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最杰出雕塑家:托瓦尔森

看托瓦尔森如何让古典艺术再次伟大
(Lorraine Ferrier撰文/吴约翰编译)
托瓦尔森作品《垂死的狮子》或称《琉森的狮子》(Dying Lion or The Lucerne Lion),1819年创作。石膏铸造;2英尺9英寸×5英尺3 1/4英寸。丹麦哥本哈根托瓦尔森博物馆。(Jakob Faurvig/托瓦尔森博物馆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436
【字号】    
   标签: tags: , , ,

若要列举世界上三位最伟大的雕塑家,首先印入脑海中的可能就是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多那太罗(Donatello)和吉安‧洛伦佐‧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但你知道贝特尔‧托瓦尔森(Bertel Thorvaldsen)这位雕塑家吗?托瓦尔森相信,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唯一的途径就是遵循古典艺术。于是,他成为当代最优秀的新古典主义雕塑家。

即便公认最杰出的新古典主义雕塑家安东尼奥‧卡诺瓦(Antonio Canova)也赞赏过托瓦尔森的作品。

当时两人都在罗马工作。18世纪下半叶,原本重视华丽夸张的洛可可风正逐渐式微。艺术家开始借鉴古代的原则来指导艺术创作,于是发展出一种新式风格。艺术变得简单而精炼,结合理想的人物和内敛的表达方式创造出一种谐和的效果,吸引了知识分子。古典雕塑通常以裸体表现出英雄、神灵或半神人物。这种风格有时称为“英雄气质裸体”( heroic nudity)或“理想形象裸体”(ideal nudity)。

贝特尔‧托瓦尔森(Bertel Thorvaldsen)作品《希望女神》(Goddess of Hope),1817年创作。石膏铸造;5英尺3 1/4英寸。丹麦哥本哈根托瓦尔森博物馆(Thorvaldsens Museum, Copenhagen, Denmark)。(Jakob Faurvig/托瓦尔森博物馆提供)

托瓦尔森最早从他丹麦的老师认识到罗马古典主义,包括雕塑家约翰尼斯‧魏德维尔特(Johannes Wiedewelt)和哥本哈根丹麦王家美术学院(The Royal Danish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Copenhagen)的画家尼古拉‧阿比尔德加德(Nicolai Abildgaard)。托瓦尔森优异的绘画天赋,使他在11岁时便获准进入美术学院接受训练。

托瓦尔森从小跟着父亲(艺术家兼木雕师)制作船饰长大。在美术学院学习期间,托瓦尔森仍持续在船坞帮父亲工作。

托瓦尔森的老师阿比尔德加德主导阿马林堡宫(Amalienborg)里的莱维佐宫殿(Levetzau’s Palace),现称克里斯蒂安八世宫殿(Christian VIII’s Palace)的装饰艺术,他让托瓦尔森负责雕塑部分。托瓦尔森在宫殿里制作了他的第一座全身雕像。分别是两个希腊缪斯女神:“尤特比”(Euterpe)(掌管音乐及抒情诗的女神)和“特普希克瑞”(Terpsichore)(掌管舞蹈的缪斯女神。)。

托瓦尔森为包括首相在内的丹麦政要,绘制许多肖像和肖像纪念章。1796年8月,他因为作品《圣彼得治愈跛脚游民》(St. Peter Healing a Crippled Beggar )而赢得金奖,并获王家奖学金前往罗马进修。

置身罗马的信仰与希望

托瓦尔森在罗马表现出色。他认识了教他古典艺术的丹麦考古学家乔治‧佐加(Georg Zoega),丹麦裔德国画家阿斯穆斯‧雅各布‧卡斯滕斯(Asmus Jacob Carstens),以及持续影响他作品的奥地利画家约瑟夫‧安东‧科赫(Joseph Anton Koch)。托瓦尔森的知名雕塑《杰森与金羊毛》(Jason With the Golden Fleece),其灵感源于卡斯滕斯作品中的一个主题。另外,托瓦尔森也受到希腊雕塑家利奥卡雷斯(Leochares)有关古罗马时代的作品《观景殿的阿波罗》(Apollo Belvedere)和古希腊艺术家波留克列特斯(Polykleitos)的作品《持矛者》(Doryphoros)等的影响。

