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一身忠直正气 自述多次与鬼神谈判

文/宋宝蓝
一代大文豪苏东坡。(孙明国绘/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5228
【字号】    
   标签: tags: , , ,

苏轼(1037年-1101年),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他为苏东坡。他“忠义许国,遇事敢言”,才华横溢独出当世。宋神宗爱读他的文章,称他为“天下奇才”。他虽有高才,却不恃才傲物,平日待人宽厚温和,只要此人稍有可取之处,他都会倾囊与其论辨唱酬,所以士大夫都很尊敬他。在他众多的轶事中,还有几则与鬼神谈判的故事呢!

一身正气 坚拒邪祟索求

根据《师友谈记》记载,苏东坡曾说,他这辈子曾经数次与鬼神辩论。他的次子叫苏迨。苏迨小时候,忽然有一天,他说家里有一个贼,看起来又黑又瘦,穿着青色的衣服,还在屋里乱跑。

苏东坡让几个仆人去找,结果什么也没发现。但是,苏迨的奶妈突然出现了状况。她忽然性情大变,歇斯底里地疯狂大喊。苏东坡闻讯去看望她。奶妈愤怒地向他大喊道:“我就是那个又黑又瘦穿着青色衣服的人。我不是贼,是鬼。想让我从奶妈的身上离开,你得为我请个巫者。”

苏东坡态度很强硬,直接拒绝了它的要求。那鬼祟又想要些小功德,吃点人间香火、酒食,苏东坡再次拒绝了。鬼祟接连讲条件,都被苏东坡拒绝。最后,那鬼祟只求一杯水,苏东坡令仆人给了它。喝了水,奶妈忽然倒在地上,然后就苏醒了。

士卒遭侵扰 东坡正气镇邪

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年),朝廷任命苏东坡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凤翔位于陕西西部,离渭水不远。苏东坡因此远离了京城,在外任职,副署公文,审问案件。

四年后他除官,从凤翔返回京都,途经华岳。一行人正顺山路而行,一名随行士兵忽然中邪,在路上自己脱起衣服,一件一件地扔掉。苏东坡让人把他绑起来,勉强给他穿上衣服,但是衣巾又掉下来。众人都说一定是触怒了山神,那个士兵才中了邪。

苏东坡走到庙里,对着神像说:“昔日我去赴任,没有向您祈福;如今回程,也没有向您祝祷。今天只是因路过而不敢不谒拜。有一个随行的士兵突然中邪发狂。人们说:‘这是山神发怒了。’我不知道是否因此而这样?然而,这个士兵地位卑下犹如蚁虱,哪里值得劳烦山神显现威灵?或许,他犯下了别人不知道的罪恶,我们实在不知道;或者他懈怠失礼,或者他盗饮御酒等小罪,这也不值得神明责备,应当置之度外。”

接着,他又说道:“我认为,山神藩镇统辖一方责任重大,所辖范围很广。其间有权有势的富贵人家,有人行事奸邪,山神不敢向他们示现威灵,却对一个小卒施怒,这样恐怕不行吧?一个小吏病倒了,一件事就有缺,希望您能宽恕他,可以吗?”

苏东坡祷告完毕后,刚离开那座山神庙,忽然马前刮起一阵风,霎时狂风呼啸,一片飞沙走石。 苏东坡逆着大风,艰难而行。眼看着风势越来越大,苏东坡的身边只有一个随从,负责带着他的行李走在后面,其他人都想着避一下风头。有人劝苏东坡,最好再去庙里向山神祷请,好免去这场灾祸。

苏东坡说:“是福是祸,都是出自上天的安排。神明怒则怒,我还是要走我的路。山神又能把我如何?”不久,大风就停止了,什么灾祸也没有发生。

在《“坡仙奎宿”苏东坡是奎星下凡?》一文中,我们曾经介绍过,根据《柳亭诗话》记载,传闻苏东坡是天上的奎星星君,或许他来源很高,鬼神不敢侵犯。加之为人宽厚,忠直敢言,一身正气消弭了风灾。

