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劫前冥府造册 是否真的在劫难逃

文/宋宝蓝
东西方文化,信仰虽有别,语言虽不同,当面对瘟疫浩劫,人的手段、措施无能为力时,残酷的现实迫使人们转变观念,将拯救的希望转向神。(王嘉益/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2896
【字号】    
   标签: tags: , ,

中国民间常说:“死生有数,福祸有命。”一个人从一出生,他的名字就被登记在生死簿上,呱呱落地后按照既定的命运一步一趋,直到步入下一个轮回。古籍记载,每当人间出现大劫难之前,冥府会提前数年造册,登记应劫之人的姓名。不过人们也常说:“上天有好生之德。”身陷劫运的人看似在劫难逃,但上天也会看人的心念所动,对其网开一面。

川楚大劫 冥府造册

清朝时期,蔡必昌担任四川重庆知府,此人虽在官场,却有其特别之处,他说他可以进出阴司,知道冥府中的事。大学士傅恒的儿子福康安(谥号福文襄王)征讨廓尔喀之时(1791年),蔡必昌去拜见福康安。

福康安问起出征的吉凶。蔡必昌说:“此次出征很快就会结束,因为冥府为此造册仅仅几个月;而此后不到数年,川楚间会发生大劫难,冥府为其造册已长达数年,还没有造完。”

福康安询问川楚劫难冥府册中都有哪些人名。蔡必昌说:“未来之事不可言,只依稀记得秋帆制府是册中的首领。”蔡必昌所说的秋帆,指的是官员毕沅(1730年─1797年),字纕蘅,号秋帆。

甲寅年(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黄历七月十五日,洪太令庆祥把蔡必昌的这个预言告诉了其他人。当时楚中还没有发生战乱的迹象,听到这个预言的人都以为蔡必昌是妄言吉凶。但是到了次年,也就是乾隆六十年(1795年),楚苗叛乱反清。嘉庆元年(1796年),川楚的白莲教聚众数十万人兴兵作乱。川楚教乱(1796年─1804年)持续了九年,终被清军剿灭。毕沅率军镇压白莲教,于嘉庆二年(1797年)六月死在湖南辰州大营。

冥府造册需要数月,甚至几年。籍册名单越长,也就意味着劫难越大,死亡人数越多。

有时由于死亡人数众多,冥吏忙不过来,也会请人协助办差。

冥府造册忙 请廉吏协助

查氏有南北二宗,北宗出了一个查谦,主政河南期间,惩治盗贼非常严厉。群盗称他是“查一枪”,不敢轻易在其辖地为害作乱,所以他的辖境肃然清平。

查谦罢官后,侨居在济宁。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两位同僚来拜访他。查谦忽然想起来,他们都已经过世了。他们说:“你也不会长住人世,并且日后与我们还要做同僚。”查谦就问为什么。

那二人说:“我们在冥司管理文案,差事甚是繁忙冗杂。所以想请你来协助。”于是查谦问他们:“你们在冥司主要管理什么工作?”他们说:“造册。将人名登记在册就有数百万人,并且时间很紧迫,所以工作得非常辛苦。”

次年正月,查谦去世了。不久之后,郑州河水决堤,汹涌的河水霎时席卷而来,淹死了很多人。此事发生光绪十三年(1887年)九月三十日,郑州下汛十堡黄河决堤。根据保守估计,这次黄河决堤导致一百五十万人罹难。当时僧人释静安写了一首《郑州河决歌》,表达心中的悲恸。所以时人推测,查谦所梦造册之事,很可能指这件事。查谦生前居官廉正,判决公允,不枉判,不冤枉罪犯,所以民间有了这样的传说,他去世以后做了冥府神明,协助造册。

在这两则故事中,神明安排了人的命运,主宰了世人的生死福祸。在先民素朴的认知中神安排了一切,掌握着一切。在其它国家的记载中,当劫难降临之际,有人将寻求解救的目光转向了神。他们对神虔诚的心念为其打开了一扇生门。

瘟疫中 印度古国祈求神

古印度时,曾出现过十六个强大的国家,憍萨罗国是其中之一。有一年,憍萨罗国爆发了大瘟疫。由于疫病大规模流行,很多人不幸染疫身亡。憍萨罗国人口急剧消减了一半。这场大疫持续了三年,国中上下没有人能够阻止瘟疫蔓延。

这三年中,为了阻挡瘟疫,憍萨罗国君臣以及百姓几乎用尽了一切办法,但都于事无补。于是,国王和大臣们商讨对策,应当如何解除瘟疫。君臣共议的结果,他们将求助的目光转向了神,向神发下誓愿,恳祈十方世界之神明,能慈悲拯救憍萨罗国。

