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王元甫医师专栏】中医治咳嗽

人气: 11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2年09月11日讯】咳嗽是门诊常见的问题,有些病人整夜咳不停,不能入眠;有些人咳嗽很用力,形容肺都要咳出来了。尤其,现在疫情大流行,感染初期就会有发烧、咳嗽,烧退了还有长新冠(Long COVID)慢性咳嗽的问题。

台湾卫生福利部施行公费“台湾清冠一号”(黄芩、鱼腥草、北板蓝根、栝蒌实、荆芥、薄荷、桑叶、厚朴、炙甘草、防风)治疗COVID-19,这使得古老中医的智慧得到政府的重视与肯定。“台湾清冠一号”系以明代张时彻所辑《摄生众妙方》之“荆防败毒散”为基础方,加减化裁而成。

咳嗽西医分为急性咳嗽与慢性咳嗽,慢性咳嗽是咳嗽超过8星期。急性咳嗽原因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气胸、肺栓塞、异物吸入等。慢性咳嗽见于气喘、慢性鼻窦炎、慢性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心脏衰竭、胃食道逆流、药物等。

咳嗽中医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类似西医讲的急性咳嗽,是由外感风寒、风热、风燥之邪所引起。内伤咳嗽类似西医讲的慢性咳嗽,因为肺脏已有病变,加上内生病理因素,例如痰、饮、火,所引发的咳嗽,中医的肺包括西医整个呼吸系统(从鼻腔至肺)。咳嗽的病位在肺,中医肺的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因为病邪引起肺气不清,因此肺失宣发肃降,使得肺气上逆,而咳嗽。

《黄帝内经》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嗽的病位虽在肺,其他脏腑功能失调也会影响到肺,引起咳嗽,但都要通过肺,例如心脏衰竭的病位本在心,引起咳嗽;胃食道逆流的病位本在脾胃,引起咳嗽;肾衰竭的病位本在肾,引起咳嗽。

西医治疗咳嗽,给与化痰药、止咳药,有细菌感染给抗生素,都用“标准疗程”,病人的用药及治疗大同小异,不会考虑病人的体质。中医治疗咳嗽,要“辨证论治”,要先分清病人的“证”,也就是体质与病况,分清寒热与虚实。治疗方法,寒证用温寒的方法,热证用清热的方法,虚证用补虚的方法,实证用泻实的方法。

中医“辨证论治”是非常合逻辑的治疗方法;因为人的体质有不同,有些人怕冷,有些人怕热,有些人身体虚弱,有些人身体壮实,这些特质可能存在人体染色体基因中。现在西医讲“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就是作基因的检测,根据染色体基因的不同,更精准的对症下药,这跟中医治疗,对“证”下药的观念不谋而合,不过中医的观念已有二千多年历史。

(一)外感咳嗽

外感咳嗽因为外感之邪所引起,根据病邪特性分为:风寒袭肺(风寒咳嗽)、风热犯肺(风热咳嗽)、风燥伤肺(风燥咳嗽)。病人有外感症状(表证):恶寒、或发热、头痛、身体酸痛等,咳痰的颜色是最主要的判断标准,咳痰稀薄色白是风寒袭肺,咳痰黄或稠黏是风热犯肺,咳无痰或痰少是风燥伤肺。外感咳嗽因为邪气壅肺,治疗原则是发散外邪、宣降肺气,依据外邪风寒、风热、风燥的属性不同,分别采用疏风散寒、疏风清热、疏风润燥治疗。

(1)风寒袭肺(风寒咳嗽)

因为外感风寒之邪,肺失宣发肃降,而引起咳嗽。症状:咳嗽痰白稀薄,常伴喉痒、鼻塞、流清涕、头痛、身体酸痛、恶寒发热等表寒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法用发散风寒,宣肺止咳。使用方剂:表实证(无汗)用麻黄汤,表虚证(有汗)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使用麻黄汤应该遵从东汉大医家张仲景《伤寒论》,中病即止,不可过量。

(2)风热犯肺(风热咳嗽)

因为外感风热之邪,肺失宣发肃降,而引起咳嗽。症状有咳嗽痰黄或稠黏、咽痛,常伴恶风发热、头痛、身体酸痛、口渴等表热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法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使用方剂:轻症用桑菊饮、银翘散,重症用麻杏石甘汤。

此次流行的COVID-19有发烧,咽痛,咳嗽,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以中医来看,是风热病邪所引起,属于温病的“风温”。清代温病大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对“风温”各阶段有相应的治疗方法。风温初期风热犯肺,相当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阶段,使用银翘散或桑菊饮。热邪壅肺,相当西医的肺炎阶段,使用麻杏甘石汤。肺胃热炽,相当西医的败血症阶段,使用白虎汤。肺胃热炽,津气两伤,相当西医的败血症低血压阶段,使用白虎加人参汤。虚脱亡阳,相当西医的败血性休克阶段,使用生脉散加参附汤。

(3)风燥伤肺(风燥咳嗽)

因为外感风燥之邪,肺失宣发肃降,而引起咳嗽。症状有咳嗽、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常伴鼻塞、头痛、发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使用方剂:桑杏汤。

(二)内伤咳嗽

中医治疗内伤咳嗽有优势,可以补养虚证,改善病人的体质,这是西医没有的观念。

内伤咳嗽多属本虚标实,就是肺脏本身已有病变(肺气虚、肺阳虚、肺阴虚),加上内生的病邪(病理因素),例如痰、饮、火,所引发的咳嗽,所以治法以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正虚则需益气、温阳、养阴,祛邪则采用祛痰、化饮、清火。

肺气虚病人容易神疲倦怠,使用六君子汤或补肺汤。肺阳虚病人容易畏寒肢冷,使用甘草干姜汤合四君子汤。肺阴虚病人容易咽干口燥、五心烦热,使用百合固金汤或沙参麦冬汤。祛痰湿使用二陈汤,温寒饮使用苓桂术甘汤或小青龙汤,清痰火使用清金化痰汤或麻杏石甘汤。

慢性咳嗽 需要先排除肺癌

慢性咳嗽需要做X光检查来诊断原因,甚至需要做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检查,因为有可能是肺癌。所以慢性咳嗽不能从开始就一直服用中药,到后来才发现是肺癌,那就为时已晚。◇

责任编辑:李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