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话之五】

有巢氏架木而居 燧人氏妙悟火的奥秘

文/山海青
有巢氏教穴居。(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089
【字号】    
   标签: tags: , , ,

概括而言,漫长久远的三皇时期中,有五位神人治世的事迹广泛流传: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

有巢氏构木为屋

太古之民,穴居而野处,搏生而咀华,与物相友,人无妎物之心,而物亦无伤人之意。——《路史》

远古时代的人类,晚上穴居在野地,白天捡拾草木的果实为生,如橡树、栗树的果子等。他们心灵纯净,所以能够与天神沟通,与万物祥和相处。人类既不会伤害动物,而动物也不会伤害人,生活简单而幸福,无忧无虑,寿命也非常长。

但是,时间极为久远之后,人类逐渐被各种欲望污染,人心变得聪明狡诈,开始猎取动物,生食其肉,并用兽皮做成衣物以保暖。动物与人类成为了仇敌,彼此戒备、伤害。

有圣者作楼木而巢,教之巢居以避之,号大巢氏。——《路史》

人类不像动物有爪、牙、角、毒等,为了防止被伤害,上天便降生一位圣人,教导人民用木头盖房屋,以躲避风寒暴雨,抵御野兽的侵袭,称为有巢氏。

传说,有巢氏总共传了一百多代,相当于三千多年

燧人氏钻木取火

虽然有巢氏教会人类用木头盖房子,但是当时的人生食鱼肉,因而经常生病。于是,上天再次派遣一位神人降生人间,他的任务是教导人们取火熟食。

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古瑞珍/大纪元)

民知巢居未知熟食,燧人氏出焉。——《通志‧三皇志》

为了完成这项上天所交付的任务,他经常观察天上星辰的运行,从天地间参悟了五行的属性,知道了“火”的奥妙。同时,他开始周行宇宙各处,辛勤寻找取火的方法。

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拾遗记》

一日,他来到一个称为“遂明国”的地方。这里没有四季的轮替,也没有白天晚上的区分,放眼望去,只见国土中巍巍矗立着一棵盘根错节、广达万顷的巨树,称为“遂木”。

周行宇宙时空许久的圣人,正感疲惫,不禁坐在树下休息,仰望着眼前不可思议的参天巨木。不久,他看到一些鸮鸟飞到树枝上,它们用尖嘴去啄树,啄着啄着,突然就冒出了星星般的火光。

圣人灵光一闪,随即悟到:只要折下树枝,用钻洞的方式互相快速的摩擦,就能产生火苗。这位圣人也就被称为“燧人氏”。

燧人氏一面寻找适合取火的树木,一面教导人们烹饪熟食,烹煮后的食物,无腥膻之气,有香美之味,人类正式脱离茹毛饮血的时代。

据传,燧人氏传了八世,治理天下五百三十年。

先进的结绳记事系统

燧人氏除了教会人类用火之外,还传授人类刻木结绳记事的方法。那时人类还没有文字,燧人氏教导人类使用抽象的符号,在木头上刻上记号以及打结绳,以记录天下发生的大小事。

时未有文字,燧人氏始作结绳之政,立传教之台,兴交易之道。——《纲鉴易知录》

做记号、结绳记事,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非常先进的记录方式,可以说是神传授给人类的一套完整而系统化的仙术,如同后来的“八卦”,或是现代的线条条码,简单的符号背后,有着复杂的编码系统,所以并不是“大事则大结其绳,小事则小结其绳”那般的单纯。

燧人氏,教人结绳记事。(古瑞珍/大纪元)

举例而言,绳子可以有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分类,绳结可以有不同的形状,代表各异的事类,绳子的粗细,再加上数目等等,就构成了很复杂的编码系统,就像英文二十六个字母,就可以表述所有的事情了。以现代电脑科技而言,0与1二位元,已足以表达所有的事物,相较之下,上古人类的结绳记事已经比现代电脑二位元的编码更为复杂了。

这代表上古人类已经有一套精密的记事系统,可以完整地记录事物,也代表知识可以被记录、累积与传承。因此,史书记载,燧人氏的结绳记事足以“立传教之台,兴交易之道”,也就是说,开启了人类以教育承传符号系统的必要性,并促进了人类交易的兴起。这对远古的人类文化而言,着实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参考资料:

1.《路史》卷五
2.《通志‧三皇志》
3.《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晋王嘉《拾遗记》
4.《开辟演义》

点阅【上古神话】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们都知道:董奉是太乙真人派来的使者,他与三国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并称汉代“建安三神医”。
  • 凡人修仙如何能成?最大的秘诀是一个字!葫芦里面怎么能住人,道家障眼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未解之谜》
  • 望儿山也称百望山,此山为太行山脉至华北平原最东端,主峰的海拔虽仅有210米但视野极为开阔,对北京城周边的景致可一览无遗。此地树林茂盛、环境清幽,到了秋季可见遍山枫红,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为之心旷神怡。关于此山的文字纪载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的《长安夜话》,其内容说道:“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故曰‘百望’”。
  • 杨五郎又继续说道:我已正式出家,除了讨伐盗贼,护卫寺院与信众外,不再过问战阵之事,其实六弟先前早已多次来信,还派孟良与焦赞要请我下山,我都婉拒了,况且我这山上只有区区数百武僧,要如何对抗辽国五万大军呢?
  • 杨五郎延德是杨家将士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行军布阵的能力在众兄弟中最为突出,所以出战时父亲杨业都让他担任副帅职位。传说他于金沙滩战后于五台山出家当和尚,但仍组织武僧团护卫百姓抗击辽军,朝廷因此封他为大德禅师,然而他出家上山到领兵抗辽的过程却流传着这样一段曲折连绵的故事.......
  • 当时北宋与辽国的边境长达千里,除了这三关之地以外几乎是平原无险可守,所以必须以有限的兵力守住重要的据点,才能力保中原文明免于外族的侵犯,据今人统计在这些地方与杨六郎有关的地名多达数十个,杨延昭在这些地方也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英雄故事。
  • “药王”孙思邈淡泊名利,仙风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学识和道行高深,“精识高道,深达摄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摄生之道,相传他活到141岁,外貌非常年轻,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闳、安期先生之类的神仙。孙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传》中有同样的记载,说秋天时,龙在绛地的郊外出现。史载中第一位“豢龙氏”是董父,是黄帝的后裔。在《九州要纪》中有提到:“董父喜欢龙,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龙,于是他成了豢龙氏祖先。”那么豢龙氏职掌什么工作呢?董父豢龙成功后,据传他与龙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馆,珍藏着一座神异的木质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从中间裂开,里边显现的是观音菩萨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两人说话间来到了一处巍峨雄伟的宫殿前,祖师说:“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会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会汇聚此地,你与我屏息远离瞻仰,我会把他们在历史上的名号告诉你,虽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归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诉你,好让你知道容易对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