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预测方法- 线上博彩全攻略

为将不妄杀人 既是国家之利 亦为子孙之福

文/周晓辉
font print 人气: 681
【字号】    
   标签: tags: , , ,

古往今来,人世间“兵征天下,王者治国”,因此而引发的战争无可计数,尤其在王朝更迭时,战争尤为惨烈。若遇到那嗜杀的将领,难免出现大面积的生灵涂炭。当然,历朝历代都有有道明君和诸多仁义之将,能在战争中约束手下,禁止肆意杀戮。明太祖有言:“为将不妄杀人,岂惟国家之利,尔子孙实受其福”,不妄杀不仅对国家有利,对其子孙后代亦是福气。

曹彬止杀 子孙得福报

仁义之将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宋初名将曹彬。史载,曹彬在奉宋太祖命令攻打南唐国前,太祖就告诫曹彬:“城池攻陷之后,千万不可杀戮平民百姓。”其后,在攻破遂州时,手下众将要求屠城,曹彬坚持不可,并将俘获的女子一一送还家中。金陵(今南京)城攻破前,曹彬要众将焚香发誓:保证不滥杀一人。果然,城破后,没有一人滥杀无辜。前后活人无数。

与其相对照的是曹彬的侄子曹翰,在攻打江州时,因久攻不下,心生愤恨,后在攻下后屠城,杀戮无数。

因为曹彬不妄杀之德,其子孙后代亦得福报。他的儿子曹玮官至彰武军节度使,谥号武穆;曹琮官至西上阁门副使;曹璨官至河阳节度使、同平章事,谥号武懿;曹玘,官至尚书虞部员外郎,追封吴王。他的女儿为宋真宗的曹贤妃,孙女是宋仁宗的曹皇后,被誉为圣后。外曾孙女高太后,即宋英宗皇后。相传曹彬还有一个后代成了神仙,便是道家《灵源大道歌》的作者曹文逸真人。而曹翰死后没多久,他的子孙中就出了乞丐。

清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册》之《禁苑种谷》,描绘宋仁宗曹皇后在皇宫里种植庄稼。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因为曹彬不妄杀之德,其子孙后代亦得福报。他的孙女是宋仁宗的曹皇后,被誉为圣后。图为清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册》之《禁苑种谷》,描绘宋仁宗曹皇后在皇宫里种植庄稼。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邓禹自言未敢妄杀 子孙累世富贵

邓禹是东汉名将,他最早以帝王功业勉励汉光武帝刘秀,曾向其进言“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因此被认为有定策之功,光武帝将其视为“萧何”。天下平定后,他与贾复两人率先配合刘秀“偃干戈,修文德”的政策,一同削减军队,推行儒学。

东汉永平三年(公元60年),汉明帝在南官云台阁命人画了二十八将的画像,称为“云台二十八将”,这二十八人是在光武帝建立东汉的过程中战功最为卓著的将领,邓禹名列首位。

邓禹为人谦和,其所率军队军纪严明,深得百姓之心。邓禹曾言:“吾将百万之众,未敢妄杀一人。天道好还,吾后世必有兴者。”

果如其言。深得两朝皇帝恩遇的邓禹去世后,其子孙累世富贵,封公侯者有三十人,做州郡之首的不可计数。如其大儿子邓震为高密侯、邓袭为昌安侯、邓珍为夷安侯,六子邓训为平寿敬侯……孙子辈、重孙子辈亦有多人封公侯。邓训的小女儿邓绥进宫成了汉和帝的和熹皇后,做了国母;其多个子孙做了驸马。

中山王徐达子孙繁盛

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他戎马一生,辅佐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了天下,可谓功臣之首,深得朱元璋的信任。

为人谨慎的徐达擅长谋略、善于治军。一方面,他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将士对他无不感恩,以死相报;另一方面,他对手下将士要求非常严格,对百姓不犯秋毫,其军队所经之地,街巷井然有序,百姓从不为军旅所苦。这是徐达军所向披靡的原因。

不妄杀的徐达亦福及子孙,他的子孙繁盛。三女皆嫁皇子,长女为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图为清 顾见龙《中国历代名人画像.徐达》。(公有领域)

