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金沙赌场会员卡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传统色彩带来希望

五藏、五行、五色对照表。(新唐人电视台)
font print 人气: 1412
【字号】    
   标签: tags: , ,

“神韵的色彩令人赞叹,色彩搭配令人叫绝。布料的运用、还有刺绣都是顶级,很有时尚感,我知道这是非常传统的服饰,但我觉得与现代时尚相连,可以成为今天的时尚。神韵服饰展现的是永恒的美,永远不会褪色。”——劳埃德·克莱恩( Lloyd Klein), 国际著名时装设计师

************************************************************************

神韵舞台上的色彩运用曾获得许多艺术界人士的交口称赞,在观看演出之后,众多时尚专业人士也获得了设计创新上的灵感。其实,神韵的这种搭配服装和天幕的色彩运用是建立在传统审美之上的,是神韵与众不同的九大特点之一。

中国传统服饰的色彩是缤纷丰富的,传统的染色工艺利用的是大自然中的植物,如茜草、栀子、红花、苏木、蓝草等,以及大自然中的矿物,如绢云母、石黄、石绿等,用这些天然的木、石提炼出的汁液,可以将丝、麻、布匹染上无穷无尽的不同颜色。“草木染”的技术可以追溯的年代非常古老,在周代时就已经有专门负责染料的“染人”了。

一提到中国古代服饰的颜色,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黄袍加身的皇帝、一袭黑色铠甲的士兵,或是身着朴素布衣的百姓。其实中国古代颜色并不是这么模式化而一成不变的。古人其实很喜欢穿色彩缤纷、艳丽的衣裳。当代人将已经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还原后,发现它们呈现的根本就不是氧化后的黑灰色,而是粉绿、朱红、天蓝、粉红等明亮的七彩颜色,甚至还有当时在西方价比黄金的紫色。我们曾在古书中读到过:“秦,色尚黑。”连崇尚黑色的秦朝士兵都穿着这么缤纷的色彩,那么其它朝代对于鲜艳色彩的偏好我们也就可想而知了。在最为人熟知的唐代的仕女画中,尽管古画已经褪色,仍然可见画中仕女穿红着绿,极其艳丽、极其华贵。

其实,在传统的理念中,讲究五色纷呈,五方正色——红、黄、青、白、黑相互调配可以变化出无数间色。上衣多采用正色而下裳多采用间色。古人对五色的认识可以追溯至周代,五色的运用和礼仪、文化、甚至医学都息息相关,而对于五色与人体、宇宙的关系,古人也发展出十分完备的体系。如红、黄、青、白、黑对应着火、土、木、金、水五行,五行又对应着五脏、五种感情等,它们互相关联相通,能够起到相生相克的作用,所以,颜色的运用也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身体和心情。

这种理念同样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证实了:譬如从电磁波谱中,我们得知,颜色的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能量越大。颜色是光存在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能量的形式,而能量可以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现代心理学家和医学家还发现了一种颜色疗法,不同的颜色可以带来不同的情绪变化,可以刺激人产生不同的脑电波,也可以使不同的病症得到缓解。比如在治疗疾病上,橙色对治疗抑郁症和哮喘有效果;紫色有助于减轻上瘾症和偏头痛;在心理疗法上,黄色可引起人希望的情绪;淡绿色、浅黄色可使人情绪镇静、安适等等。所以,五彩缤纷的颜色对人的精神和身体的健康都能够起到奇妙的功效。

当然,太过鲜艳的颜色、如大红大绿的俗艳会让人产生不协调的感受。但是在神韵设计师的妙手之下,明艳和雅致可以同时存在,互相调和、互相依附。协调而艳丽,缤纷又温和的颜色令人在观看演出时感到身心康泰,充满正能量。

***

现代人看到的希腊、罗马雕像都是白色的大理石,可是你知道吗?希腊古典时代的雕像都是彩色的。无独有偶,秦代兵马俑身上的彩色在重见天日的那一刻非常迅速的剥落褪去了,只有当时的发掘者在一刹那间见识过它们的真容。仿佛是神明和古人的英灵刻意要隐藏这些关于古代颜色的秘密。但是,请不要担心这些秘密会永远被历史的风尘掩埋。今天,神韵已经将传统的颜色再一次呈现在舞台的灯光下与世人的眼中。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自神韵艺术团网站

(神韵网站授权转载,版权归神韵艺术团所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 年少时看过一副对联,一下就记住了。对联说:“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而这下联就出自于《论语》本章。不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九个字,仔细琢磨,内涵极深,令人感慨。
  • 一只巨型鸽子雕塑去年10月起现身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High Line),约16英尺(4.9米)高。创作这件艺术品的艺术家Iván Argote认为鸽子是纽约的标志动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鸽子其实是多年前从欧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也从另一角度讲述了纽约的移民历史。无处不在的鸽子,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
  • 事实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门教人“三达德”,要“智、仁、勇”并修。故而,此处应将仁知贯穿、融合理解。
  • 可以说,尧、舜禹、汤、所形成的伦理与政治传统,是孔子“仁”的历史源头。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继承、弘扬、创制的礼乐文化,则是孔子“仁学”的直接来源。
  • 月全食发生时,月球表面若呈现暗红色或红铜色,在西方称为“血月”(blood moon),西方《圣经·启示录》以血月预言末世的一件大事,和人人相关。中华文化中也早有对此现象的观测,但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气覆月或月如血光来形容,是属于天文异象中“月变”的一种,在历朝历代的天文志中留下很多历史记载。西方和中土对此天文异象的记载虽然用字不同,但是都指向同类的概念,那是什么呢?
  • 孔子针砭时弊,言简意赅,这里讲的三种情况,都是身边事,人人都能遇到的。要讲修养,要讲礼,就从这三点做起,实实在在的,那么人就会不一样了,社会风气就能好起来。
  • “六代乐舞”之首,就是黄帝的《云门大卷》。据《史记》等典籍记载,黄帝以“云”命名百官,军队也称为“云师”。 云门即是天门,世上人都来自天上,《云门大卷》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
  • 在商纣王时代,殷商朝廷和各诸侯国都设有禁狱,只西岐才有画地为牢的事出现。这是因为管理西岐的文王是位圣人,他通晓先天八卦,知道法律的设置本质是为了规范人心。
  • 《论语》中,退隐的贤人不少,如“楚狂接舆”,如“长沮”和“桀溺”,如“荷蓧丈人”等。但是,只有仪封人对孔子完全认同,知道孔子的历史使命所在,可以说是孔子的千古知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