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空的名人姓名佳对

作者:宋宝蓝
若将历代人名编入对联,会产生怎样的效果?(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90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琅琅上口的《笠翁对韵》[注] 成为很多人的童蒙记忆。若将历代人名编入对联,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康熙年间,大臣朱彝尊(1629年—1709年,字锡鬯,号竹垞)广征古人姓名,做成了对联。后来叶廷琯(1792年—1869年,号调生)广增人名,补充了不少名联佳对,读来妙趣横生。我们就来看看这些佳联中的名人故事吧。

1. 对联:陈万年,张千载

陈万年(?—前44年),西汉御史大夫。他处理公事认真,是朝中重臣,但也善于谄媚奉承,曾经遭到儿子的反驳。陈万年生病卧床,有一天教戒儿子陈咸。陈咸很有才干,并以忠直著称。父亲训诫,时年十八岁的陈咸就在病床前聆听。由于夜色已深,到了半夜,陈咸屡次打起瞌睡。陈万年看到儿子打瞌睡,顿时心头大怒,想打儿子,他说:“你父亲教戒你,你居然打瞌睡,不听我的话,这是为什么?”陈咸赶忙叩头谢罪,说:“已经知道父亲的话了,大多是叫儿子谄媚罢了。”陈万年听了无言以对。

张千载,南宋人,字毅甫,别号一鹗。说起他,可谓籍籍无名,但说起他的友人文天祥,可是声名赫赫。蒙古军抓捕文天祥押解进京,途经吉州。张千载哭着出来相见,说:“丞相往燕,千载亦往。”他表示甘愿陪文天祥同往京城。文天祥被囚禁在元大都的兵马司,张千载就住在囚室附近,每天为文天祥供送饮食,历时三年。文天祥死后,张千载用木匣收其首,背着友人的遗骨回到了南方,将之埋葬在富田鹜湖。明朝李贽赞张千载:“生死交情,千载一鹗!”

张对陈,万对千,时隔上千年的人物,因这句对韵走到了一起。

2. 对联:刘黑闼,寇白门

刘黑闼(?—623年),隋末唐初英雄之一,以骁勇多谋著称。他归附窦建德,被封为汉东郡公,曾大败李神通、罗艺联军,斩杀李道玄,擒杀罗士信。窦建德被唐军处死后,刘黑闼召集窦建德旧部,自称汉东王,建元天造,定都洺州。秦王李世民征讨群雄,刘黑闼是秦王的手下败将之一。

寇白门(1624年—?),明朝秦淮八艳之一。她原名寇湄,字白门。她十八岁时,抚宁侯朱谦的七世孙朱国弼将她从青楼中赎出。

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南下灭了南明。朱国弼身为明朝第八代保国公归降清朝,全家被软禁在京师,生活拮据。民间传言,朱国弼想卖掉寇白门,寇白门为报朱国弼赎身之恩,自愿筹得上千两白银(一说上万两),也为他赎了自由身。此后,寇白门带着婢女回到江南,自称“侠女”。她重操旧业,再次沦落风尘,后因病去世。

这则对韵中,刘黑闼是隋唐枭雄,寇白门是明末秦淮歌姬。黑对白,而闼也是门的意思,对韵相称。

3. 对联:韩擒虎,李攀龙

韩擒虎(538年—592年),隋朝大将军。开皇八年(588年)冬,韩擒虎率领先锋军渡过大江,灭了陈国。他因军功被封为“上柱国”。正史记载,韩擒虎临死前,得知自己将要做阎君,留下一句“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一个人生死皆荣,活到这份上,也就足矣了。

李攀龙(1514年—1570年),明朝官员。任职刑部期间,他与王世贞、谢榛、宗臣、吴国伦、梁有誉、徐中行等饮酒赋诗,七人兴趣一致,于是结为诗社。他们的主张文主秦汉,诗规盛唐,和“前七子”倡导的复古文学相倡和,为便于区别,被称为“后七子”。李攀龙为“后七子”之首,被推为一代宗匠。

这个对句中,一文一武,龙虎相对,韩李又在《百家姓》榜上有名。二个名字跨越上千年,联成对韵,各有千秋。

4. 直不疑,何无忌

直不疑,历仕汉文帝、汉武帝。他为官有政声,但从不彰显自身的名望,他为人厚道,被时人称为贤德之士。

直不疑做郎官侍时,有同僚与他住同一屋室。同僚请假回家,误拿了他人的金子离开了。后来,失金者怀疑是直不疑偷走了,但直不疑非但没有辩解,还向失金主人道歉,并买来金子还给他。等到请假的同僚探亲回来后归还了金子,失金主人感到非常惭愧。

有一次在朝堂上,有官员谗毁直不疑,说他容貌俊美,喜欢和嫂子私通。直不疑听了,说了一句:“我没有兄长啊。”然而,他终是没有找诽谤他的官员去辩解。直不疑受辱不争,人们称他是个忠厚之人。

