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式建筑之父:圣但尼修道院长叙热

1144年6月11日,法国国王路易七世(King Louis VII)和王后埃莉诺(Queen Eleanor)率领数十位主教、修道院院长等人,出巡至重新装修完成的老教堂圣但尼修道院(Abbey of Saint-Denis)。现场有数百名神职人员、修道士,以及大规模的信众参与。圣但尼教堂整修耗时三年,如今已准备好再次提供祝圣仪式(Consecration)(注)。
圣但尼修道院位于巴黎近郊,是法国最早、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修道院。圣但尼(St. Denis)是位早期的基督教殉道者,他在修道院附近遇害,于是成为法国的守护圣徒(patron saint of France)。圣但尼修道院与法国王室之间关系紧密。殉道者圣但尼和历届法国国王都安葬于此。
圣但尼教堂也象征君主制对天主教的忠诚。修道院的重建,有强化法国各地宗教活动,以及提升王室威权的功用:管控半独立、甚至无法无天的暴力贵族。修建宏伟的新教堂,彰显修道士的精神承诺,同时也象征君主制的财富和权力。

原创的教堂建筑来自策画者修道院院长叙热(Abbot Suger)。他的拉丁文著作《圣但尼教堂祝圣书》(Book of the Consecration of the Church of Saint Denis)揭示他对修筑教堂的理解和承诺,也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理论著作。

崭新设计的时代
以圣但尼教堂来看,叙热仔细整合法国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元素,创造出一种备受瞩目的新式建筑──哥德式(Gothic)。勃艮第建筑(Burgundy’s architecture)使用典型的尖拱,能设计出挑高的天花板。诺曼(罗马风)建筑经常使用肋架拱顶(rib vaulting),以相互交错的拱架来支撑天花板重量,受力明确并将压力移转到少量的应力点。肋拱用轻薄石块建造,使得肋拱能减轻天花板的重量。此外,由于无需太多大型柱子作支撑,更大面积的窗户也能派上用场。
结合“肋架拱顶”和“尖形拱门”,叙热彻底改变了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创造出室内空间更挑高,允许更多光线进入的美学。开阔的室内空间可营造出明亮、色彩丰富的氛围。
光线和色彩是叙热设计的核心,但同时也构成建筑观点的重大争议:哥德式是从罗马式(Romanesque)演变而来,还是其实是推翻罗马式而成?答案是,两者兼备。哥德式的建筑造型,确实是以罗马式和勃艮第式建筑为基础。然而,他们又以罗马式地方传统元素,结合充满色彩活力的地中海区域建筑,进而创造出一种“反罗马式”(anti-Romanesque)的美学。先不论“反罗马式”这个称谓是否恰当,“罗马式”建筑其实也只有部分受罗马传统的影响。
叙热打造的圣但尼教堂,令当时的人非常感兴趣。虽然叙热这号人物在现今不太有名,但他却是当时欧洲伟大的博学家,也是欧洲著名人物。圣但尼教堂诸多象征意义,都反映出叙热自己的人生与成就。

偶然成为学者
叙热出生在贫穷的家庭,10岁就成为圣但尼修道院的奉献者(Oblate)。奉献者是9─12岁的儿童,由父母委托本笃会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照顾。13岁过后,他们可以选择出家成为修道士,或回归平凡生活。在此之前,他们都在为出家做前置准备。
对经济有困难的父母来说,让孩子成为奉献者很具吸引力,因为孩子将获得生活中所有的必需品。这在当时的农业社会来说,其实比一般人的收入更有保障,接受教育机会也比一般人多。
修道院和主教座堂学校是当时欧洲的学习中心。修道士和主教座堂神职人员教士(Canon)获优秀奖学金者占大多数。在印刷出版以前的年代,他们都以手写抄书记录。这些神职人员在重要的学校办学和任教,为日后第一所大学奠定基础。国王、贵族、教宗和主教等也经常从修道士和教士中遴选出法律、政治、宗教等顾问与官员。

叙热在学业上表现出色,更在同学中结交了一位重要的朋友;他是后来的国王路易六世(King Louis VI)。 国王和王子总在寻找有才华的人来为他们提供建议和协助。不仅如此,顾问和助手还需与国王建立真诚的友谊。叙热身兼国王路易六世和七世的朋友和顾问,迅速跃升为掌管文化、知识、政治、宗教生活等的最高顾问。

修道院长、建筑师、历史学家
叙热广泛的成就足以证明他是一位奇才。他除了是当时伟大的历史学家以外,还是政治家。他不但改善司法制度,促进农业、商业发展,而且团结国家反抗外敌入侵,更使叛乱和动荡的贵族受到管控。此外,身为院长,他让修道士的生活充满活力。叙热拥有众多盟友和崇拜者,包括格莱福的圣伯尔纳铎(St. Bernard of Clairvaux)。圣伯尔纳铎是天主教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修道士、思想家、传教士。 第一次的拉特兰会议(Lateran Council)期间,叙热成为教宗加理多二世(Pope Callistus II)的知心好友。拉特兰会议汇集来自世界各地资深天主教神职人员。
叙热在建筑上的影响最为深远。圣但尼修道院很快就树立建筑标准,启发大多数中世纪法国和英国宏伟的主教座堂和教堂设计。关于叙热描写的建筑纪录,更成为影响中世纪建筑理论的主要根据。巴黎圣母院(The Notre Dame Cathedral)的完工,可谓将圣但尼修道院的完美发挥到极致。
圣但尼修道院在法国大革命时遭到破坏,到了19世纪的“哥德复兴式”(Gothic Revival)期间重新修复。时至今日,圣但尼修道院已存在近九个世纪,却与叙热当时所在年代没有产生太大变化。1966年,教宗保罗六世创建新的圣但尼教区(Diocese of St. Denis)时,将圣但尼教堂列入具重要影响力的主教座堂名单上。可说是对历史上重要的建筑杰作献上一份敬意。
注释:
祝圣,基督教神学术语,是一种宗教仪式。例如在授与圣职时(如任命主教)会进行祝圣仪式。
原文:The Father of Gothic Architecture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詹姆斯‧巴雷塞尔(James Baresel)是一位自由撰稿人,包括:美术鉴赏家(Fine Art Connoisseur)、军事史(Military History)、克莱蒙特书评(Claremont Review of Books)和新东欧(New Eastern Europe)等多种期刊。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