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福彩3d预测 - 体育

【奇案】“午时三刻”开斩前翻案的奇案

作者:泰源整理
一件案子为什么能翻转,为什么能在午时三刻之下“留人”呢?(孙明国/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4695
【字号】    
   标签: tags:

唐僖宗光启、大顺年间,褒中县(今陕西汉中市褒城镇一带)发生盗墓案,县吏严厉催促破案。有一天说是罪犯抓到了,可是人关起来了,经过一年还不认罪。在狱吏拷打毒刑之下,罪犯招了供,而且还交出以前获取的赃物,县吏认为审判没有错误,就发付处斩。岂知就在“午时三刻”开斩行刑前,突然雷声隆隆,乌云翻滚,瓢泼大雨劈啪劈啪泼个不停。

监斩官只好下令避雨,将犯人押至一旁。观斩的老百姓,也纷纷拥挤到街市人家的屋檐下避雨。人们一面抹著身上的雨水,一面私下议论著:

“老天爷在行刑前大洒雨,怕是有什么冤情哪!”

“怎么不冤?赵家人是书香门第,待人和善,家里不愁吃穿,会去盗墓吗?”

“总不会平白叫无辜的人去顶罪受死呀?”

“唉,奇怪的是他交出了赃物……”

就在这时,人群中有个妇人突然倒下,她双目紧闭,面如死灰。身边的小婢女拼命地摇着她喊道:“夫人,醒醒,醒醒啊!”

众人忙围上去,有人认出她便是赵家妻子,连连说:“快救醒她,让她到刑场和丈夫见上最后一面吧!”

雨收了,官兵再次将犯人推至监斩台前,监斩官允许犯人妻子上来告别。那妇人却跪在台前,顿首喊冤:“县老爷,奴家丈夫冤枉啊!都是奴家害了他的,求大老爷放了他吧!”

就在同一时刻,从人群挤出一个虎背熊腰的高大汉子,他一路冲到监斩台前,把差役们吓了一跳。只见他挥动袖子嚷道:“掘墓的事都是我一个人干的,王法岂容滥杀无辜,你们不抓俺却要错杀好人!”声响震动全场。

突然出来替犯人受死的,这案子顿成奇案。为人妻出于爱夫之心,赴死在所不惜这有可能;然而风马牛不相及的陌生人,冒头顶罪为了啥?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因为案情有了变数,于是监斩官当场下令停斩,将案情往上呈报。

奇案再开庭复审。图为清代金门镇总兵署衙门大堂。(曾晏均/大纪元)

案子上报到藩帅那儿复审。传讯赵妻:“来人是谁?你为何要顶罪受死?”
赵妻供述:

“奴家是某氏,被判刑问斩的赵某是奴家丈夫,他是个读书人,在家除了吟诗作画,莳花弄草,就是喜欢玩骨董。他什么骨董都收藏,骨董商都认识他,常常请他去看货。就连我们的左邻右舍和附近的孩子,一捡到古怪一点的碎砖石块,都会送来给他看。人们都称他‘骨董迷’。

“一年前来了几个官差,硬说他盗掘古墓,把他抓走了……。这一抓就一年多,奴家既紧张又心焦,最后一次到牢里去看他。他已经被打得不成样子,全身都是伤痕,整个屁股血肉模糊。他告诉奴家,他被打得实在受不住,就招说家里藏的骨董都是盗墓来的。他叫奴家把骨董都送进官府认‘赃’。这多冤枉!可他被打成遍体鳞伤,不成人形了,奴家能不听他的吗?于是忍气吞冤照他说的去办。不料这一来‘人赃俱获’,不但没能救了他,反而害了他被定成死罪。奴家要是不照他讲的做就好了。大人,让奴家代他死吧,他死了奴家也活不了啦……。”

藩帅听了赵妻的供词,再唤那汉子,问道:“你是谁?你为何来顶罪?”

汉子回答:

“大人俺叫丁汉,墓是俺盗的,一点不假。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诬赖别人、让别人受罪天打雷劈。问俺为什么盗墓?因为俺租的田地被水淹了,没有收成,俺付不出租只好离家。俺到处找活干,却没活儿干,空有一身力气,却生计没着落。

“日子怎么过下去?俺想来想去:若当强盗,伤天害理,俺不会干。挖东墙偷西屋,谁家丢失东西都要难过。做乞丐,堂堂七尺男子,受不了被看低的窝囊气。没有办法,俺才想到去掘坟。俺胆子大,干这行挺合适。俺不挖好人的坟,掘坟前总要打听打听,专找那些既有钱,又做过坏事的恶人坟。他们生前干着伤天害理的事,享尽了荣华富贵,死后吃不了用不了,带着那么多陪葬物干什么,拿掉了也不罪过。于是俺就这样干了。

“俺是穷人,知道穷哥儿们的苦,俺盗来的不义之财就分给他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最近俺上外地,有人告诉俺赵家官人被抓要行刑了,因他掘坟偷骨董。俺知道那是冤案,那坟是俺挖的,那宝物也是俺盗走的,怎能冤枉好人呢!俺十万火急在行刑前赶回来认罪,该杀俺的头,决不能杀他的头。还有许多掘坟得来的骨董还放在俺家里,从什么坟里挖来的俺大致还记得,你们去清查吧,俺家的才是赃物哪!杀俺吧!让好人回家。”

藩帅又传被定为死罪的赵男,问他:“墓不是你掘的,不是你盗的,为何要认罪受死?”

赵男说:“小民受了一年多的折磨,身心受巨创非常痛苦不想活了,所以就让家人把家里的骨董拿出来认罪。”

藩帅查了丁汉家的骨董,果然和失物相符。案子水落石出,是明明白白的屈打成招,他将审理此案的狱吏治罪;将无罪者释放并发还“假赃物”;又赦免坦白认罪的丁汉的罪责,并录用他为补充衙役,让人尽其才,同时也解决了他的困难。

这件案子为什么能翻转,为什么能在午时三刻之下“留人”呢?其关键就在人的道德良心。丁汉虽然受迫于生活而盗墓,不过他心中良知未泯,对善恶能明明白白地分清,他敬畏神明,即使法律治不到他,他也不伤害无辜,不让别人替自己受罪。藩帅嘉许他坦白果敢认罪,盗墓并非起于贪念,所以就赦免了他的罪刑,同时帮他解决了困境,这不也是丁汉的道德良知为自己转来的好运吗?!而今天社会的纷乱就是因为道德的下滑,徒有法律管不好良知丧失的个人,救不了失去道德的危局。

资料来源:《玉堂闲话》
@*#

─点阅【中国古代奇人奇事】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赏赐有礼—清代文献中的天子礼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 年少时看过一副对联,一下就记住了。对联说:“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而这下联就出自于《论语》本章。不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九个字,仔细琢磨,内涵极深,令人感慨。
  • 一只巨型鸽子雕塑去年10月起现身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High Line),约16英尺(4.9米)高。创作这件艺术品的艺术家Iván Argote认为鸽子是纽约的标志动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鸽子其实是多年前从欧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也从另一角度讲述了纽约的移民历史。无处不在的鸽子,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
  • 事实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门教人“三达德”,要“智、仁、勇”并修。故而,此处应将仁知贯穿、融合理解。
  • 可以说,尧、舜禹、汤、所形成的伦理与政治传统,是孔子“仁”的历史源头。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继承、弘扬、创制的礼乐文化,则是孔子“仁学”的直接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