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钥】残疾人善念善行感动神 免除残疾

作者:泰源
font print 人气: 1229
【字号】    
   标签: tags: , , ,

人的善心一念、人的善行一举,引得神迹出现,这种事情现代几乎看不见了。为何人看不见神迹了?为何看不见神迹改变人命运的传奇了?人生真的有命运吗,看两个悲惨的残疾人怎样改变了人生?

残疾儿行乞十八年  如何改变人生?

元朝时期,万载县的获赋市,有一姓郭的靠行乞为生之人,左手和两足都反掌朝上,只能靠右手拖着身子在地面擦行,人们就叫他为“郭擦”。郭擦的母亲年老又患有风痛病,其弟也有同样的病。郭擦每月初一和十五出外丐讨,市上的人都可怜他而给他食物,他便将乞得的食物养活母亲及弟弟,一年又一年,十八年来毫无怨言。

元贞二年冬天,郭擦遇到一位道人,道人见他贫苦,又甘心靠行乞来养活母亲与弟弟,于是就将五粒药丸交给郭擦,说:“你服了我的药,宿疾立即可以痊愈。”郭擦如道人所教的服下去后,手足随即恢复如常人一样了。

不料疾病痊愈后,再没有理由出外乞讨了,也就没有人给他食物,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郭擦正愁不知如何谋生是好。这时,他又遇到那位道人。郭擦十分感谢他,又祈求他说:“承蒙你的恩惠,给了我药丸;当时一时间忘记了母亲的病,未曾将药丸分给她,而今母亲还病着。”

道人再将五粒药丸给他,其母亲只服了两丸,疾病就全都消失了,尚余下三丸。这事碰巧被邻近的富人知道,这富人也有一样的病。富人对郭擦说:“听闻您有妙药三丸,我想用一锭钞票(五十贯为一锭)与您交换药丸。”

郭擦回答说:“我不要钞票,假如你服用药丸病好了,只希望你能收容我们一家三口,让我们食宿有着落,我们也可以为你做些小工,不必再流浪。”富人答应了。

于是郭擦将药丸交给了富人,富人服用药丸后果然有效,富人亦信守诺言,收容郭擦一家三口,并供给他们食物。

由于郭擦一心孝悌,感动了神明,出现了神迹,最终改变了全家人行乞的命运。而且他从没有因为自己的残疾而失去勤奋的精神。吁!一个乞丐尚能存孝心存友爱之心若此,在一般人的身上是不是还有更多改善的空间和向上提升的机会?!

资料来源:《湖海新闻夷坚续志》

果报不爽 一念之间驼背变直的神迹

时代来到清朝,洞庭东山地区,有一个关于“金驼子”的传奇。他姓金,人们爱叫他金锭,因为他背脊弯曲如弓,看似一只金元宝。当时知道金驼子的人,凡是家中有喜庆吉利之事,一定邀请他上门,视为好兆头。平常过年过节的吉日,不论远近人家,都争相邀请他。金驼子一到,那些人家就供养他金钱,赠送他酒食。金驼子总是吃饱饮醉,满载而归,就这样不出几年,家境竟然富裕起来了,买下了二十余亩良田。

金驼子乡中有个大户,一直以来就想拥有金驼子买到的田,一直未能如愿。这次他见到肥田为驼子所得,十分忌恨,暗中设计陷害,让金驼子陷入徭役案而打官司。金驼子因此件官司耗尽家财,家中肥田最终归了此位大户。

金驼子遇到打击变贫了,整个人都变得凄惨黯淡,这时也无人再去请他光临庆贺喜宴。

有一天,金驼子行走在昔日的肥田间,十分感叹。锄田的人是他昔日的旧佃户,他们与金驼子交谈,告诉他徭役官司阴谋的内情。金驼子获悉乡中那位大户设计陷害了他,心中充满愤怒。他回到家中,他找出一把刀子磨得锐利无比,出入都带在身上。从此他日思夜想的就是报仇。

有一天,他终于侦察到一个下手的好时机。那天大户到亲家家中赴宴,他预先埋伏在路边的屋檐下。等到了九点多,金驼子忽然心中闪出一念头,自言自语说道:“他违背良心是他的事;而我贫,是因为我的命也,为什么我还要作恶呢?”

