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妙趣 :无字春联好过年

作者:容乃加
人间心愿今昔常新:过年迎接好愿景。( 林伯东/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976
【字号】    
   标签: tags: , ,

新年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传开新气象,也表诉人间的心愿。古人也有另类过年的应对、唱和法子,展现逗趣的过年情怀。乾隆年间治疆的贤能良吏尹文端公继善和陈文恭公宏谋各有一段诙谐逸事。

《清史稿》说,乾隆年间治理边疆的贤能良吏以尹继善与陈宏谋为最。“尹继善宽和敏达,临事恒若有余;宏谋劳心焦思,不遑夙夜,而民感之则同。”(《清史稿‧列传九十四》)这两位贤能的官吏,各在除夕日曾留下一段逸事。

有字不如无字好

陈宏谋谥号文恭(字汝咨,号榕门,1696年—1771年)出身广西汉族,是雍正元年癸卯恩科第一名举人(解元),同年联捷进士。在他在学时,就立志“必为世上不可少之人,为世人不能作之事”。他历任多省巡抚、两广两湖总督、兵部和吏部尚书。

陈文恭公宏谋任职地方官员时,无论到任久暂,一定深入研究当地的人心风俗之得失,梳理条举出民间利病当兴当革的事务,分出轻重,次第办理。他在山林清泉间,也爱与乡中父老聚在一块,谈谈笑笑。

有一年除夕前数日,乡人们登门请求陈老写春联的不少,陈公笑咪咪地,让来的乡人在纸背上标识自家姓名,然后让他们回家等着。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陈公迟迟不动笔,也不见他命书记代作春联。

到了除夕那一天,乡人纷纷来取春联。陈老就把各人之前带来的纸发还给他们。乡人一看春联纸上一字全无,大为吃惊,问陈公为何不写字?

陈公悠悠然答道:“有字不如无字好。”
乡人们个个高兴地携着无字联儿归返家门,将联儿贴门首。

有人看到无字联儿,问道:“这春联为何无字?”
乡人告诉那人说:“陈公说了:‘有事不如无事好。’所以不用字也。”
后来,陈公听闻乡人的解读,也欣然大笑。

陈文恭公早年在担任陕西巡抚期间,为地方兴农业从修水利着手,因为他深知水利是农业之本。他将诸州县村庄的河道,都绘了图悬挂于壁上,一再审视,理出治理疏濬河流航道的办法。然后,他提倡植树养蚕、农事深耕,颇有成效。

他在云南办理铜矿很成功,制定奖励办法,结果大大提高产铜的量能,从而罢买洋矿。注重经济民生的同时,他在百年树人的大业上下功夫,在云南立义学七百余所,令苗民能学读书。后来边人和苗民也有不少经过读书而取得科第。乾隆三十二年他官至东阁大学士,深获重用。

陈文恭公宏谋石刻像,出自《沧浪亭五百名贤像》。(公有领域)

新诗和到是明年

尹继善谥号文端(字元长,号望山,1694年—1771年)满洲镶黄旗人。他是雍正癸丑进士,乾隆十三年(1748年)任协办大学士,乾隆十九年(1754年)除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

文端公以三十八岁的少壮之年就受任总督,八任其职,前后长达三十余年。第四次时出任两江总督,期间长达十一年,他视江南为故乡,“不侵官,不矫俗(不立异违俗),不蓄怨,不通苞苴(不受贿赂)”。地方百姓对这位处事公正、廉洁亲和的爱民总督非常爱戴,一听到他要担任本地方的首长,老老幼幼都奔呼走告,相互祝贺。[《啸亭杂录》卷七]

文端公不仅有治理地方的干才,而且诗才敏捷,作有新旧体诗《尹文端公诗集十卷》。当他任两江总督时,清代的大才子袁子才(袁枚)是他的门生。他与袁子才唱和,每每赋得诗句,必快马飞传给子才。那一方袁子才对尹公作诗的神速既敬畏,又心有不甘。

某年除夕,三更鼓已经敲过了。尹公家门前来了一人,原来是门人袁子才差人持一信签来到。文端展读,见是袁生新诗,诗云:“知公得句便传笺,倚马才高不让先。今日教公输一着,新诗和到是明年。”好个“新诗和到是明年”!

