法,DNA产生RNA,RNA再产生蛋白质,直接把mRNA打入人体,就可以使人体有效产生所需的蛋白质。陶秘华指出,但是mRNA若没经过修饰,打入人体就会引发免疫反应,具有风险。本届得奖者将mRNA修饰,使疫苗进入人体不会被免疫系统辨识,成功于人体内对抗病毒。

另外,吴汉忠补充,mRNA未经修饰进入人体,可能会被降解、破坏掉,此前有一位学者库利斯(Pieter Cullis)开发了脂质奈米颗粒系统,用以传送mRNA疫苗,避免mRNA遭到破坏,可说是疫苗成功的关键之一,却遗憾没有得到诺贝尔奖。陶秘华则表示,三位科学家的贡献对完成mRNA疫苗技术都缺一不可,但诺贝尔奖的给奖标准不完全是应用价值,科学创新也是很重要的考量。◇

责任编辑:陈玟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