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中华文化】

美容美体中药芳菲绽光彩 500年前化妆品保养品

作者:允嘉徽
font print 人气: 878
【字号】    
   标签: tags: , , ,

脸部的化妆是醒目的焦点,古今都很注重,精致的化妆要讲究全套的美容,对全身发肤、指甲等等都用心保养。咱们古人在这方面早发展出形形色色的全身保养品、化妆品,它们都是中医药学花园中绽开的美丽芳菲。猜猜,往前推五百年,那时的古人利用天然植物、矿物,开发制出了哪些保养品、化妆品来美容、来呵护自己呢?

对于中华文化中的美容化妆品、全身保养用品,明朝有个很讲究保养养生的宋诩,留下了很详实的记录。宋诩是生活在明朝弘治、正德年间的人士,生活在距今五百年前。从他的书《竹屿山房杂部》中,可以看到五百年前古人所用的保养品、化妆品琳琅满目,令人惊艳。从美发美须、美容、美体、熏香除臭,到去痣除瘢除癣等等,品目繁多,而且这些美容化妆品、美体保养品都可以用纯天然的方法,在自家制成。从他的记录中看到,这些化妆品、保养品都是当时流行的东西,其效用也得到了实际应用的实证。

这里将《竹屿山房杂部》书中的记录,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借此见识一下,古人的天然美容品、化妆品的品项有多丰富。有意思的是,现代人许多棘手的美容问题,五百年前咱们的前辈已经有了很完善的解决之道,展现了中医药学奇葩的芳华。

甲类、养护发须的美容品

美发是非常受到重视的美容课题,中华文化中的中药科学中当是少不了美发化妆品、保养品。图为顾恺之《女史箴图》之修容。(局部摹本,大英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五百年前,中华文化的中医药科学,为人的美丽加分,提供哪些美容问题的解决方案呢?

*变白的头发、胡须,能染黑吗?
>可以使用染发须剂染,这是涂在头髪胡须上的,好像现在的指甲花粉染发剂的使用型态。其中用到很多种中药材的综合功能,有先染和后染二道程序,让效果更好。先染药有这五种:黄丹用来转色,蛤粉能润色,光粉取粘性,定粉定住黒色,麝香能让染色深入须髪孔里,让染色持久。后染药含有八种。前后染药都是研成细粉末备用,要用前再合在一起使用。

>也可以使用黑发膏,早晚用来涂抹发上。
材料有:侧柏叶、柏苓、百药煎、芽茶、何首乌、旱莲草蕊、酸石榴皮、青胡桃皮、香附(以上各一两),青盐(二钱半)。
书中写了作法:材料经过咀嚼,放瓷器内用水煎,煮到三四沸,放冷入生姜汁(七两),早晩用来抹髪,滓可以再煎再利用。

*头发胡须不长,掉发秃头怎么办?
>使用生发水。这生发水同时也可以使白发变黑。主要材料是晒干旱莲草,肥皂炒燥削成末,每日沐洗须髪,白者能黑,落者再生,稀者自密。

*怎么解决掉头发或头皮屑的烦恼?
>有一种浓发水,可以滋养头皮来强健头发、去头皮屑。主要材料是:侧柏叶、榧子肉和不去衣的胡桃仁等等。

*头皮出油过多,头发油腻,怎么办?
>使用醒头香粉,主要材料有川芎、白芷、甘松、零陵香……等等。细末粉撒头上用梳子扒梳,或用头巾包住过一夜,效用更好。

*如何维持头发芳香?
>使用木犀花油(桂花油),能让头发飘香。
木犀花油作法:摘木犀半含花,择取一升加入真菜油一斤,置瓷器中,以油纸和竹箬紧盖瓷器,置热水中煮片刻取出,摆十日后滤清油,就是木犀花油。密藏用来涂抹头发,愈久愈香。

乙类、有关养颜美容的化妆品

*怎样让脸色白皙?
>可用“鸡子粉”敷脸。主要颜料有鸡蛋黄、上等铅粉和蜜陀僧等等。

*怎样让脸色光泽动人?
>用“珠子粉”护肤,里面含有白坯土、白芷(去皮)、碎珠子和麝香、金箔、银箔……等等珍贵材料。

*怎样让脸色、嘴唇明润动人?
>可利用润色胭脂。它取自天然材料,腮红和唇膏通用,而且颜色入肤,自然匀润。容易保存使用的是干胭脂,采用朱砂、蛋黄、明矾和麝香为材料。还有花胭脂、油胭脂、白胭脂,颜料取自红花。

*脸色晦暗黑沉,有粉刺,怎么办?
>有一款十百散,可以去黑垢,去粉刺、面垢(角质)。主要材料取自十种白色植物:白芷、白芨、白蘝、白牵牛、白附子、白檀香、白茯苓、白蒺藜、白僵蚕和白丁香。

*皱纹出现了,有办法去吗?
>可以使用“少颜膏”去皱纹,用于早晨洗脸。
材料:黄檗皮(二寸半,细末)土瓜根(三寸,细末)肥枣子(七枚)捣为膏,早晨起床后,溶入温水中洗脸。