这一年中尹公飞马传新诗,诗才敏捷一路领先,袁子才于是利用除夕夜半三更之际,送上一诗,量您尹公诗才再怎么快,至少在新年之前也回和不了!文端见到门生子才诗结尾的这一句“新诗和到是明年”,不禁大笑,笑开了新年!

这里也来欣赏尹公的一首诗——《陪倪子珍侍御张南华太史两主试游近华蒲其一》:

浮生聚散想前因,梦兆何须问假真,
(张太史此来曾得梦兆造访此地)
应笑此来还是梦,衔杯且作梦中人。

尹文端公继善石刻像,出自《沧浪亭五百名贤像》。(公有领域)

自行束脩以下

袁子才曾经为尹文端先生代拟对联,尹公写了封书信答谢他,并附上一盘风干的肉作谢礼。他在书信中诙谐地说:“谢代笔之劳,兼谢在旁磨墨者之劳,佳人闻之(肉香),必嫣然一笑也”;又说:“自行束脩以上,为弟子奉先生而言。今自行束脩以下,又为先生奉弟子而言。”

“自行束脩以上”是出自《论语‧述而》的句子,“束脩”是一束肉脯,也指弟子答谢老师教学的最微薄谢礼(学费)。如今,尹公倒过来奉谢自己的门生,所以说“自行束脩以下”也。

昔日时代,文人的诙谐,或出自自然的睿智,或出自经典的文采,都来自深厚的修养,自然而然汩汩而出,与生活长相左右也!
@*◇

参考资料:《清稗类钞》《清史稿》《啸亭杂录》《尹文端公诗集》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 年少时看过一副对联,一下就记住了。对联说:“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而这下联就出自于《论语》本章。不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九个字,仔细琢磨,内涵极深,令人感慨。
  • 一只巨型鸽子雕塑去年10月起现身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High Line),约16英尺(4.9米)高。创作这件艺术品的艺术家Iván Argote认为鸽子是纽约的标志动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鸽子其实是多年前从欧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也从另一角度讲述了纽约的移民历史。无处不在的鸽子,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
  • 事实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门教人“三达德”,要“智、仁、勇”并修。故而,此处应将仁知贯穿、融合理解。
  • 可以说,尧、舜禹、汤、所形成的伦理与政治传统,是孔子“仁”的历史源头。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继承、弘扬、创制的礼乐文化,则是孔子“仁学”的直接来源。
  • 月全食发生时,月球表面若呈现暗红色或红铜色,在西方称为“血月”(blood moon),西方《圣经·启示录》以血月预言末世的一件大事,和人人相关。中华文化中也早有对此现象的观测,但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气覆月或月如血光来形容,是属于天文异象中“月变”的一种,在历朝历代的天文志中留下很多历史记载。西方和中土对此天文异象的记载虽然用字不同,但是都指向同类的概念,那是什么呢?
  • 孔子针砭时弊,言简意赅,这里讲的三种情况,都是身边事,人人都能遇到的。要讲修养,要讲礼,就从这三点做起,实实在在的,那么人就会不一样了,社会风气就能好起来。
  • “六代乐舞”之首,就是黄帝的《云门大卷》。据《史记》等典籍记载,黄帝以“云”命名百官,军队也称为“云师”。 云门即是天门,世上人都来自天上,《云门大卷》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
  • 在商纣王时代,殷商朝廷和各诸侯国都设有禁狱,只西岐才有画地为牢的事出现。这是因为管理西岐的文王是位圣人,他通晓先天八卦,知道法律的设置本质是为了规范人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