讲解脱之道 书祷文祭祀

宋哲宗即位后,苏东坡担任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礼部贡举等官职。他于元祐六年(1091年),任吏部尚书。

苏东坡的二儿媳欧阳氏是欧阳修的孙女。那一年,她产后没多久,在身体虚弱染病之际,不幸遭到了鬼祟侵扰。这个年轻的儿媳突然对家人说:“我姓王,名叫静奴。去世后,我的魂魄滞留在此,已经很久了。”

苏东坡责备那鬼祟说:“我不是怕鬼的人。况且京城里有很多道士善于祛邪逐妖,他们绝对有能力把你赶走。你因糊涂愚拙断送了性命,死后还想作祟闹事!”苏东坡被贬到黄州的时候,曾经在安国寺参禅多年,通晓一些佛理。于是,他为王氏的灵魂讲述解脱的道理,又善言相告:“你最好离开,明天傍晚我一定会用佛门之法,为你做些功德。”

于是王氏双手合掌,说道:“感谢尚书大人,我这就离开。”此后,二儿媳也就痊愈了。第二天黄昏,苏东坡言而有信,亲自书写了一通祷文,备办了祭品,焚香祭奠,送予王氏。

苏东坡秉性“忠义许国,遇事敢言”,许月卿六《跋东坡墨迹》评价苏东坡:“忠义之气贯日月。”他不用道符、不用咒语,多次凭着一身忠直正气,就镇服了鬼祟。

参考资料:
《师友谈记》
《宋史》卷338
《黄州安国寺记》
林语堂着,《苏东坡传》第六章/第十七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十年间不经科举,方观承从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纪元)
    在祖父、父亲被贬谪到黑龙江时,方观承还只是个少年,但他与兄长每年轮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亲,徒步往返万里。有一年,他辗转先去了浙江宁波,打算找一个富裕的亲戚借点钱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师父给的盘缠,准备离去时,道士提醒他说,“你回去以后,要好好的修身养性,否则这套本事就不灵了。”
  • 杨延昭传奇——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清玉/大纪元)
    在玉皇殿主阵失利后,王兰英、杨延昭及穆桂英率领将士一度攻下玉女、铜光等数十阵,并成功让黑水、西夏国军士倒戈投向宋营,然而此时辽国萧太后前来亲自坐镇,辽军士气大增,宋辽双方互有胜负,战况陷入胶着状态长达数月之久,宋军诸将士苦思对策,始终难有进展。
  • 等大伙儿进入内室,只见壁间挂了一幅赵子昂所绘之马,内有一匹,毛色与丢失的马儿非常相似,马尾巴处被香头的火炷所烧。此时崔生方始悟到,那马,原来是东邻家的画中之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觉呢。
  • 古籍曾记载一位高人。此人常常与虎为伴。我们常说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说虎是危险的动物,这位古人为什么会与虎为伴呢?他又是如何驯服猛虎的呢?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颗善心,在处理问题上动善念。
  •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他进了屋内,看见男婴,心里一惊,“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刚刚的梦中人吗?”
  • 廉广画了一只大鸟。画完后,试着呼叱,大鸟果然展翅欲飞,于是廉广乘上大鸟飞出牢狱,大鸟载着廉广一直飞到泰山顶上才落下来。
  • 杨延昭传奇——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清玉/大纪元)
    再连破二阵之后辽军对接近宋军大本营的各阵加强兵力防守,对此穆桂英及杨宗保又找来将士们商议后续破阵对策,各路将士到齐后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后台徐徐走来,正是本卧病在床的杨延昭。
  •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有两虎骤然奔至,狼群吓得四散奔窜。
  • 这些昧了良心、只认钱财而草菅人命的贼寇,长久以来尽干坏事,以为人不知鬼不觉的逍遥法外,可“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那城隍感动于朱公的仁民、爱民胸怀,利用梦境以诗谜点化因而破案,冤情得以昭雪。所以为人得安分守己才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