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学生之亲子沟通手册(4)

与会说谎的孩子的对话
作者: 金善浩 译者:简郁璇
(图/大树林出版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9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初次知道孩子对自己说谎时,妈妈感受到莫大的失落感。即便孩子调皮捣蛋、恶作剧、和朋友吵架,做了令妈妈伤心的事,但至少还不曾带来失落感。即便觉得孩子很顽皮,但至少是个善良的好孩子,想到自己完全被蒙在鼓里,不免饱受冲击。

而且,想到刚才吃晚餐时,孩子在妈妈面前说了谎,还泰然自若地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同时津津有味地吃着咖喱饭,遭人背叛与厌恶的感觉顿时油然而生。尽管先告诉爸爸之后,狠狠教训了孩子一顿,可是却对往后该如何教养孩子感到茫然不已。

我想先跟妈妈说:“就算说了谎,也不代表他是坏孩子。”

从道德层面来看,孩子是做出了不好的行为,却不代表心理层面也是坏的。孩子不过是感到害怕、脆弱,才会选择说谎这种逃避的举动罢了。逃避的心理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如暴饮暴食、嗜睡、发怒、夸大、说谎、假装没听到、假装忘记等,多不胜数,而孩子不过是从众多选择中挑选了一种。

反过来说,孩子说谎的举动,可说是赤裸裸地呈现了潜意识的状态。因为孩子听从了潜意识的欲望所低喃的话语:“你现在害怕得发抖,所以最好赶快把自己藏起来。”

掌握孩子说谎的情况后,就有必要暗自思索:

“原来这件事让俊范很害怕啊。”

“原来善熙很喜欢这个,之前都不能玩,所以很伤心啊!”

“原来廷恩知道自己做错什么啊!”

孩子是以至今活了十年的人生经验得知,妈妈会允许到什么程度,还有超过哪一条界线时,妈妈就会生气。正因为知道这条线在哪里,所以才开始说谎。即便超过警戒线,做错了事,也应该要诚实地说出来才对,但孩子只是目前少了那份勇气罢了。

当孩子说谎时,一般会有以下对话:

当孩子说谎时,不能一味地确认事实和追究行为。在确认基本事项之后,对话就必须朝着对彼此恢复信赖的方向进行。

过程如下:

得知孩子说谎的事实时,要尽量避免陷入失落感,白白浪费许多时间,这一刻反而可能是恢复信赖的绝佳机会。妈 妈可以针对孩子说谎进行管教,但接下来要经历的不是追根究底,而是恢复信赖的过程,同时把这视为拉近彼此情谊的机会。

我必须再次强调,对小学的孩子来说,说谎并不是不道德的行为,而是展现内心脆弱及逃避的行为,只要给予孩子正视恐惧的机会即可。

──摘自:《家有小学生亲子沟通手册:资深小学教师教父母聪明回话…》大树林出版社提供@

责任编辑:黎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犹太人之所以具备能达成惊人成就的恒毅力,在于他们与家人之间的对话时间明显要比其他民族多......
  • 所有父母都很关注孩子的课业,虽然有程度上的差异,但“希望我们家的孩子会读书”的期许,全面占据了父母的潜意识与意识。可是,小学时期的课业方面,最重要的不是成绩评量的结果。
  • 大部分的对话都不是合理的理性结果,而是受到情绪性与非理性的判断左右,同时用民主的名义加以包装。唯有脱下这层包装,察觉坦诚的情绪时,这一刻,真诚的对话才会开始。
  • 社交媒体Instagram上有一段可爱幼儿折叠衣服的视频,不仅收获数千万网友点阅,还引爆一场意想不到的网络激辩。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惊讶地发觉几乎每个在机场跟飞机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虽然我理解带着小孩旅行并在中途长时间的停留期间让他们保持尽兴的困难,但我不禁想,我们通过让他们过度使用屏幕时间,以此可能为孩子们制造了哪些影响深远的问题。
  • 在当今数位时代,无所不在的科技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但也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对这些产品过度依赖甚至上瘾、隐私权被侵犯、记忆力衰退等。现在连育儿专家都大声疾呼,不要让小孩过度沉溺于科技产品,不要让这些产品替你养育小孩。
  • 人们有时候难免会因为某些事情生气,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破坏人际关系,甚至引发冲突。而为人父母者对于孩子的生气,往往会感觉很棘手。现在,有专家分享了有效的解决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气时说一句短语,他们马上会镇定下来,无论他们年龄多大都是如此。
  • 众所皆知,听古典音乐有益身心健康,坊间也有出售一些专门供孕妇播放给胎儿听的胎教音乐。最近墨西哥的一项研究发现,让胎儿听古典音乐可以让他们的心率变得很平稳,可能有助于他们的发育。
  • 孩子总是爱拖延?家长可用4C原则陪伴孩子去累积正向经验。
  • 在废弃的童子军营地抚养在家上学的孩子意味着永远没有干净的双手——因为他们要建造小木屋、树桩日晷,以及在小溪边钓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