*脸上有痣碍眼,能去掉吗?
>没问题,有点痣膏。在每年寒食时取桑条,燃灰淋汁熬成膏,㸃痣自落。

*脸上长酒齄(音:渣,鼻上疱)鼻,有办法治吗?
>可以采用枇杷叶(新叶去毛阴干,一两)栀子(五钱)研磨成细末,每服三钱以温酒调下,早晨起床服先去左侧鼻上疱,临睡前服去右侧鼻上疱。

丙类、美体的用品

*怎样让身体散发舒爽的香气呢?
>可以使用沐浴五香汤、香身丸。每含化一香身丸,常觉口香五日,身香十日,衣香二十日。香气习习,还可以辟汗。
五香汤材料:白芷、桃皮、柏叶、零陵香、青木香。用来煎汤沐浴。

*怎样让衣服散发芳香?
>有天然芳香包能透衣香。香包放衣柜中。也有浣衣香可以用来洗衣增香。
透衣香包材料:木香、檀香、甘松(各半两),藿香、茅香、牡丹皮、零陵香(各一两),丁香、官桂、辛夷、三柰子(各三钱),脑子、麝香(各少许),磨成粗末轻縠,装入囊袋中放衣橱。

*身上有腋臭狐臭很困扰,怎么办?
>有独神散,可以去腋臭狐臭。白矾(枯)碾为极细粉末,常敷在腋下。

*身上皮肤长瘢,可以无痕去瘢吗?
>没问题,有纯植物沐浴汤,可以沐浴兼搓擦去瘢痕。主要材料的紫背浮萍,要在端午日摘取才有神效。

*皮肤长疥癣,很困扰,怎么办?
>有疥癣用沐浴汤,用来洗浴、沐发,就可以解决疥癣皮肤病烦恼。主要材料有苦参、荆芥、独活、细辛、地骨皮和五加皮。各等分,咀嚼后放入绢囊中煎汤,用来沐浴,洗发用的多加上糯米。

丁类、治疗用

*牙齿不牢松动,有办法解决吗?
>有“固齿粉”可以对应解决。主要材料是旱莲草(即鳢肠草)和青盐,合制后,可以补肾气固牙齿,同时可以使发、髭变黑。

*身体容易流汗,怎么办?
>有辟汗香身粉,可以防汗。
材料有蛤粉(三两),青木香、麻黄根(各二两),甘草(一两),甘松、藿香零陵香(各五钱),研磨成极细粉末,浴后用绵扑沾粉扑身体。

*脚趾内缝臭烂,怎么办?
>有红玉散可以治疗。

*生了头虱身虱,怎么办?
>有水银索(束带)可以对付。绑在头部去头虱,绑身上去身虱。

*脚底长鸡眼,有办法止痛、拔根吗?
>有治鸡眼的贴布。𥐻砂牛胶贴布,可以尽拔出根来。另外取乌梅肉捣烂调醋敷贴,鸡眼自消且不痛。

从这份《竹屿山房杂部》的品目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华文化在医药学上的成就,不仅让人健康,也让人美丽焕发光彩;又可以去痣去瘢、去癣去鸡眼,治疗无痛无痕,解决了美人之痛。在《竹屿山房杂部》一书中,都详细列出了药草材料和制作方法。

晋代的医学家、制药家葛洪曾经借用化妆品的效果来劝学,他说,天生丽质的美女西施,用了化妆品将变得更加妍丽动人,即便是像丑女宿瘤,也可以遮丑藏丑。“粉黛至则西施以加丽,而宿瘤以藏丑。”(《抱朴子‧勖学》)是的,善用中华文化医药科学的成果,的确具有提升外在美、化合内在美的功效!@*

─点阅【璀璨中华文化】系列─

责任编辑:王愉悦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 年少时看过一副对联,一下就记住了。对联说:“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而这下联就出自于《论语》本章。不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九个字,仔细琢磨,内涵极深,令人感慨。
  • 一只巨型鸽子雕塑去年10月起现身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High Line),约16英尺(4.9米)高。创作这件艺术品的艺术家Iván Argote认为鸽子是纽约的标志动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鸽子其实是多年前从欧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也从另一角度讲述了纽约的移民历史。无处不在的鸽子,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
  • 事实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门教人“三达德”,要“智、仁、勇”并修。故而,此处应将仁知贯穿、融合理解。
  • 可以说,尧、舜禹、汤、所形成的伦理与政治传统,是孔子“仁”的历史源头。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继承、弘扬、创制的礼乐文化,则是孔子“仁学”的直接来源。
  • 月全食发生时,月球表面若呈现暗红色或红铜色,在西方称为“血月”(blood moon),西方《圣经·启示录》以血月预言末世的一件大事,和人人相关。中华文化中也早有对此现象的观测,但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气覆月或月如血光来形容,是属于天文异象中“月变”的一种,在历朝历代的天文志中留下很多历史记载。西方和中土对此天文异象的记载虽然用字不同,但是都指向同类的概念,那是什么呢?
  • 孔子针砭时弊,言简意赅,这里讲的三种情况,都是身边事,人人都能遇到的。要讲修养,要讲礼,就从这三点做起,实实在在的,那么人就会不一样了,社会风气就能好起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