于是他把刀扔入河中,转身便往回家的路上走。在黑暗中,他突地碰到桥柱,一踉跄撞倒在地上。碰撞的剧痛让他倒地很长时间才能慢慢爬起来,起来后他觉得腰背间有些异常,只是觉得可能是跌倒造成的异样感。

回到家,他用力敲门,妻子打开门,一见到他,十分惊讶地说:“哇!你今天为何能挺直站立了?”妻子因为惊喜而大笑不已。左右邻居们听到笑声,都走出来查看,眼前的金驼子好像换了个人,过去的弯曲驼背的状态不见了。

这件奇事很快传开了。有人探问他,驼背怎能变直?他托称自己得到了神奇药方,隐藏了自己曾携刃想去行刺和悔悟的过程。

几个月后,乡中那位大户忽然来拜访他,赠送他很多东西,显得十分殷勤。拜访时,大户恳切邀请金驼子到他家去。驼子起初拒绝了。之后,大户更加热情邀约,只好跟随着他去了。

进入大户家正厅,眼前摆了一席丰盛的酒菜,大户殷勤有礼地接待他。酒喝得畅快尽兴之时,大户请驼子到另外一室,对坐着谈心里的话。

驼子心存疑惑,不知对方藏着什么心。夜深将要离别时,大户才说:“自从您免除顽疾后,我内心深感欣慰,在下自不量力地有求于您,您一定能给予我很多帮助!”

金驼子正想问什么事时,大户突然跪在地上说:“我年过五十,才得到一个儿子,今年七岁,长得眉清目秀。岂知,一天晚上在灯下追逐嬉戏时,脚挂在屏风上而向前跌倒,于是背部弯曲,从此难以伸直。孩子的母亲日夜牵挂,不知如何是好,我想能够医好他,非您的神奇药方不可。如您能肯出手援助。我当奉送百金为您祝寿。”

听得这番话,金驼子仰天直视,久久都说不出话来。大户笑着说:“难道一百金还嫌少吗?如果再加多些,我也不会吝惜的。”驼子不由得十分感慨,一时涕泪俱下,泪流满面。大户更加奇怪,询问是何事?

这时金驼子终于倾吐了自己一直隐藏的内情。将当晚所发生的事情详细说了一番,又说计算当晚自己抛刀之时,正是他儿子得疾之夜也。

大户听闻后,感到一阵惊骇、恐惧,毛发悚然,十分惭愧,也跟着哭泣起来。第二天大户把金驼子夫妇载到家中,供养他们,将良田还给他们。第二年,大户再生一个儿子,而七岁那个驼背儿子死了。

从这件事情上,他们报应的发生竟是瞬间发生,没有丝毫的延迟和差错。人心中出一善念,憣然悔改,幸福人生的门也跟着打开了。

(资料来源:清·褚人获《坚瓠集》)@*

─点阅【人生之钥】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赏赐有礼—清代文献中的天子礼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 年少时看过一副对联,一下就记住了。对联说:“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而这下联就出自于《论语》本章。不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九个字,仔细琢磨,内涵极深,令人感慨。
  • 一只巨型鸽子雕塑去年10月起现身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High Line),约16英尺(4.9米)高。创作这件艺术品的艺术家Iván Argote认为鸽子是纽约的标志动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鸽子其实是多年前从欧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也从另一角度讲述了纽约的移民历史。无处不在的鸽子,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
  • 事实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门教人“三达德”,要“智、仁、勇”并修。故而,此处应将仁知贯穿、融合理解。
  • 可以说,尧、舜禹、汤、所形成的伦理与政治传统,是孔子“仁”的历史源头。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继承、弘扬、创制的礼乐文化,则是孔子“仁学”的直接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