君臣的誓愿和祈求得到了神的回应。不久之后,国王做了一个奇梦,有一尊神像周身放出金色的光芒,灿烂的佛光普照大地。那尊神像伸开手,抚摸着国王的头顶说会守护憍萨罗王国。国王梦醒后,将梦境告知群臣。

于是憍萨罗国的群臣和百姓,建造了神像,虔心祈求神明帮助。在神的庇护下,瘟疫在憍萨罗国戛然消失了。此后一百年中,憍萨罗国都没有再遭到瘟疫浩劫。

向神求祷免瘟疫 兑现誓约数百年

在《历劫的传说 向神求助生奇迹》一文中,我们也曾经介绍过两则西方故事。其中一则发生在德国。黑死病肆虐欧洲时,于1633年侵入了德国的一座村庄欧泊阿梅高,导致百姓大量死亡。面对黑死病,村民束手无策,他们万分恐惧,向上帝祈祷和发誓,请求上帝怜惜他的子民,帮助村民度过灾难。他们承诺,将会每十年上演一场《耶稣受难剧》,以感恩上帝的庇护,直至世界末日。

这道誓约,无疑是村民和神定下的契约。从他们发下誓约的时刻起,黑死病也随之停止了攻击,没有再夺走村民的生命。当地村民于次年,首度上演了《耶稣受难剧》。从此,他们保持传统至今,将近四百年。

不同的神造就了不同的人种,管理着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子民。东西方文化,信仰有别,语言不同,但当面对瘟疫浩劫,人的手段、措施无能为力时,残酷的现实迫使人们不约而同地转变观念,将拯救的希望转向神。看过《法老与众神》的读者可能还有印象,在铺天盖地的浩劫面前,真正阻挡灾难的力量,源自神。当人能够重新认识自我,正信诸神,在劫难中也会柳暗花明。

参考资料:
《清朝野史大观》
《洞灵小志》卷四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下
《清代名人轶事‧异征类》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一种美德叫拾金不昧,从古至今,拾金不昧者皆有福报,或是发家,或是后世子孙发达,或是高中,或是疾病去除。不信,看看清朝梁恭辰所着的《劝戒录》中记述的几个故事。
  • 清朝江苏溧阳县县衙中,有一名掌管刑事诉讼的书吏,姓焦。他为人正直,常常为众人排忧解难,因此为乡人所尊敬。他邻居家的儿子,年龄不到十八岁,但却好勇斗狠,焦某少不得为他调解事端,是故邻家子对他十分感激。
  • 更多证据显现,灵魂真的存在,拥有多世记忆!前世残酷折磨囚犯,泰国医院院长怎样才能还清罪业?《未解之谜》
  • 害了人命,自然是要偿还的,自古都是如此,即便阳间法律无法审判,上天也绝不饶过,无论时间长短。有的是当世遭索命,有的是隔世被索命,以下三个发生在清朝的神异故事就在告诉世人:无论何时害了人命都难逃报应的。
  • 古今中外,在剧火的大灾难发生时,谁能让“神出手”得到奇迹福祐呢? 本文这些真人实事给了我们参考的好指引!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善有善报,可能是事后报,也可能是立即就报!报应不爽呀!
  • 清朝撰写《劝戒录》的梁恭辰的父亲曾担任江苏布政使,与苏州江铁君是以诗文相交的朋友。江铁君曾出家为僧,后又还俗,回归儒学,不过他应该还是相信因果报应的。他曾讲了这样几件离奇之事。
  • 常人中有“好人没好报”这样的说法,意思是有些人做了善事,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善报,甚至还遭遇不好之事,因此感觉老天不公,甚至抱怨老天。殊不知天理衡量着一切,祸福早已注定,好人遇到的坏事,恰恰是老天在帮你消减之前的罪业,以让你在消减完罪业后,来世得福报。清朝梁恭辰编撰的《劝戒录》中记述了两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 清朝安徽商人汪某,在浙江一带从事盐业生意。他性格素来豪爽,虽每日与钱打交道,却并无利欲之心。
  • 善有善报,自古不虚。据清朝梁恭辰的《劝戒录》记载,浙江仁和县(今杭州市)有一位汪先生,世代经营盐业,家道殷实。
  • 人们常说善恶有报是天理,那么如果心有所求的善举,善报又如何呢?若仅是心生妒嫉的一念也会遭恶报吗?这两个故事耐人寻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