托瓦尔森以石膏制作他著名的雕像《杰森》。18世纪后期的雕刻家会预先制作石膏模型。这种作法最初由意大利雕塑家安东尼奥卡诺瓦(Canova)引进,而托瓦尔森将之发扬光大。制作石膏模型让雕塑家可以尽情发挥创意,尤其是雕刻昂贵的青铜和大理石之时,可以不受限于赞助人的要求。

据托瓦尔森博物馆(Thorvaldsens Museum)称,大部分托瓦尔森的作品都有发人省思,向内自省的意涵。但是,他这件早期罗马的作品希腊神话王子杰森却有所不同。这座雕像呈现出杰森的决心,是一件比较主动且外放的作品,让观赏者犹如身历其境。

贝特尔‧托瓦尔森(Bertel Thorvaldsen)作品《杰森与金羊毛》(Jason With the Golden Fleece),1803─1828年创作。大理石(托马斯‧霍普委托制作);8英尺。丹麦哥本哈根托瓦尔森博物馆。(Jakob Faurvig/托瓦尔森博物馆提供)

杰森头上系着束带(strophium)以便收整他的卷发,这般打扮在传统上象征神或王的地位。外观上,除了杰森的左臂靠拢自己,并披挂着金色羊毛皮而有所不同外,他的上半身姿态与《观景殿的阿波罗》几乎相似。托瓦尔森以反向姿势描绘杰森,平衡大部分重量在一条腿上,推测他模仿了《持矛者》的站姿。而另一个相似处,《持矛者》原本是左手握着矛高度过肩,而杰森系由右手持矛。

托瓦尔森描绘杰森回家时的情景。他历经艰辛,克服重重挑战,与巨龙搏斗,并获得金羊毛归来。杰森带着战利品羊毛返家,重拾父亲被叔叔夺走的王位。金羊毛据说能保佑国家富庶丰饶。

托瓦尔德·詹森(Thorvald Jensen)作品《托马斯·霍普至托瓦尔森工作室购买雕像“杰森与金羊毛”》,1872年创作,石版画;19 3/4英寸×14 3/8英寸。丹麦哥本哈根托瓦尔森博物馆。(Helle Nanny Brendstrup/托瓦尔森博物馆提供)

雕像《杰森和金羊毛》让托瓦尔森的声名大噪,如果没有这件作品,托瓦尔森可能会更早就离开罗马返家。1803年,托瓦尔森正准备启程返家,因为他的奖学金已经用完,而且作品又销量不佳。幸亏富有的英国艺术买家托马斯‧霍普(Thomas Hope)委托他制作大理石雕像。一幅艺术家托瓦尔德‧詹森(Thorvald Jensen)的石版画作,呈现出托瓦尔森闷闷不乐地坐在工作室里,身后是他创作的《杰森和金羊毛》雕塑;他不知道穿着斗篷的托马斯‧霍普正走进门,准备委托他制作艺术品。霍普的名声给托瓦尔森带来了成功,也让他继续在罗马待了40年之久。

托瓦尔森作品《垂死的狮子》或称《琉森的狮子》(Dying Lion or The Lucerne Lion),1819年创作。石膏铸造;2英尺9英寸×5英尺3 1/4英寸。丹麦哥本哈根托瓦尔森博物馆。(Jakob Faurvig/托瓦尔森博物馆提供)

托瓦尔森最吸引人的艺术品委托是位于瑞士琉森(Lucerne in Switzerland)的《垂死狮子》纪念碑,雕刻在悬崖上,用于纪念法国大革命中为保卫巴黎王家住所杜乐丽宫(the Tuileries)而牺牲的瑞士卫兵。纪念碑是由一名袭击发生时,恰巧在休假的瑞士卫兵所委托制作。他想将一头死去的狮子放在成堆武器上,同时伴随法国王室徽章和瑞士国旗,以象征600名死去同事的忠诚和勇敢。但是,托瓦尔森却拒绝创作死去的狮子,而是设计一只奄奄一息的狮子,歇息在印有法国王室象征百合花的盾牌上。托瓦尔森以青铜制作了这件作品,而石雕则由另一位雕刻师按照托瓦尔森的设计完成。

即使你不熟悉托瓦尔森这个名字,对他的作品也只略知一二,尤其是他雕塑的复活基督。这是一座充满能量的作品,呈现出基督的慈悲和所做的牺牲。基督俯视地面,向我们展示他手、脚上的伤口。托瓦尔森描绘基督好似和蔼地走在我们之中,向我们展示面对苦难时,拥有信仰的回报。

