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道传·徐守信】(4)

神仙临凡见徐神翁 世人对面不识仙

文/宋宝蓝
图为清 吴历《古寺丛林》局部。(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24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北宋时期,天庆观有一道士,名叫徐守信。他终日洒扫,从事杂役。繁琐的杂务,世俗的喧哗,并没有影响他潜心修道。他修行有素,在滚滚红尘施展了许多神迹,被世人尊称为徐神翁,成为民间早期的八仙之一。他身在道观方寸之地,朋友圈遍及大宋官场。无论贤臣,还是奸佞,都慕其高德,长途跋涉拜见他,或问前程,或求医卜,恳祈神翁指点迷津。宋朝时,八仙中的几位仙人游走人间,也曾探访徐神翁;而当朝丞相和道士们却因不识真仙,错过了礼仙的机缘。

宋朝丞相张商英(1043年─1122年,字天觉)有一年出游,曾经将船停泊在扬州的山光寺前。无意间,张商英看见岸上有一位道人正在洗手。

丞相遇仙道 徐翁释仙名

又见道人从手指间取出一个篦子,梳理头发。或因道者神态超然,自然流淌出不同于凡俗的神彩。张商英讶异于道人气度清奇,于是邀请他到船上来,问道:“刚才看到你梳拢头发,该不会用的是剑吧?”道人应声回答,并没有否认。

张商英又问:“我能否看一下呢?”道人还是像刚才一样,从手指间取出篦子,如白金色,长约三寸。道人对着篦子吹了一口气,忽然篦子就变成了宝剑。张商英接过来仔细地看,果然是把真剑。他坐下来,还想再问,但是道人已经消失了踪影。

张商英来到海陵(今江苏泰州下辖区)后,见到了徐神翁。他刚要询问途中所遇道人一事,还没来得及张口说话,就见徐神翁取出一片纸递给他,上面写着二个字“洞文”。“洞”字中一画向下移,成为“洄”字。“回”字中含二个“口”字,因此知道了在岸边遇到的道人是吕洞宾。因为吕洞宾在世间行神迹时,曾自称“回道人”。

真仙换貌验人心 丞相决意修掉邪见

根据民间传说看,这不是张商英第一次与吕洞宾擦肩而过。张商英拜为丞相那天,有一位伛偻道人来到张府大门前化缘。当时,张商英并没有以礼相待。反而戏问道人:“你有什么法术?”

道人说:“我能捏土为香。”说着,就从台阶旁取泥捏香焚烧,香味极其浓烈奇特。香烧罢,那位伛偻道人就消失了。张商英在几案发现了道人留下的一首诗:“捏土为香事有因,世间宜假不宜真。皇朝宰相张天觉,天下云游吕洞宾。”真仙就在眼前,只因换了一副伛偻的形貌,就迷住了人眼。张商英痛恨自己不识真仙,后悔不已。从此,他决定要修去心中的邪见。

说来也奇特,徐神翁没有在现场,就已经知道了张丞相遇到了一位道人,还以二个字揭示了道人的身份。

徐神翁虽有神通,但平常他在天庆观里,只做些诸如扫地的杂活儿。他未卜先知,预事奇准,许多人慕名前来礼拜,或询问前程,或祈求疗疾。世俗大众礼拜徐神翁,世外的神仙也常临凡,去见这位世间的高人。

仙姑临凡 众人悔不识仙

闲暇时,徐神翁多是站在香柜的旁边。有一天,忽然有两位貌美的女子跃入了人们的视野。她们彼此牵着手,走进了天庆观。而且一边走,一边旁若无人地自在歌唱,直接走到徐神翁所在的地方。

众人都感到错愕惊讶,过了很久她们才离开。有陈姓、李姓二位老翁在旁边看到了刚才的一幕,他们问徐神翁:“那二位妇人是谁?”

徐神翁说:“是何、蒋二仙姑啊。”众人一听是神仙,赶紧去追。那二位仙姑走到门口,随即身影就消失了。

吕仙访徐翁 道士忙到不礼仙

宋哲宗赵煦绍圣元年(1094年,甲戊年),天庆观举行上元醮祭奠仪式。醮典结束后,道士王善祥等人就到在醮器库清洗祭器。这时,他们看见了一位道人,形态面貌一派俊伟磊落。道人身穿着普通的布袍,来到库前向他们行礼,作了一个长揖,但是王善祥等人并没有在意。

那位道人离开后,徐神翁来到库前,问善祥等人:“为什么你们不请道人吃杯茶呢?”善祥说:“我们都在忙着干活啊。”

徐神翁呵斥他们,说道:“那位是吕公(吕洞宾)拜访我来了。”王善祥一听,急忙出门去追,结果没有追上,白白错失了礼仙的机缘,为此后悔莫及。

事据《虚静冲和先生徐神翁语录》卷上、《吕祖全书·谒张天觉》(32卷本)卷二@*#

(点阅【徐守信传】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们都知道:董奉是太乙真人派来的使者,他与三国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并称汉代“建安三神医”。
  • 凡人修仙如何能成?最大的秘诀是一个字!葫芦里面怎么能住人,道家障眼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未解之谜》
  • 望儿山也称百望山,此山为太行山脉至华北平原最东端,主峰的海拔虽仅有210米但视野极为开阔,对北京城周边的景致可一览无遗。此地树林茂盛、环境清幽,到了秋季可见遍山枫红,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为之心旷神怡。关于此山的文字纪载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的《长安夜话》,其内容说道:“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故曰‘百望’”。
  • 杨五郎又继续说道:我已正式出家,除了讨伐盗贼,护卫寺院与信众外,不再过问战阵之事,其实六弟先前早已多次来信,还派孟良与焦赞要请我下山,我都婉拒了,况且我这山上只有区区数百武僧,要如何对抗辽国五万大军呢?
  • 杨五郎延德是杨家将士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行军布阵的能力在众兄弟中最为突出,所以出战时父亲杨业都让他担任副帅职位。传说他于金沙滩战后于五台山出家当和尚,但仍组织武僧团护卫百姓抗击辽军,朝廷因此封他为大德禅师,然而他出家上山到领兵抗辽的过程却流传着这样一段曲折连绵的故事.......
  • 当时北宋与辽国的边境长达千里,除了这三关之地以外几乎是平原无险可守,所以必须以有限的兵力守住重要的据点,才能力保中原文明免于外族的侵犯,据今人统计在这些地方与杨六郎有关的地名多达数十个,杨延昭在这些地方也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英雄故事。
  • “药王”孙思邈淡泊名利,仙风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学识和道行高深,“精识高道,深达摄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摄生之道,相传他活到141岁,外貌非常年轻,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闳、安期先生之类的神仙。孙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传》中有同样的记载,说秋天时,龙在绛地的郊外出现。史载中第一位“豢龙氏”是董父,是黄帝的后裔。在《九州要纪》中有提到:“董父喜欢龙,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龙,于是他成了豢龙氏祖先。”那么豢龙氏职掌什么工作呢?董父豢龙成功后,据传他与龙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馆,珍藏着一座神异的木质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从中间裂开,里边显现的是观音菩萨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两人说话间来到了一处巍峨雄伟的宫殿前,祖师说:“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会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会汇聚此地,你与我屏息远离瞻仰,我会把他们在历史上的名号告诉你,虽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归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诉你,好让你知道容易对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