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2年08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陈建霖台湾桃园报导)全球暖化、极端气候带来的环境冲击,让资源永续利用成为世界重要课题。中原大学关怀社会及环境永续,由室内设计系、电子工程系与土木工程系师生组成的跨领域团队,看见桃园独特的埤塘与水圳地景,拥有发展水资源“韧性城市”的无限可能,以“埤塘物联网”模型探讨水质、水位监测及疏洪治理,未来将协助市府打造韧性桃园智慧城市,致力于水资源管理师的永续人才培育。

中原大学设计学院、电资学院及工学院组成的师生团队,自2020年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与科技前瞻人才培育计划”(University Foresight Education Project,UFO),并以“Water Matter”的前瞻议题,探讨桃园城市与水资源环境之发展。今年中原师生以位于桃园龙潭荣兴产创园区的四口埤塘为蓝本,建立埤塘水位监控模拟系统,学生透过跨域合作规划设计、执行实验,以“韧性城市”发展智慧治理的机制与设施,更在教育部UFO计划成果展中,获颁“跨域教学创新奖”。

这项跨领域系所合作,由室设系学生担任总召,导入系上独特的案例实作课程模式,进行跨学院专案管理,同时在模型设计的过程,培养逻辑思考与设计能力;电子系学生则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程式设计,并处理水质、水位及相关检测程序;土木系学生则利用生态工法进行微生物水质净化,结合物联网技术评估防灾措施,作为埤塘前瞻设计之依据。

为建立埤塘物联网的等比例模型,学生团队多次至龙潭进行踏查、生态参访及水质检测。土木系四年级的学生认为,实际到场域进行采样,评估水质污染情况,让自己对于生态工法课程有更深刻理解。电子系同学也提到,透过模型进行感测器选择与测试、防水处理,更能将物联网技术应用至程式设计,强化系统整合的能力。

规划设计并制作埤塘的局部剖面模型的室设系团队表示:“从这项跨领域行动,我们学习到城乡水环境的永续发展的重要性,更感受到所学专业与SDGs永续发展指标接轨的意义!”

室设系副教授黄庆辉认为,学生透过这项“埤塘物联网跨领域合作计划”,学习物联网、生态工程、水资源环境地景及模型设计原理,并进行疏洪治理的模拟,了解发展万物互联网的可能性。电子系教授陈世纶则提到,这项跨领域计划,从教师相互分享讨论,应用于物联网的供水防洪系统开始,充分展现对于桃园水资源环境的研究与关怀。土木系教授邓志浩也说,对理工学生而言,在工程中加入生态永续的思维与考量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中原大学培育能肩负挑战与创新永续人才的重要目标。
面对多变且极端的气候变迁,中原大学以社会设计及联合国SDGs永续发展为目标,改变过往力求全面“防”灾的工程教育观念,致力于培育能够理解水文系统、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空间需求的规划设计人才,这也正是中原大学“全人教育”最重要的理念实践方向。◇
责任编辑: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