这一联中的何无忌(?—410年)是东晋战将。他少年时就有大志,后来成为太学博士。他的舅舅刘牢之镇守京口,常和这个外甥参议大事。元兴二年(403年)十二月,桓玄篡位称帝,何无忌与刘裕等人起兵讨伐他。元兴三年,何无忌参与平乱,迎接晋安帝复位。他率军乘胜追击,荡平诸桓势力,因功册封为安成公。

《晋书》称赞他:“赞曰:安成英武,体兹忠烈。舍家殉义,忘生存节。”

5. 雷风云,张翼轸

咸丰年间,有一位武将名叫雷风云,他去世以后,谥号威毅。到了光绪中叶,鄂人有一文人名叫张翼轸。此人工行草书,曾游历京师。为顾生计,他曾在成都近郊琉璃场卖过字画。

张翼轸三个字分开讲,都是天上的星宿名,均属于南方朱雀星团。其中“张”星含有六个星星,属于狮子星座,此星明亮,代表国强民富。“翼”星有二十二个星星,象征礼乐与兴邦,四海一心。“轸”星有四颗星星,在天空很明亮,代表风调雨顺,天下太平。这个名字与雷风云做成对子,清人认为简直是绝对。

除了这些入对的人名以外,还有:

公孙丑,母弟辰;
殷开山,俞通海;
张九思,胡三省;
王十朋,陆万友;
郭虾蟆,王鹦鹉;
张红红,薛素素……

这些人名对联都可以和“祭仲足,鲍叔牙”共称为对联佳话。清朝文人的文字游戏,争奇斗胜,少了几分恶俗,多了几分雅趣。

注释:明末清初,戏曲家李渔(1611年—1680年)编写了一部启蒙读物,因其号笠翁,所以著作称为《笠翁对韵》,用来训练孩童的读音和修辞。所选韵文声韵协调,琅琅上口。@*#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在春分之后,此时节万物清洁明净,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战国时代屈原《楚辞》说:“阳气发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传》云:“三月清明节在戌”。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对“清明”这个节气就有了深入的认识。那么清明节什么时候变成扫墓节呢?
  • 天象奇观常常引起观星族的兴趣,也引得关心天象与世运吉凶者的关注,“七星连珠”就是其中一种!你可知“七星连珠”、“五星连珠”从遥远的时代以来,就是极受古代中国重视的天文现象,古来有句成语叫“珠联璧合”,就是指这个天文现象。“七星连珠”是什么意思呢?中国史上第一次七星连珠发生于何时?“七星连珠”是吉兆还是恶兆呢?
  • 俗话以“呆若木鸡”来形容人愚笨或受惊吓发愣的样子。其实古代“呆若木鸡”意指人怎样的心理精神状态呢?在历史上,有精彩的故事,呆若木鸡战胜强敌,我们来看看。
  • 元宵节是个天上人间交会的美好日子。一说到元宵夜,谁能不想起赏花灯呢,宋朝诗人一翦梅卢炳说“灯火楼台万斛莲”,元宵花灯照亮天人之间,一夕如昼,更少不了“灯谜”共欢伴,还有那元宵“嘉夜煮浮圆”让元宵的记忆更深印人心!你可知道这些元宵节俗的来源吗?嘉节当前,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追一追元宵节俗的时空背景。
  • 儒家认为揖让之礼“屈己敬人”的精神是君子之心的表现。而《易经》的哲理则以为屈己敬人的“谦谦君子,利涉大川”,就说谦退有益于人突破环境限制向四方发展。这些都是中华文化重视揖让的精神所在,而具体表现在生活中的主要场合就是见面的揖礼。
  • 黄帝梦中之人转生老子?印度人和希腊人同宗?一阵大风带来的奇迹,真实的历史,超越你想像。
  • 民间有“做七”习俗,“做七”意指在亲人往生后每七天举行超度法事,“做七”习俗行之久矣,由来为何?为什么不行作“五”、作“十”的习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据为何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了解。
  • 王勃从滕王阁高处临观秋景,所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瑰伟绝特的景色就来自初唐上元二年(675年)九九重阳日。共赏九九重阳诗词的名篇佳句。
  • 可知古今有两个“中秋”?它们各以“月夕”和“夕月”为名,表现了“中秋”丰富多元的特色与内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 中秋节的月亮与嫦娥的传说迢递人间几千年,是最古老的中华民俗传说中的一个,启发人修炼成仙、返本归真的追求,也显示给人往上飞升的关键。月饼加进了月亮与嫦娥故事中扣响人间的中秋组曲,传送着浓厚的团圆情味。宋代学者邵雍《梅花诗》吟:“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道出了天人之间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