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结果”大不同
最近,院子里栽种多时的三株无花果树结果子了!先前,任凭怎么灌溉、施肥和修剪枝枒,就是只长叶子不结果;如今,“大爆发”似的结实累累,为我们带来惊喜。
然而,令人纳闷的是一样的培植方式,两新株和一旧株果子的生长状况迥异。前者似乎停滞不前,即使一日看三回多加关照,还是没有动静;后者则每天都在变化,已经收成、享用过好几颗了。
仔细推敲、探究,终于有所发现,问题在于阳光。新株白天曝晒,夜晚又在路灯下,24小时进行光合作用,根本无法休息;旧株处于角落又有金露花遮荫,阳光、露水适中,难怪“结果”大不同。
我告诉母亲,就像巷子里那个瘦弱的小男孩一般,沉迷于看电视、打电动,导致睡眠不足、营养不良,无法正常成长。我们的新株无花果太操劳了,晚上得阻挡光源,让它们可以好好的“睡觉”。
《击壤歌》里提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中医引用为养生之道。专家也表示,生物需要规律的作息,才能够呈现最健康的状态。尽管不同的植物所需光照的时间殊异,有的一天可能需要10个小时,有的需要16个小时;但都不会超过24个小时,因为植物也需要休息、消化。人何尝不是如此呢?
有些人看似“无所事事”,其实是在休养生息、蓄势待发。往往缺乏灵感或创意而寸步难行时,是因为在同一事件纠结太久,甚至是钻牛角尖。因此,可以透过散步、玩乐或休息来放松大脑,暂且放下这件事。
而当我们再回头看问题时,或许就能从不同的角度找出解方。确实,这些闲暇、休息对创意思考很有帮助。透过训练与放松,能够逐渐的厘清思绪、重新上路。
据说,五一劳动节的起因是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迫使资本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当时工人中流行《八小时之歌》:“我们厌倦白白辛劳,只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没时间让我们思考……我们要闻花香,我们要晒太阳……。”休息过后,“结果”可能大不同。@
责任编辑:方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