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国古典舞,还是体操?

神韵舞蹈演员介绍拉筋砖的妙用。(神韵艺术团官网)
font print 人气: 496
【字号】    
   标签: tags: ,

神韵演出中演员们身轻如燕的功夫使人印象深刻,在接受访问时经常听见诸如“他们的技巧如杂技般高超”或是“演员的软度让我想到了体操运动员”的评论。人们以为这些动作皆来自体操或杂技,其实不然,它们全都来自于中国古典舞,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中国古典舞的技巧中,翻腾类动作是舞蹈的重要元素之一。其中借鉴了许多武术和京剧的技巧。因为难度很高,练习的时候会用垫子、毯子作为防护,故名为“毯子功”。

                                       (神韵艺术团官网)

国际赛事

在最早的体操赛事中人们对这些精彩的翻腾其实闻所未闻。1896年第一次奥运的体操竞赛中出现的项目只有鞍马、跳马、吊环、单杠和爬绳;到了1928年,首次女子竞技体操的时候只有团体操、爬绳和高低杠。在往后几十年中的艺术体操、平衡木和高低杠等项目中,主要以芭蕾和有氧运动的韵律和动作为主。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1970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国派出大量选手参加国际赛事,这些高难度的翻腾才开始被世界瞩目。渐渐地这些技巧被加进了以地面体操为主的项目中,并且广受欢迎。此后又为杂技、啦啦队和现代芭蕾所采用。

形与神

作为世界上最完整且最古老的舞种之一,中国古典舞的技术、技巧动作十分丰富,包括各种翻腾、跳跃、翻身、转和控制,经常作为突出情感的表现,使舞蹈的本身更有诠释力,更加带动人心。体操竞技(除艺术体操外)则着重于技巧的完成度,并以达到技术要求为主。

当然,中国古典舞亦要求技巧的完成精准而完美,却不仅止步于此。古典舞中讲求起于心,真正带动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是舞蹈中囊括的身韵、身法、情感和精神。上至翻腾跳跃,下至举手投足,皆有其内蕴,并融合于整体的舞蹈之中。

下面介绍一些来自古典舞但能在今天的体操竞技中见到的技巧(包括但不仅限于):前空翻、后提、转体360、踺子、蛮子、前挺、拉拉提、前桥、双飞燕、紫金冠跳、旋子、变身双飞燕、搬腿转、吊腰、背转。

以上都是经常出现在神韵演出当中的技巧,是否觉得今天学到了新的知识呢?也许下次您在体操竞技中看到相同的技巧,您就可以说:“啊!这些高难度的翻腾使我想到了中国古典舞!”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自神韵艺术团网站

(神韵网站授权转载,版权归神韵艺术团所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