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2年02月23日】(大纪元记者李平多伦多报导)加拿大联邦国会预算官(PBO)最新房价负担力报告警告,加拿大房价高估严重,房价涨幅远超收入和信贷增长,有些地方房价高估甚至高达50%,还有许多接近50%。预算官办公室警告,许多负债沉重家庭,面对经济冲击将不堪一击。
高估严重 房价涨幅超信贷
报告指出,去年12月多伦多、汉密尔顿、哈利法克斯和渥太华等城市房价高估超50%。温哥华、蒙特利尔和维多利亚等城市,房价高估也高达30%至45%。
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初多数大都会区(CMA)房价低于或接近于基于信贷能力的负担力水平,2015年后,房价涨幅开始一路远超信贷增长,中共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更是如狂飙野马。
有人认为,造成这一现象,都是超低利率惹的祸。还有人认为,是对市场看涨不看跌心理推动。加拿大央行最近警告,人们以为房价只涨不跌,因此愿意支付高位房价,靠这种市场投机心理支撑的房价,正是房市泡沫典型特征。
美联储繁荣指数(Exuberance Index)也指出,加拿大房市泡沫始于2015年,中间虽有短暂停歇,但泡沫一直都在酝酿壮大中。
经济冲击下不堪一击
预算官报告警告,全国家庭买房预算已撑到极致,经受不住任何经济下行冲击。报告数据显示,多伦多温哥华两地家庭供房能力已远超实际最大供房能力。
按揭压力测试虽增强家庭应对经济冲击风险能力,但月供越大,成本吸收越难。报告指出,尤其是一些最近买房的大都会区家庭,风险最大,一旦央行加息,将不堪重负。信贷能力也会进一步冲击房价负担力。
另一方面,央行最新研究却显示,房价和信贷能力亦步亦趋。央行报告还说,过去30年房价负担利率政策都搞错了。
PBO数据和措辞政治化
预算官报告建议,解决高房价问题,只有增加房屋供应。但报告以去年房价和2019年新屋数据为依据,不仅显得怪异,而且给人感觉似乎是为了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而故意为之。
如2个数据均采用去年数据,就会发现新屋竣工接近历史新高,人口增长放缓,房价涨幅不仅未放缓,反而越涨越欢,完全背道而驰。
不仅如此,如今全国新屋开工如火如荼,已有过剩迹象,造成建材生产创历史新高情况下仍严重短缺,过去2年人工成本涨20%。如此一来,房价只会涨得更猛。
全国6大银行都认为,打破房价只涨不跌的市场投机心理,才是唯一办法。央行只要加息,自然就有大量房源涌现。
预算官报告中仍值得商榷的几个数据还包括:报告所用平均房价,实际是加拿大地产协会(CREA)综合基准房价;首付根据67%贷款房价比(LTV)计算出现是33%,对于首次买房人群这一首付比例过高。
此外,报告不用高估措辞,用“高于负担力水平”措辞,也存疑。报告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模型,不用IMF高估术语,着实有些怪异。要知道,高估一词只是陈述客观事实,属非党争中性字眼。
这意味着,预算官办公室这样一个非党派机构,却和其他政府机构一样玩弄政治字眼。和其他国家一样,加拿大比较数据,但措辞通常更模糊,不跟国际上更直接的通用术语接轨。
如形容空置房屋时,加拿大不用空置(vacant)等更直接直白的措辞,而是用“无定期居民居住”这样的字眼。在外国买家数据上,加拿大政府数据也是讳莫如深。照此下去,洗钱,有一天也会变成“全球债务削减基金经理”等听起来似是而非的说法了。◇
责任编辑: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