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相辉映的东西文化:济公与圣若瑟

神韵舞蹈演员王南希
(神韵艺术团官网)
font print 人气: 1699
【字号】    
   标签: tags: , , ,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些和尚道士状若疯癫,行为异于常人。虽然他们表面看似疯癫痴愚,实际上却具足神通。济公是其中大名鼎鼎的人物。而在西方,最为人熟知的古怪修士名叫圣若瑟.库比蒂诺,他与济公有着极为相似的特点。

济公是南宋时人,圣若瑟是1600年代的意大利托钵会修士,在平常人眼中他们都性情乖僻,具有不可思议的超能力。他们都曾被驱逐、被欺侮,却最终被人们尊敬和膜拜。

圣若瑟.库比蒂诺

(神韵艺术团官网)

有“飞行修士”之称的圣若瑟曾在做弥撒时升空。不过在当时,漂浮未被认为是一种神性能力的觉醒,反而被认为是修习巫术后获得的能力。圣若瑟曾因此而被送上天主教异端裁判所。

1962年的电影《不情愿的圣人》描绘了圣若瑟的一生。他从小笨拙,没有耐心,学习能力和记忆力都很差,几乎做不好任何一件事。他的母亲送他去餐馆做帮工、去鞋匠那里做学徒,他却把所有事都办砸。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收容他的地方,那里是佛朗西斯修道院。

在他成为修士之前,他必须接受培训,做一些仆人的工作。他虽然身份卑微,却虔诚地信仰着上帝。神奇的是,在修道院里工作的他竟然一改往日笨拙粗鄙的形象,他变得有礼、谦逊又慈爱。他甚至变得举止得体,还能够完成本职工作了。

很快,圣若瑟开始展现神迹。一次正当他跪在地上虔诚聆听着主的颂歌时,整个人开始缓缓升空。

圣若瑟一生被记录的升空次数共达70次之多。当他的神迹被逐渐传开后,人们远道而来向他寻求神圣的教诲,也向他忏悔一生所做的恶事。圣若瑟也常以仁慈之心帮助众人。

济公

(神韵艺术团官网)

济公是神韵舞剧《济公抢亲》的主人公,更是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角色。您可能在电视剧中看过他那经典的形象——一身破僧衣、一双破僧鞋,手执破蒲扇。

据说济公原名李修缘,是宋朝名门之后。李家世代信佛,修缘的父亲李茂春是生活在天台山附近的一位信佛的善人。相传李修缘在降生之时,附近国清寺罗汉堂的第十七尊罗汉突然倒塌,再加上后来济公的神迹广为流传,于是人们相信济公就是五百罗汉之一投胎下世,度化世人。

李修缘年满十八岁时父母双亡,于是他投奔杭州灵隐寺出家为僧。法名道济,因他不戒荤腥,食肉喝酒,举止悖于常人,行事又出人意表,于是被称为“济癫”。

明末清初,有文人写成《济公传》一书,收集整理了历代口耳相传的那些关于济公的神奇轶事,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属古井运木的故事了。

相传,济公在灵隐寺时就曾因展露神通而遭到同门妒嫉,时常受到诋毁。当一直庇护济公的元空长老圆寂后,济公就被赶出了灵隐寺,他一路化缘乞讨,最终投奔净慈寺栖身。净慈寺在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发生了一起火灾,寺中建筑几乎全毁。重修寺院的工程浩大,其中最难解决的是木材运输的问题。济公施展神通,将钱塘江中的木材瞬时移到了古井中,人们从古井中往上拉木头,拉出来的木材刚好是所需的用量。当时寺中的许多人都亲眼见到了这件神迹。

***

西方的圣若瑟被尊为基督教的圣人,而东方的济公被称为活佛。东西的信仰截然不同,却有着共通的特点:这些栖身在修道院或寺庙里的人物,因为展现了非凡的神迹和高尚的德行,成为平民百姓心目中真正的济世救人的神佛的信徒。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自神韵艺术团网站

(神韵网站授权转载,版权归神韵艺术团所有)
点阅【遥相辉映的东西文化】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们都知道:董奉是太乙真人派来的使者,他与三国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并称汉代“建安三神医”。
  • 凡人修仙如何能成?最大的秘诀是一个字!葫芦里面怎么能住人,道家障眼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未解之谜》
  • 望儿山也称百望山,此山为太行山脉至华北平原最东端,主峰的海拔虽仅有210米但视野极为开阔,对北京城周边的景致可一览无遗。此地树林茂盛、环境清幽,到了秋季可见遍山枫红,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为之心旷神怡。关于此山的文字纪载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的《长安夜话》,其内容说道:“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故曰‘百望’”。
  • 杨五郎又继续说道:我已正式出家,除了讨伐盗贼,护卫寺院与信众外,不再过问战阵之事,其实六弟先前早已多次来信,还派孟良与焦赞要请我下山,我都婉拒了,况且我这山上只有区区数百武僧,要如何对抗辽国五万大军呢?
  • 杨五郎延德是杨家将士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行军布阵的能力在众兄弟中最为突出,所以出战时父亲杨业都让他担任副帅职位。传说他于金沙滩战后于五台山出家当和尚,但仍组织武僧团护卫百姓抗击辽军,朝廷因此封他为大德禅师,然而他出家上山到领兵抗辽的过程却流传着这样一段曲折连绵的故事.......
  • 当时北宋与辽国的边境长达千里,除了这三关之地以外几乎是平原无险可守,所以必须以有限的兵力守住重要的据点,才能力保中原文明免于外族的侵犯,据今人统计在这些地方与杨六郎有关的地名多达数十个,杨延昭在这些地方也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英雄故事。
  • “药王”孙思邈淡泊名利,仙风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学识和道行高深,“精识高道,深达摄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摄生之道,相传他活到141岁,外貌非常年轻,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闳、安期先生之类的神仙。孙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传》中有同样的记载,说秋天时,龙在绛地的郊外出现。史载中第一位“豢龙氏”是董父,是黄帝的后裔。在《九州要纪》中有提到:“董父喜欢龙,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龙,于是他成了豢龙氏祖先。”那么豢龙氏职掌什么工作呢?董父豢龙成功后,据传他与龙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馆,珍藏着一座神异的木质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从中间裂开,里边显现的是观音菩萨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两人说话间来到了一处巍峨雄伟的宫殿前,祖师说:“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会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会汇聚此地,你与我屏息远离瞻仰,我会把他们在历史上的名号告诉你,虽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归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诉你,好让你知道容易对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