统一战中,徐达被拜为征虏大将军。若俘获敌方将士,戒杀,或与他们以恩义结交,使他们为己所用。是以许多人都乐意归附大将军。

如徐达在池州曾捉获陈友谅三千人马,副将主张全部杀掉,以免留下后患,但徐达没有同意,后又俘获张士诚六万人马,徐达同样未杀一人。围姑苏(今苏州)三年,在攻下后,告诫手下勿随意杀戮。其后,攻克元朝都城,除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左丞相庆童、平章迭儿必失、朴赛因不花、右丞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等拒不投降而被斩首外,徐达未妄杀一人。

此外,他还命人封闭府库,登记书籍、宝物,并命指挥张胜带领一千士兵看守宫殿门,让宦官看护那些宫人、嫔妃、公主,严禁士兵侵扰欺凌她们。城中官民安居乐业,店铺照常营业。

徐达所为深得朱元璋的称赞,朱元璋传谕诸将:指挥军队必须持重有纪律;而带兵作战、攻城略地,为将之道,徐达堪为楷模。

徐达为人还十分谦和。率军归朝之日,他总是陋车简舍,礼邀儒生,终日高谈,气氛谐和。朱元璋曾称赞道:“受命而出,成功而归,不骄傲,不自夸,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行为正派无疵,品德高尚可与日月相比,这只有大将军徐达一人堪当于此。”

不妄杀的徐达亦福及子孙,他的子孙繁盛,徐达四子,皆由朱元璋赐名,长子袭魏国公,次子世袭指挥使,三子早逝,四子后代世袭定国公;三女皆嫁皇子,长女为明成祖朱棣的皇后,次女为代王妃,三女为安王妃。

由此可知,为将之道,首要是约束兵士、禁止随意杀戮。此善德不仅功在国家,也为后世子孙积累福德。

参考资料:

《明史》
《宋史》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朝江苏溧阳县县衙中,有一名掌管刑事诉讼的书吏,姓焦。他为人正直,常常为众人排忧解难,因此为乡人所尊敬。他邻居家的儿子,年龄不到十八岁,但却好勇斗狠,焦某少不得为他调解事端,是故邻家子对他十分感激。
  • 有一种美德叫拾金不昧,从古至今,拾金不昧者皆有福报,或是发家,或是后世子孙发达,或是高中,或是疾病去除。不信,看看清朝梁恭辰所着的《劝戒录》中记述的几个故事。
  • 更多证据显现,灵魂真的存在,拥有多世记忆!前世残酷折磨囚犯,泰国医院院长怎样才能还清罪业?《未解之谜》
  • 害了人命,自然是要偿还的,自古都是如此,即便阳间法律无法审判,上天也绝不饶过,无论时间长短。有的是当世遭索命,有的是隔世被索命,以下三个发生在清朝的神异故事就在告诉世人:无论何时害了人命都难逃报应的。
  • 古今中外,在剧火的大灾难发生时,谁能让“神出手”得到奇迹福祐呢? 本文这些真人实事给了我们参考的好指引!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善有善报,可能是事后报,也可能是立即就报!报应不爽呀!
  • 清朝撰写《劝戒录》的梁恭辰的父亲曾担任江苏布政使,与苏州江铁君是以诗文相交的朋友。江铁君曾出家为僧,后又还俗,回归儒学,不过他应该还是相信因果报应的。他曾讲了这样几件离奇之事。
  • 常人中有“好人没好报”这样的说法,意思是有些人做了善事,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善报,甚至还遭遇不好之事,因此感觉老天不公,甚至抱怨老天。殊不知天理衡量着一切,祸福早已注定,好人遇到的坏事,恰恰是老天在帮你消减之前的罪业,以让你在消减完罪业后,来世得福报。清朝梁恭辰编撰的《劝戒录》中记述了两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 清朝安徽商人汪某,在浙江一带从事盐业生意。他性格素来豪爽,虽每日与钱打交道,却并无利欲之心。
  • 善有善报,自古不虚。据清朝梁恭辰的《劝戒录》记载,浙江仁和县(今杭州市)有一位汪先生,世代经营盐业,家道殷实。
  • 人们常说善恶有报是天理,那么如果心有所求的善举,善报又如何呢?若仅是心生妒嫉的一念也会遭恶报吗?这两个故事耐人寻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