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足球分析预测
【救世古鉴】

传说逢此凶相必遭死劫 他们为何不挂心?

作者:怀忍忍
font print 人气: 2199
【字号】    
   标签: tags: , , ,

孙叔敖、庾亮和吕洞宾这些史上的隐士名士身上都有些富含深意的故事流传下来。他们如何应对凶灾呢?吕洞宾为何不要“点金术”呢?他们对应外界事物的“存心”不同于一般人……

小小孙叔敖如何应对死亡的忧惧?

孙叔敖是春秋时代楚国人,他很有才学,但隐居不做官。楚国相国虞丘把他推荐给楚庄王,请楚王聘用孙叔敖代自己为相。

孙叔敖担任楚国相国后,以教化的方法引导人民向善,三个月使得楚国大治,国风纯朴,“吏无奸邪,盗贼不起”,民生乐利。然而,孙叔敖对相国之位并不眷恋,也不在意当不当官,在他一生中,三得相位而不喜,三去相位而不悔,得失拘绊不了他。 从他小时候的一件事,就得以看到他这种无私的胸怀。

孙叔敖小时候外出游玩时,在路上遇到一条两头蛇。回家后他对母亲说:“人家都说见到两头蛇必死,儿今天在路上见到了一条两头蛇,不多久就要死了!”

母亲问他:“蛇现在哪里呢?”
孙叔敖答道:“儿恐怕别的人又见到那条两头蛇,所以就杀了它并且把它掩埋了!”

母亲欣然地对他说:“你不会就这样死了!我听说有阴德的人,必有阳报;有德胜百殃,怀仁除百祸。”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孙叔敖果然无恙。孙叔敖品行端正,恭敬节俭又有满腹才学,后来由于楚国相国虞丘的大力推荐而当上了楚国的令尹,也就是相国、宰相。

一般人突然遇到蛇的时候,为自己的生死忧虑惧怕都来不及了,孙叔敖竟然能够在自己的生死劫难中想到别人,为他人着想,这样的心地,岂止为他得来相国的职位,他治理国政的功业更是了不得。

晋朝大将军庾亮如何效法孙叔敖?

东晋一朝的大将军庾亮,有“玉树临风”的美誉。他光明磊落,才识极佳,气宇非凡,风度翩翩,自幼就博得美名。十六岁时,就被东海王司马越(八王之乱的最后胜利者)征召为官,但他不就。庾亮跟随会稽太守的父亲庾琛留守会稽,当时人都忌惮他的威严,而不敢造次。一个十六岁的青少年竟然而有这样的威力,奇才之名不胫而走。

庾亮学习古人典籍时,受到孙叔敖的纯真至善感召,也培养善心善行,效法孙叔敖,而有不俗的表现。

庾亮所乘的一匹马,脸上的白额一直延伸到马口,那是一种被称为“的卢”的凶马。相马经书里说“的卢”妨主,也就是会给主人带来不幸,会给遭来杀身之祸,地位低的人有“的卢”就会客死他乡。

有人告诉庾亮快把“的卢”马给卖了。

庾亮答道:“把它卖了,必然要有买它的人。我怎能把自己的不安转移到他人身上呢?古时候,孙叔敖埋两头蛇以免后人看到而遭殃,传为千古美谈;我效法他,不也就通达生命的道理了?”

庾亮留下了“的卢”马,后来他成为晋朝的大将军。

吕洞宾为何不要点金术?

在华山中,追求修仙之道的吕纯阳(洞宾)遇到得道仙人钟离权。钟离权看吕洞宾是个修仙之才,一面教他修炼之道,一面试一试他的道心。

钟离权传授给他金丹之术,告诉他这丹术可以点铁为金,用来济世。
纯阳问道:“这点铁而成的金子,最终会不会变回本样?”

钟离权答道:“过了五百年后,会恢复本来的性质。”
纯阳说:“如此则会害了五百年后得到这金子的人,使他受到损失,我不愿这样作。”

钟离权听后,说道:“修仙要积三千功德善行才能成就。凭着你这一言,三千功德善行都完满了!”

@*#
资料来源:《德育古鉴》《晋书》《史记》

─点阅【救世古鉴】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赏赐有礼—清代文献中的天子礼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 年少时看过一副对联,一下就记住了。对联说:“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而这下联就出自于《论语》本章。不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九个字,仔细琢磨,内涵极深,令人感慨。
  • 一只巨型鸽子雕塑去年10月起现身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High Line),约16英尺(4.9米)高。创作这件艺术品的艺术家Iván Argote认为鸽子是纽约的标志动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鸽子其实是多年前从欧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也从另一角度讲述了纽约的移民历史。无处不在的鸽子,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
  • 事实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门教人“三达德”,要“智、仁、勇”并修。故而,此处应将仁知贯穿、融合理解。
  • 可以说,尧、舜禹、汤、所形成的伦理与政治传统,是孔子“仁”的历史源头。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继承、弘扬、创制的礼乐文化,则是孔子“仁学”的直接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