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术士传奇:施展搬运功 用飞符变天子

文/宋宝蓝
唐宣宗时期,有一位术士名叫董元素,传说他身怀异术,善于使用符篆,役使鬼神。(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1177
【字号】    
   标签: tags: , , ,

唐宣宗李忱(810年—859年)时期,有一位术士名叫董元素。此人来自江南。当时的百姓都传说他身怀异术,善于使用符篆,役使鬼神。

宣宗听说他的事迹后,派人召请他来到宫中。唐宣宗看到他的相貌很是奇特,对左右侍臣说:“这个人看起来深不可测。”于是下令让董元素在翰林院留宿。

到了夜里,唐宣宗召来董元素,问他:“听说你身怀神术,如今南方的柑橘正好成熟了,爱卿能否弄些来?”

董元素回奏说:“这是小事!”他请宣宗找来一个盒子,放在天子的床榻前。

一会儿的功夫,有一股细细的微风穿过帷幕后。董元素打开御榻旁的那只盒子,宣宗看到里面装满了新鲜的柑橘。

董元素说:“这是江陵枝江县的柑橘,臣担心若去远处取柑橘,会耽误时间。”

唐宣宗尝了尝柑橘,露出惊叹的表情,继而对他说:“想必爱卿要什么东西都应该不难吧?”董元素赶紧回答说:“如果不是奉了天子之命,臣哪敢擅自去取呢?私自去取,必会遭到神明谴责的。”

第二天,唐宣宗让宗室家的一个小孩儿吹奏银笛。到了半夜,那个小孩爬到宫中的一棵高树上。宣宗皇帝和董元素都听到了他吹奏的笛声。

皇上佯装说道:“最近竟发生这样的怪事,爱卿是否能为朕驱逐他?”董元素笑着说:“就是一个小孩儿而已!”于是画了一道符扔了出去。顷刻间,就听不到笛声了。

第二天,宣宗唤来小孩儿询问。小孩说:“我刚要吹笛子,似乎有人从我嘴边把笛子拔走了。因为在黑暗中,我也没办法。”

隔天,唐宣宗又让小孩带了十多支笛子爬到树上,像之前一样吹奏。宣宗和董元素都听见了,只见董元素嘴里吐出少许气息,笛声立即又消失了。

宣宗感到很奇怪,第二天又唤来小孩询问。原来那个小孩被一阵风给吹到了宫墙外,没办法爬回树上了。

为了继续测验董元素的奇术。一天,唐宣宗命人在后花园挖了一个地穴,犹如屋子一般大。他命人在里面点上蜡烛,让几个侍从在里面敲鼓。

宣宗对董元素说:“这里又出现妖怪了,爱卿可以驱逐吗?”于是董元素又画了一道符扔了出去,不久之后,就听不到鼓声了。

第二天,皇上责问地穴中的侍从。他们回答说:“我们刚敲完鼓,就看到有太监来宣旨,说不用敲了。”

当天夜里,宣宗又让侍从在地穴里敲鼓,还告诫他们说:“不管谁来宣旨,都不要停止!”

可是不久之后,宣宗又听不到敲鼓声了。到了次日,宣宗皇帝又询问是怎么回事?侍从回答说:“昨夜,陛下亲自来说不让敲鼓了。臣等不敢违抗皇命。”

宣宗皇帝说:“今晚就算是我来,你们也不要停止敲鼓。”可是这天,鼓声又消失了。

次日,侍从们奏报说:“昨晚,我们看到一条赤龙钻进了地穴。大家都被吓跑了,所以鼓声也就停止了。”

从记载看,董元素的符咒可以幻化成太监或宣宗本人,甚至是另外空间的生物赤龙。宣宗皇帝经过多次试验后,亲眼目睹了董元素的神奇异术,因此对他非常敬重。

董元素施展的奇术之多,甚至都难以一一记述。宣宗皇帝优待这位奇人异士,赏赐了丰厚的礼物。但董元素在京师待了半年后,便坚持请归,要回江南。宣宗只好放他回去。从此之后,他消失了踪影,谁也不知道他最后去了哪里。

(据南唐《中朝故事》卷下)@*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朝两位能预知未来、生死女术士把浙东道巡察使李褒官府中一帮人的未来命运和生死都给说中了。附篇八字命理分析,身过弱的命,为何实在不宜从事投机取巧之事呢?皆因命中财多身弱皆是祸也。
  •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有能人术士,或早早堪破天机,预知社会走向,或提前揭示个体命运,告知富贵祸福。而世人往往在历史走过后,才猛然发觉一切确实是早有安排,一切都是天定、命定,有些后悔也来不及了。
  • 人们都知道:董奉是太乙真人派来的使者,他与三国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并称汉代“建安三神医”。
  • 凡人修仙如何能成?最大的秘诀是一个字!葫芦里面怎么能住人,道家障眼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未解之谜》
  • 望儿山也称百望山,此山为太行山脉至华北平原最东端,主峰的海拔虽仅有210米但视野极为开阔,对北京城周边的景致可一览无遗。此地树林茂盛、环境清幽,到了秋季可见遍山枫红,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为之心旷神怡。关于此山的文字纪载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的《长安夜话》,其内容说道:“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故曰‘百望’”。
  • 杨五郎又继续说道:我已正式出家,除了讨伐盗贼,护卫寺院与信众外,不再过问战阵之事,其实六弟先前早已多次来信,还派孟良与焦赞要请我下山,我都婉拒了,况且我这山上只有区区数百武僧,要如何对抗辽国五万大军呢?
  • 杨五郎延德是杨家将士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行军布阵的能力在众兄弟中最为突出,所以出战时父亲杨业都让他担任副帅职位。传说他于金沙滩战后于五台山出家当和尚,但仍组织武僧团护卫百姓抗击辽军,朝廷因此封他为大德禅师,然而他出家上山到领兵抗辽的过程却流传着这样一段曲折连绵的故事.......
  • 当时北宋与辽国的边境长达千里,除了这三关之地以外几乎是平原无险可守,所以必须以有限的兵力守住重要的据点,才能力保中原文明免于外族的侵犯,据今人统计在这些地方与杨六郎有关的地名多达数十个,杨延昭在这些地方也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英雄故事。
  • “药王”孙思邈淡泊名利,仙风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学识和道行高深,“精识高道,深达摄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摄生之道,相传他活到141岁,外貌非常年轻,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闳、安期先生之类的神仙。孙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传》中有同样的记载,说秋天时,龙在绛地的郊外出现。史载中第一位“豢龙氏”是董父,是黄帝的后裔。在《九州要纪》中有提到:“董父喜欢龙,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龙,于是他成了豢龙氏祖先。”那么豢龙氏职掌什么工作呢?董父豢龙成功后,据传他与龙一起升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