 

托瓦尔森作品《基督》,1821年创作。 石膏铸造;11英尺3 3/4英寸。丹麦哥本哈根托瓦尔森博物馆。(Jakob Faurvig/托瓦尔森博物馆提供)

这座基督与12位使徒的雕像是为克里斯蒂安堡宫的城堡教堂(the Castle Church at Christiansborg Palace)所制作,但后来基督雕像被移至圣母教堂(the Church of Our Lady)高坛上。许多基督雕像的复制品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制作流传。

托瓦尔森将他的所有作品,包括石膏模型和个人艺术收藏品,都留给了丹麦人民,收藏在他以个人和公众名义下资助的博物馆里。应托瓦尔森要求,他去世时安葬在玫瑰花床下。

要了解有关托瓦尔森的更多信息,请访问ThorvaldsensMuseum.dk

原文This Dane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Neoclassical Sculptors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洛琳‧费里尔(Lorraine Ferrier)为《大纪元时报》撰写有关美术和手工艺的文章。她主要关注北美和欧洲的艺术家和工艺师,如何从他们的作品中传达出美和传统价值观。她尤其希望能为稀少且鲜为人知的艺术和手工艺品发声,希望能保存传统艺术遗产。她现居英国伦敦郊区,从事写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806 年,约翰‧卡罗尔(John Carroll)成为美国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国建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卡罗尔还亲眼目睹了新国家第一座大教堂的开工。这座教堂是美国早期杰出建筑师本杰明‧亨利‧拉特罗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伟大的杰作之一,如今称为巴尔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杜伦大教堂(或译达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兰东北方,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诺曼式建筑(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国诺曼人在11、12世纪时建造的英格兰罗马式风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威尔第(Verdi)的歌剧作品《马克白》(Macbeth),于2007年萨翁林纳歌剧节(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领域)
    随着美国革命的消息传遍欧洲各地,诉求个人自由或民族主义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连艺术界也不例外。古典音乐从上一个时代的形式规范过渡到充满无限可能的浪漫主义时期(1830—1900年)。歌剧,尤其体现当代潮流。
  • 韩德尔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歌剧,而《阿里欧唐德》(Ariodante)或许是他最历久不衰的杰作,展现他丰富的音乐表达结合戏剧性叙事的能力。
  • 美国在制作绗缝被(quilt)方面有悠久传统,但绗缝艺术可以追溯到欧洲和亚洲的中世纪。英文“quilt”一词最早出现于13世纪,与拉丁文“culcita”(意为“垫子”)有关;当时制作绗缝被是为了基本生活所需、庆祝特定人生大事、彰显针线技艺,以及作为政治宣传。
  • 洗手壶(aquamanile)是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常备用品。aquamanile源自拉丁语aqua和manus,分别为“水”与“手”之意。洗手壶在宗教和世俗场合都会用到,神父在做礼拜时会用它倒水洗手;贵族和富商在宴会上也会摆放华丽的洗手壶给客人洗手。
  • 欣赏汉普顿宫廷仕女八幅肖像系列(Hampton Court Beauties),震撼于那融合美丽、端庄、高贵、内敛与庄重的画作之余,可能会以为这些画作来自一位18世纪中后期的艺术家。然而,这些肖像画却是在更早一个世纪之前由戈弗雷‧内勒爵士(Sir Godfrey Kneller,1646─1723年)创作的。他是一位德裔英国画家,公认是英国最杰出的巴洛克肖像画家。
  • 很多人会在一月份做年度计划。每年我都会拟定两个大的创新方案,我会按季节规划:春夏两季照料我的果菜园;秋冬两季学习一项艺术或手艺,今年是学女装裁缝。
  • 捷克共和国的捷克克鲁姆洛夫镇(Cesky Krumlov),距捷克、奥地利、德国三国交界处不到50英里,是该地区建筑遗产的杰出代表。小镇历史文化中心的街道布局和许多普通建筑,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更大型的建筑,包括两座宏伟的修道院在内,更为小镇增添了美感和历史气息。
  • 克拉约瓦艺术博物馆(Craiova Art Museum)是罗马尼亚的[ascii]着[/ascii]名景点,收藏着该国一些最重要、最精美的绘画和雕塑,时间跨度从中世纪到现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